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临床医学发布时间:2015-01-23浏览:次
摘要: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西药注射剂混合配伍应用也逐渐增多,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引起的PH值的变化、溶媒的改变使有效成分或杂质析出、配伍浓度及配伍条件的影响都可能产生不溶性微粒。这些微粒沉积在毛细血管中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静脉炎、肉芽肿并可引起过敏和热原样反应。故联用的中西药注射剂静脉输注后的稳定性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双黄连注射液与氧化可的松、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维生素C、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维生素C、氢化化可的松配伍后紫外线吸收度大幅降低、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环硫酸卡那霉素配伍后有沉淀生成,故不宜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配伍后产生大量棕色黑色絮状沉淀,应分别静滴。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产生沉淀,不宜配伍。
关键词:药学,药学管理,医学发展
影响疗效清开灵注射剂与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维生素C,维生素B。、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硫酸卡那霉素、维生素B6配伍沉淀生成,与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维生素C分别配伍8h内pH呈下降趋势,配伍2h时紫外吸收度在276nm处有不同程度下降,故不宜配伍。
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而不合理的配伍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增强已知的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联用中西药时,应特别考虑配伍问题,尽量避免使用不明的配伍禁忌,并加强临床观察和监测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如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导致血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炎。
尿酸碱度影响药物的重吸收,酸化或碱化体液,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双黄连与氨苄青霉素合用,双黄连竞争性抑制氨苄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从而提高了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并经试验测定的血药浓度高于单用。
麻黄及含有麻黄碱的中药制剂可使心肌B受体兴奋而加强心肌收缩力,使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作用增加、毒性增加,致心率失常、心衰等不良反应。
乙醇能增加肝脏药酶的活性,故与含乙醇的酒大黄、酒当归及药酒等乙醇制剂同服,会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增强,半衰期缩短: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此类中药亦不宜与水合氯醛同服,因乙醇与水合氯醛能生成具有毒性的醇合氯醛,使毒性加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甙类中药,如人参、苦参,大黄等以及罗布麻片、速效救心丸等鹿茸制剂与可待因、吗啡、杜冷丁联用会加重麻醉,抑制呼吸,而与强心甙联用会导致药效累加,增加毒性。祖师麻以及含有瑞香素的中药制剂与维生素K联用也会产生拮抗作用。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药学管理制度探讨当下中西医药管理的新模式制度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cyx/1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