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论述当前张爱玲小说的新认识管理及影响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文学论文发布时间:2015-05-20浏览:

  摘要:《金锁记》里描写的大家庭,是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辗转没落的封建大族人家,而《桂花蒸——阿小悲秋》、《第一炉香》、《浮花浪蕊》等作品,更是直接描写了华洋杂处之间,中国人的生活和观念,受到本土和外来文化共同影响的种种侧面。

  关键词:家庭理念,文化研究,艺术论文

  华美精致,同时呈现腐朽黑暗,是张爱玲作品的突出风格,在种种细致美丽的物质包围下,每个人物都揣着一颗悲凉又疏离的心。他们存在于张爱玲的笔下,衍生于那个时代,又与真正扎实的现实生活保持着距离。这是文学与生活的距离,也是时代和视角的局限所致,但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感悟,天才的创作想象,对人性全面深入的探索,都在文学史中,记录下张爱玲在通俗小说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

  张爱玲的小说作品,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文学评论和研究者的目光。《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中十分精彩而且典型的一篇作品,它集张爱玲小说的显著特点于一身。作者以家庭为载体,讲述自己眼中的故事,为读者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

  一、呈现反传统伦理的家庭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中,一个家庭中的合理关系应该是夫唱妇随,母慈子孝,兄弟和睦的,同时还有一种我们到今天已经基本消亡的另一种关系——主仆关系,而主仆也应该是尊卑有序的。

  《金锁记》是一篇以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开篇即描写了姜家这户人家两个丫鬟的夜间对话,对家庭掌故深入熟悉的小双,向凤箫讲述了自己的主母二少奶奶七巧的出身和嫁入姜家的来龙去脉,以及当被问到自己是不是陪嫁的时候,直接回答“她也配!”在阶级社会里,丫鬟是完全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的身份,但是这个家里的丫鬟已经不再遵守传统的规矩。在这个家里,仆人眼中的主人也是分为三六九等,不仅没有忠心耿耿反而理直气壮地看

  而七巧个人在家庭中际遇,由少女成长为人母,也难免会出现异常行为,呈现出异常的家庭关系状态。她对亲外甥的不信任,可能来自对哥嫂的复杂情感以及对金钱的无比依恋,有一个会把自己亲妹妹不起主人,不客气地出言讥讽,嫁给有钱人家的残疾人做媳妇的哥哥,也是她重大人生悲剧的根源之一。而当她成为一家之主,对自己儿女的迫害,则展现出一种畸形甚至称得上恐怖的亲子关系。她完全没有一个慈母对儿女的呵护和关爱,反之她将两个儿媳虐待致死,处心积虑地将女儿非常难得的感情破坏掉,仅仅出自于一种也许连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嫉妒和怨恨情绪,这是一个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几乎绝无仅有的母亲角色,完全颠覆了母亲慈爱无私的传统形象,给读者带来的震撼也是非常强烈的。

  像这样的女性主人公,在家庭中,与丈夫、兄嫂、子女、仆人……之间,没有一处的关系是合乎传统情理的。推而广之,《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母亲,在她被哥嫂逼迫,走投无路之时冷酷的表现,而流苏在“成功”之后对家人也只是充满了复仇的快意;《第一炉香》中葛薇龙的姑妈更是为了能拉拢交际圈子,而不介意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一个明知不可靠的人,而葛薇龙也仅仅是把姑妈当做一个用来学习和加以利用的对象;《琉璃瓦》中的姚先生,与女儿们之间左右为难的父女关系,更是一种可以将做父亲难升格为做人难的人生矛盾……

  在张爱玲的笔下,传统的血缘之爱和亲情伦理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尖锐锋利,最终都给小说中的人物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在大部分以儒家传统伦理文化为背景的中国文学作品中,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

  二、成就与幻灭并存的主人公命运揭示的精神矛盾。张爱玲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女性,这些女性都非常清醒,她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在实现目标之后又清醒地认知到自己所实现的是一种悲剧的结局。

  拿《金锁记》中的七巧来说,她家是做麻油生意的,并没有贫困到一定要卖掉她才能生存的程度,所以七巧嫁入姜家的目的,应该主要是为了提高社会地位和改善物质条件。她的结局可以说是求仁得仁,实现了目标。最重要的是,七巧自己也充分地懂得这一点,她知道她就是为了金钱,所以她死死守着这卖掉一生得来的钱。但是在终于得到金钱之后她并没有表现出实现人生目标之后的满足感,获得安稳富足的生活状态,反而凸显人生中更大的缺憾,并最终把自己推向疯狂之路,也是对自己的“成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怨恨。

  同样,终于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的白流苏,费尽周折终于和乔琪乔结婚的葛薇龙,流苏对丈夫把俏皮话省下来给旁的女人说,是一种感到安心的态度,因为她终于是一个妻子;而葛薇龙更是直白地把自己和流莺作对比,做出“她们是不得已的,我是自愿的”评价。她们对自己的“成就”,最终都还以苍凉的冷笑。

  这些人物,尽管并不能甘心情愿,却都很爽快,甚至可以说是很主动主动地走在这条路上。她们追逐塑造自己的命运,塑造好了又唾弃它。其中满载“对于人生热情的荒谬与无聊的一种非个人的深刻悲哀”。或者局限于时代,或者在当时的张爱玲心目中,女性的命运只有这样充满矛盾的无奈与悲凉。

  三、从主人公极端的命运模式中探索出的人性侧面。

  张爱玲总是乐于为主人公安排一些比较极端的个人经历,让人物在她营造的场景中接受欲望的诱惑和人性的考验,而往往表现出人性中一些令人不忍直视的侧面。

  在《金锁记》中,七巧本来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少女,生长在一个普通市井人家里,有着那个年纪的寻常人家女孩的喜和乐。但是作者笔锋一转,这个姑娘成为一个大户人家的少奶奶,丈夫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妯娌都是有头有脸的尊贵小姐,年轻的仆人又肤浅势利,自己仅有的至亲哥嫂,偏每次都还要送财送物地应酬……在这样的人生际遇中,七巧需要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可是为了获得金钱,她还是无依无靠地走进了这个充满复杂是非的家里。 “龙生龙,凤生凤,这话是有的。你还没听见她的谈吐呢!当着姑娘们,一点忌讳也没有”这是丫鬟嘴里的评价,更可以想象到那些还没有说出来的各种眼光和脸色。这个把主人公逼上绝路的困境,充分激发出了她人性中“恶”的一面,于是她虐待儿媳,破坏女儿的幸福,俗话讲“虎毒不食子”,七巧的做法让人看到人性中极度的黑暗。

  《多少恨》中,贪得无厌,为女儿男朋友惹下无数麻烦,导致女儿失去幸福的虞家茵的父亲;《色戒》中,被王佳芝在关键时刻因心软放走,最后却枪毙了她的汉奸易先生;《殷宝滟送花楼会》中迷恋着舞台剧,沉溺于各式各样的悲剧,一旦告别了学校的舞台就在生活中编造情景剧的殷宝滟……人性中的扭曲疯狂,贪婪无耻,冷酷狠毒,自虐变态……表现得冷静坚硬,理直气壮,极大地刺激着读者的内心。

  这些人物的周围,都集中了外在现实和内在心灵的种种危机,都是一种极端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特质,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在作品中,搜寻到这些阴暗的角落,把它们暴露在作品之中,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四、富有独特美感经验的细节描写。张爱玲无疑是一个驾驭文字的天才,她的作品中也随处都能折射出丰富的美感经验。从对美感经验的分析来说,无论是形象的直觉,心理的距离和物我同一,都体现得十分充分。《金锁记》中“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黑漆的天上一个白太阳”。这种奇特的想象力,颠倒日月,又在景物中充分打上自我情绪的烙印,是作者一种独特的美感经验,纵然是浪漫热情的李白也只是“呼作白玉盘”,而张爱玲的想象力和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说是独步文坛的。

  《倾城之恋》中,描写萨黑夷妮公主:“她的脸色黄而油润,像飞了金的观音菩萨,然而她的影沉沉的大眼睛里躲着妖魔”。这句话里,有流苏对她的观察,作者写出了她直观的感受和分析的结果。像“飞了金的观音菩萨”是需要中国的文化背景才能产生的联想,可是观音菩萨在中国又是高高在上颇有距离的神佛形象;而“影沉沉的大眼睛”是印度民族的独有特点,是与中国人的形象颇不一致的,“妖魔”是分析出来的结果,只有对妖魔有经验或者本身具备妖魔特质才能识别这一属性。流苏一眼看过去,张爱玲一句话形容出来,虽然着墨不重,却留给读者一个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文学形象。

  这样的例子在张爱玲的小说中随处可见,不胜枚举。她一直都能深入地感受每一个形象,又能及时将自己抽离出来,对其进行客观描写,并将这个形象着上一层浓厚的只属于她的个人色彩。

  五、糅合了华洋杂处的殖民气息和《红楼梦》式写法的独特风格。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创作的真实感许多时候来源于对生活细节的再现。《金锁记》发表于1943年,张爱玲时值23岁,只有原生家庭的生活经验,所以这个阶段的作品中带有大量阅读经验的印记,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红楼梦》和她在小说中也屡次提到的毛姆的作品。

  (一)“七巧翻箱子取出几件新款尺头送予他嫂子,又是一副四两重的金镯子,一对披霞莲蓬簪,一床丝绵被胎,侄女们每人一只金挖耳,侄儿们或是一只金锞子,或是一顶貂皮暖帽,另送了她哥哥一只珐琅金蝉打簧表,他哥嫂道谢不迭。”这是文中七巧送走她哥嫂时作者将所赠之物一一列举。以下这一段是《红楼梦》第42回中摘录的平儿送别刘姥姥时说的话:“这是昨日你要的青纱一匹,奶奶另外送你一个实地子月白纱作里子。这是两个茧绸,作袄儿裙子都好。……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这一条里头是园子里果子和各样干果子”。两段话都是将细节内容逐一交代清楚,充满生活气息,所赠之物也能充分反映出主人优渥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段文字仅是一个例子,这种详细列举的写法,在其他同题材小说中并不常见。同时张爱玲作品里充满对室内陈设和主人公衣饰的描写,处处营造出一种华丽精致却隐隐走向没落的腐朽气息,除了显示女性细腻的视角之外,也能看出脱胎于《红楼梦》的明显痕迹。

  (二)“看来是夫妇,男的已经分门别类自动归类了,他这位太太却有点不伦不类,不知哪里觅来的。想必内中有一段故事,毛姆全集里漏掉的一篇。”(《浮花浪蕊》)毛姆的通俗小说中有大量描写殖民地人民生活状况的内容,也有许多繁复的东方特色的细节。用张爱玲的视角看出去,《第一炉香》中的混血儿乔琪乔;,《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曾经留学却完全接受封建思想安排的王娇蕊;留在中国过起贫苦生活的印度萨黑夷妮公主……,这些人也是“不伦不类”的,既受到一些西方文明深深浅浅的影响,又无法摆脱充满封建腐朽思想的现实,成为漂泊在不中不西的殖民地文化中的特别群体。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文范文论述当前张爱玲小说的新认识管理及影响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wenxuelunwen/2015/0520/3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