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论文发表浅谈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新应用有何意义及作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临床医学发布时间:2015-01-31浏览: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椎间盘周围神经根及软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粘连,从而产生腰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自限性或自愈性疾病,约80~90%的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只有10~2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除马尾神经损害持续加重的患者外,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牵引治疗中利用牵引力使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已偏斜或者移位的关节得到拉伸,在正确的姿势下逐渐恢复原位中,不再压迫神经,从根本上解除病根。中药外敷可以直达病处,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施用于患处,散寒通络,减轻痹痛,而且通过温度的刺激引起患处血管扩张,促进血液、淋巴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消除和减轻神经根的水肿、炎症反应。加之手法推拿按摩的作用,更易解除肌肉痉挛,机体恢复。西药疗法可以迅速消除水肿、缓解肌肉痉挛,减少软组织粘连。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腰间盘,临床治疗,医学管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常为其发病重要原因。正常的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较大的抗压能力,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在外力作用下,已变性的髓核组织由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纤维环损伤本身可引起腰痛,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放射痛,所以有腰痛、放射性下肢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本院自2006年10月—2011年10月共收治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2~65岁,平均51岁;病程最短5日,最长7年,平均11个月;有慢性腰痛史25例,有急性腰扭伤史11例;伴单侧下肢疼痛30例,伴双侧下肢疼痛6例。查体均有患病节段棘突旁压痛,并向患侧下肢放射。均有CT检查,影像学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以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为多,有24例,其他节段及多节段12例。

  骨盆牵引:采用手摇式机械牵引床进行腰椎牵引。患者俯卧于牵引床上,根据病情需要,把5~10cm高的枕头分别放置于患者的头、腹、踝下,固定胸及踝部,根据病人年龄、体重、体质、腰椎间盘突出物大小、患病时间长短选择牵引力量,不适者可适当调整。牵引力量不大于患者自身体重,症状消失到最大程度为标准。首次牵引要做牵引试验。每次牵引时间20~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现代临床医学中较常用的缓解、治疗局部疼痛的方法,在牵引治疗完成后即可对患者进行中药外敷治疗。外敷中药方剂组成为生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木瓜30克,透骨草30克,红花20克,两面针30克,鸡血藤30克,元胡30克,生大黄30克,川断30克,樟脑10克。每天1 剂,4周为一个疗程。

  具体方法是将中药加工共研成粉末,用锅炒热加少许消肿止痛精,装入小布袋,热敷腰部,每天外敷2次,每次1~2小时,中途将中药加热再敷。

  推拿按摩:根据腰及下肢不同部位的病灶,如团块、条索、结节、粟粒、增厚、肿胀等,依据其伤、炎、痉、挛、变的程度,再结合病人的感觉,分为治疗点和副治疗点。然后,分别施以点、按、推、拿、揉、提、捏、拍等手法。并点按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部分病人给以搬法及旋转复位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药物:(1)对于疼痛难忍,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口服,或用曲安奈德注射液10mg、维生素B12注射液1ml、2%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8ml,抽到注射器内混匀,在病变椎间隙的两侧,常规消毒后将针刺入3cm左右,回抽无血后将药液缓慢均匀注入。每5天封闭1次,连续3次。(2)对于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的病例予静滴甘露醇、丹参、地塞米松等消除水肿,连用7天。(3)对于有腰椎退行性变明显的患者同时给予仙灵骨葆及钙片口服,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制定的,治愈为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好转为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得到改善;未愈为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的。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医师论文发表浅谈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新应用有何意义及作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cyx/1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