西南某矿特大透水事故分析及对策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2-03-31浏览:

  0 引言

  煤矿透水事故给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的巨大威胁,是仅次于瓦斯事故的“第二杀手”,我国是世界上矿山水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煤矿地下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地质水文条件日趋复杂,突水机率大大增加,煤矿透水事故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典型特大透水事故成因,寻求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保护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以西南某矿特大透水事故为例分析事故原因并探寻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矿井概况及事故经过

  该特大透水事故发生在地处华蓉山复式背斜北段的某新建矿井。该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主平硐标高+301.7m,风井标高+725m。该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为易自燃至不易自燃,平硐自流排水。发生事故前,矿井涌水量一般为450—500m3/h,雨季时最大涌水量不超过600m3/h,矿井涌水较稳定,随大气降水变化量不大。

  透水经过如下:

  透水点发生在该矿回风暗斜井(回风上山,坡度350)岩巷掘进施工中,该掘进碛头由该矿新组建的掘进三队接替工程处负责施工,仅几十天后即发生特大透水事故。

  透水事故当天,掘进三队早班到达回风暗斜井掘进工作面后,当班班长用5m探水钻杆套钻夜班两个探水孔残眼,发现还剩3m,当班便未施工探水钻孔。在施工炮眼过程中,工作面迎面左侧拱基线靠帮一个辅助眼在钻进约1.6m时,有黑色泥浆和水涌出,无压力,该钻孔未继续施钻;掘进工作面右侧有滴水。但掘进工作照常进行。

  14时30分,中班跟班副队长及当班作业人员共15人乘梭车入井到达掘进工作面后,由当班班长在掘进工作面中部施工了一个深3.7m的探水钻孔,然后开始施工炮眼。在炮眼施工还剩6至7个时,跟班副队长离场并出井。

  21时许,在主平硐1200m处进行卧底降道作业的运输队四位工人,突然听到“嗡”的一声沉闷巨响,赓即一股凉风袭来并伴有轰隆隆的声音,导致巷内管道乒乒乓乓作响,四人快跑至距井口约400m处被水围困,后被救护队救出。21时20分,地面主平硐井口发现突然大量涌水。突水峰值期流量约20万m3/h,为有记载的世界采矿史上突水水量之最(1984年开滦范各庄矿特大透水事故最大涌水量仅12万多m3/h),瞬间最大流速14.3m/s,历时约5小时10分。透水口冲出块石375t,其中最大达12.24m3,重量约30t。事故导致人员重大伤亡,井下所有设施、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2 事故原因分析

  2.1事故直接原因

  一是事故上一班(早班)未按规定施工探水钻孔,事故当班(中班)只打一个探水钻孔,其探水钻孔深度、探水钻孔数量、探水超前距离均不符合有关规定。

  二是两班施工作业时均出现明显的透水预兆,但作业人员不仅不向调度室报告,且违章违规操作,因打眼、放炮直接导致碛头正前方岩溶透水。事后经现场勘查,施工碛头距前方充水岩溶湖边缘最小距离仅0.6~1.0m。因此,事故直接原因是因为作业人员违章施工,放炮诱发岩溶透水。

  2.2事故间接原因

  2.2.1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勘探程度不够。该矿设计所依据的地质报告未达到设计要求的精查程度,对水文地质勘探程度不足,由于项目上马的需要,管理部门批准该勘察中间地质报告为精查报告并作为矿山建设的依据;特别是该矿井回风井区域当年属于军事管制区域,未受勘探控制,实为勘探盲区;该矿开工建设后,特别是在风井施工中已发现该区域存在大的地下水体的情况下,仍未及时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2.2.2安全生产理念不到位,严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现象。该矿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一是终止与承建回风暗斜井掘井施工的大型工程处的合同,二是匆忙自建掘进施工队伍,并正式行文执行生产定额进度奖励;特别是在主平硐、轨道上山等处施工中,多次发生规模不等的涌水涌沙现象的情况下,不仅未积极采取措施探明区域水文地质情况,而是盲目追求进度,严重忽视新建施工队伍可能带来的问题,从思想意识和具体行为上严重弱化了安全工作。

  2.2.3职工队伍业务素质低,从业人员培训不够。一是部分职工未签订劳动合同就上岗,二是临时招收的大部分“熟练工”,仅在其他煤矿(含小矿)工作过,他们对新工作矿井的特殊条件和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楚,更严重的是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职工培训时间未超过1周,更未进行专门的防治水知识培训,以致对明显的透水预兆无法判断,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新组建的掘进区队干部启用大批退休人员担任,他们缺乏现代安全管理知识,缺乏矿井水文地质理论,无法正确指导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的现场安全生产,更不能正确协调安全和生产的关系,同时,由于身体等原因,深入现场不够。

  2.2.4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现场监督、技术管理力度不够。事故当班和前一班未按措施要求施工探水钻孔,作业人员未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透水征兆;事故当班跟班队长违规提前出井,致使事故前一系列透水预兆未被及时处置;事故发生前回风暗斜井施工已进入长兴灰岩13.3m,但无探水钻孔施工记录,矿、队未完全掌握探水措施现场执行情况;矿管理职能部门未及时发现和制止掘进施工队未按规定施工探水钻孔;矿技术部门对掘进施工已进入水文地质复杂区域准备不足,对水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提出的防范措施有局限性。同时现场监理工作不到位。

  3防治措施

  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煤矿透水事故的发生,我们要从“综合”的角度,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广角度、宽视野、综合性、全方位的采取措施,才能防止和避免煤矿透水事故的发生。

  3.1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明确安全生产职责

  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前提、基础和保证。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国家要把安全生产纳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总体战略布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发挥安全生产监管主体的责任,安全生产守土有责,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防患于未然,重在事前监管;各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接受政府的依法监管、行业的有效指导和社会的广泛监督,依法依规搞好安全生产、落实安全责任,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直接主体,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把防范事故作为工作任务的主体,把排查治理隐患、提高事故防范能力作为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

  3.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素质

  人才队伍建设指矿山技术干部、管理人员和职工队伍的数量、质量、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总体提高。从导致本透水事故的技术、管理不到位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差、安全素质低来看,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配备、引进、教育、培养和提高十分重要,高度重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培训十分重要。训练有素的职工应用安全知识、技能和最前沿接触事故预兆的条件,能够最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能够最有效地应对或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3.3完善技术资料,编制防治规划

  精确的勘探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准确的探明井田范围内的地下水及暗河来源、分布和活动基本规律,准确判断和划分含、隔水层及相关含水、导水构造,详细分析其与矿井采掘工作相互影响关系,并及时修改完善矿井设计及相关技术安全措施;制定完善可靠的矿井防治水规划和应急预案,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掘)”的防治水原则及“防、堵、疏、排、截”五项措施要求,及时制定相关作业地点的局部防治水技术安全措施。

  3.4建立健全机构,强化现场管理

  设置矿井防治水专门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不断修正、完善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强化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做到执行情况有反馈,执行过程有监督,执行结果有记录,形成信息闭合链,确保技术安全措施在生产现场的正确执行。

  3.5完善防水装备,落实安全责任

  根据矿井及矿井各作业地点需要,不断完善矿井防治水技术装备,配备、购买并使用好相关设备。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公司各级管理者及现场操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明确现场跟班人员职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结语

  该矿在认真总结分析透水事故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并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后,对事故后10个月内又发生的4次突水、14次因大气降水导致矿井涌水且最大涌水量达21000m3/h的水灾事故,由于该矿领导高度重视,周密组织,及时组建专家队伍现场踏勘,指导科学抢险,安全抢险,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启动自动监测系统,认真分析总结大气降水与井上下各个水文监测点的变化规律,设置黄色、红色预警线,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因而成功处置4次突水和14次涌水并安全撤出人员,避免了事故扩大。

  总之,我们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强化责任,完善措施,很抓落实,切实把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坚决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全力营造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云泉.牛建军.从七起重大煤矿透水事故反思安全生产.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6

  [2].罗时.王家岭矿难沉重警示2010.5,劳动保护

  [3].唐海.小煤矿透水事故分析及预防.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1

  [4].张国枢.通风安全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5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西南某矿特大透水事故分析及对策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2/0331/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