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文学论文发布时间:2015-05-23浏览:次
摘要:礼义与礼仪的矛盾运动我们可以看到,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从古人拜神祈福的简单的祭祀礼仪发展成为复杂的、庞大的思想的上层建筑。礼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军事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它的性质与作用取决于它所代表的经济基础及其礼义和礼仪的符合程度。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种原生道路的文化,一种从古老的礼俗发源而来的文化,它不但有光辉的过去,而且将在伟大的民族复兴过程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本文选自:《道德与文明》,《道德与文明》是由中国伦理学会与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伦理学专业理论期刊,创刊于1982年,是国内最早的伦理学专业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开型,每期160页,双月刊,逢双月10日出版。
关键词:礼仪,习俗,道德与文明
礼是中国文明的核心要素,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礼”文化成为中国文明的标志。“礼”既指关于礼的各种理论,也指各种具体的仪式,前者为礼义,后者为礼仪,只有两者互相结合,并施行于社会,才能带来一个文质彬彬的世界。而两者的辩证关系,则需要进行具体的考查。
一、礼的含义和类型
(一)、礼的含义
对于任何民族来说,都曾经经过的原始阶段的文化,在这一阶段,“礼”作为“礼俗”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而随着文明的发展,一般性的礼俗理论化,经过伟大的思想家的提炼与总结,便会形成关于“礼”的理论,使“礼”不但停留在原始的礼俗阶段,而且成为普遍的政治社会规则。因此,中国的礼不但是礼俗,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结合在一起。到了西周,随着周公的制礼作乐,礼的发展已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对于礼的含义,古今、中外有不同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礼是古人拜神祈福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②礼是人类区别于禽兽的标志。《礼记·曲礼上》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做,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③ 礼是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左传》说:“礼,国之干也”,“礼,政之舆也”,“礼者,理也”。《论语·八佾》也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
④礼是个人的行为准则和社会活动的规则体系。要求社会每个成员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⑤礼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礼记·曲礼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立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⑥礼是宗教、法律、风俗、礼仪的统一体。如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在他的《论法的精神》中说“他们(指中国的统治阶层)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
根据以上礼的论述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意识的理论,笔者认为,所谓礼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哲学、道德、军事、宗教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二)、礼的类型及其特征
具体来说,中国古代的礼,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礼记·礼运》中孔子所述的“大同”之世,截止至尧舜;第二阶段是《礼记·礼运》中孔子所说的“小康”之世,从禹开始,经周公制作礼乐,至孔子时代礼乐崩坏;第三阶段是孔子之后,尤其是汉武帝之后,由孔子删削包括《礼经》在内的六经,汉武帝独尊儒术,带来了礼的新运用时代。这三个阶段,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有关理论,中国古代的礼可以分为原始社会的礼、奴隶社会的礼与封建社会的礼。
一是原始社会的礼,即三皇五帝时期的礼,它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礼,也就是所谓“大同社会”的礼。所谓“大同社会”,就是《礼记·礼运》所说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诚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旧。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时期的礼主要具有质朴性与公平性的特征,不具有阶级性。这也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的礼。
二是奴隶社会的礼,即三王时期的礼,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封建领主所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礼,也就是所谓“小康社会”的礼。所谓“小康社会”,就是《礼记·礼运》所说: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眭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让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由于阶级的产生,这时期礼的特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
三是封建社会的礼,即君主专制时期的礼,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地主所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礼。也就是以“臣以君为纲,子以父为纲,妇以夫为纲”与“礼、义、仁、智、信”或“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为主要内容的礼。这时期的礼具有皇权至上和伦理道德的特征。
二、礼义与礼仪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只有内容而无形式,或只有形式而无内容的事物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礼也不例外,它有礼义与礼仪两个方面,是礼义和礼仪的统一体。所谓礼义,就是礼的内容或礼是精神;所谓礼仪,就是礼的形式或礼的外在表现。礼义与礼仪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一)、礼义对礼仪有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①礼义的性质决定礼仪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礼义,就有什么样的礼仪。如在五帝时期即原始社会,这时期的礼是建立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其内容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的社会关系亦很简单,也没有阶级关系方面的内容,具有简易性和朴素性的特征。因而其礼仪具质朴性或原始性。 例如祭礼中的祭天之礼,祭品是血腥之食和“玄酒”,场所、祭器也只是“扫地而祭”,“大路越席”,“器用陶匏”。再如丧礼,为父母斩衰之丧,要“倚庐,不塗,寝苫枕由。”所以《礼记·礼运》讲:“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而在三王时期即奴隶社会,这时期礼是建立在封建领主所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礼的内容是以君臣关系为核心,政治等级关系为主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是这个时期礼仪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首先,在祭礼方面,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士祭祖先的等级差别。其次,在丧礼方面,有“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的等级差别。再次,在宾礼方面,也有“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的等级差别。
在君主专制时期,礼的内客主要是“三纲五常”,因此该时期的礼仪存在两大特征。一方面,它具有皇权至上的的特征。这一特征在叔孙通制新礼后的第一次朝仪得以体现。《史记·叔孙通传》就记载这次朝会:
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伦理道德的特征。从汉武帝时期起,儒家取得独尊的地位,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所以礼仪也就具伦理道德的特征。
②礼义的变化必然引起礼仪的变化。礼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两次重大的转变,即原始社会的礼向奴隶社会的礼的转变和奴隶社会的礼向封建社会的礼的转变。在礼仪上则表现为体现“大同社会”的质朴性或原始性礼仪向体现“小康社会”的政治等级礼仪转变、以及体现“小康社会”的政治等级礼仪向体现“三纲五常”的君主专制与伦理道德礼仪转变。以祭礼为例,在原始社会,祭礼的内容没有等级制度方面的意义,只是表达人们对大自然馈赠的报答和对祖先的缅怀。因此其仪式有原始、质朴的特征。如祭礼中的祭天之礼,祭品是血腥之食和“玄酒”,场所、祭器也只是“扫地而祭”,“大路越席”,“器用陶匏”。在奴隶社会,祭礼的内容具有阶级性和严格的政治等级的特征。所以其仪式具有明显的政治等级性。如在祭祀权力方面,有天子祭天地,祭四方之内的五岳、四镇、四渎,祭各大小山川,祭宫室内外的五神。诸侯祭拜其国内的名山大川以及其他山川,祭宫室之五神。大夫祭宫室五神及祖庙。士祭祖先的等级差别。而在封建社会,与“三纲五常”的礼义相适应,礼仪有两个特征:一是祭祀上升至国家层面,祭祀权力为皇权独有;二是儒家创始人孔子进入国家祭祀体系。
(二)、礼仪积极影响礼义,对礼义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礼仪符合礼义时,就促进礼义的发展,礼的作用就得以发挥,社会就安定有序。历史上著名的的“成康之治”就是礼义与礼仪相适合的结果。《史记》云:“成康之际,四十余载刑措不用”。当礼仪不适合礼义时,礼义的发展就受到阻碍,礼的作用就不能得以发挥,社会就动荡无序。两者的不适合主要有几种情形:一是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变化的礼义与相对稳定的礼仪之间的不适合。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就是新礼义与旧礼仪不适应的结果。所谓“礼崩乐坏”实质上就是新礼义的产生和旧礼仪的瓦解。二是由于统治阶级认识的偏差,只强调礼义而忽视礼仪而导致二者之间的不适合。如在宋朝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和学术界都推崇“专以心性为宗主”的理学,只强调礼义方面的作用,而忽视礼仪方面的作用。所以,宋朝时期的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一方面是经济文化的繁荣,另一方却是政治军事发展的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导致国家积弱难返,饱受外族欺凌,结果半丧于金,终丧于元。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其《顾亭林文集》中,对宋学重内容轻形式也提出批评。他指出,三王时期的礼,留下来没有瑕疵的,只有《仪礼》一经而已,从郑玄注释后,自魏、晋到唐、宋精通礼经的学者,都以此为依据。但从宋神宗熙宁四年,王安石变法改制,把《仪礼》从经学中废除,使《仪礼》处于荒废之中。到了南宋之后,随着“专以心性为宗主”的理学的流行,而制度与礼仪等更被视为微末之事。三是统治阶级不顾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的新礼义,而采用过时的礼仪而导致二者之间的不适合。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认为曹魏政权之所以轻易被夺取,没有分封公族是主要原因。因此,他不顾社会发展大一统的客观要求,采用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分封制。以至于后来发生“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使西晋王朝成为了一个“朝生夕死”的王朝。
(三)、礼义与礼仪的矛盾运动总是通过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模式发展的。在礼的发展过程中,礼义是比较活跃的方面,而礼仪是相对稳定的方面,礼的发展变化一般是从礼义开始的。活跃的礼义和稳定的礼仪始终存在着矛盾,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适合的。在礼义基础上产生的礼仪,在一定时期内和礼义是基本适合的。随着礼义的发展和变化,相对稳定的礼仪变得越来越落后而不能和礼义相适应,以至成为礼义发展的严重障碍,这时礼义和礼仪则由基本适合转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发生尖锐冲突。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就是由于新礼义和旧礼仪不适合而产生的冲突结果。所谓“礼崩乐坏”实质上就是新礼义的产生和旧礼仪的瓦解。 当新的礼义打破过时的礼仪,并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新礼仪,在新的基础上达到礼义和礼仪的新的统一,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的过程。汉朝建立后,从叔孙通制礼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三纲五常”的确立的过程,就是新的礼义打破过时的礼仪并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新礼仪的过程。礼就是在礼义和礼仪的这种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道德论文范文谈我国古代礼仪对当前的影响及意义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wenxuelunwen/2015/0523/3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