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案例探究当下药学新管理制度措施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临床医学发布时间:2015-01-12浏览:

  摘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到教学中,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突出实践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使专业教学要求与行业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根据药学职业岗位的任职能力需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按照基础实验、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要求,整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布局和结构,优化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共125个,通过实践教学不断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药学,医学建设,药学发展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训练场,引入行业企业设备、技术和人力,整合优化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有利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药品营销与管理三个专业分属不同的教学学院,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三个专业归并到医学卫生学院,整合人力和物力,尤其是专业实验实训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形成涵盖药品生产与药物制剂、药品分析检验、医院药学、中药加工、药品经营与管理等领域的专业实训室16个,实践教学资源三个专业共用,技能训练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创新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理念,由学校提供场所,将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资源引入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建成了“校中厂”式的中药制剂加工基地一个,促进了专业实践教学的生产化,学生轮流在加工车间进行顶岗实习,能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在医院、制药厂建设教室和学生宿舍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善教学条件,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共建共管,将企业建设成“厂中校”,成为学生专业认知、临床见习、生产实习的重要实践场地。

  采取培训、进修、下企业锻炼、外聘等形式,建设一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专业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教能力,拓宽教师的视野,锻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二是选派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进医院顶岗,开展生产实践活动,健全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规定教师每三年平均下企业锻炼时间不少于2个月,从而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三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和药学专家担任药学专业“楚天技能名师”和“校外专业负责人”,引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指导青年教师的成长;四是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三级医院的主管药师担任校外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选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管理和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教学带教老师,指导学生的生产见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指导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推进专兼职教师“结对子”活动,加强专兼职教师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促进专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为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立和完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实习指导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等制度,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特别是针对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中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厂中校等不同的管理机制,制订如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评估、考核体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健康发展。

  专业实习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通过实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药学专业

  实习系统性设计不够,多偏重于临床药学,药品生产也是以医院药品制剂室为主,药品营销几乎没纳入专业实习计划;部分学生在实习环节只进行某一个专业方向的实习,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培养不到位。

  部分药学教师存在理论功底不扎实,学科前沿知识储备不足,以及实验操作能力欠缺等问题。多数药学教师缺乏对药学专业实务地全面了解,一般与医院药学的关注和联系较多,但对企业药品生产、检验和流通工作组织、具体的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前沿知识掌握太少,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使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有序发展的过程。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整合,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机结合,对接行业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把职业综合素质培养融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按照由浅入深、前后衔接的逻辑关系,构建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接药学专业职业岗位(群),紧紧围绕药学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框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纽带,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使能力培养更具针对性。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对医学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验证、巩固和深化。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设计时,要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教室和实验实训室的界限,把教室、实训室建设成一体,营造出职业氛围和环境,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利用医疗行业企业的生产资源,把课堂搬到生产、工作现场,把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操作相结合,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药学专业人才。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五个部分组成,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各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保障实践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目标体系是核心,是实践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在整个体系中起驱动作用;内容体系是目标体系的具体体现,是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落实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分层构建;管理体系是规章制度、管理方式等,起组织作用,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评价体系是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考核和评价,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保障体系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和环境建设,是对实践的支撑和保障。

  通过开展医学检验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确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与药学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掌握药学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能从事药品调剂、药物制剂、药品质控(检)、药品使用、中药管理与使用、药品营销等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药学人才。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它主要包含职业基本素质、职业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技能

  主要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网络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社会调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人体结构和机能等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医院药学、药物制剂、药品检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项能力。

  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处方调配、常用制剂的制备、药品仓储保管、常用药品质量检验、药品营销、药学服务等药学岗位工作能力。(二)实施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需求,构建了“学医交替能力递进”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在学生药学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借助学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药检所、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零售企业等合作企业交替开展早期接触临床、临床现场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生产性实践活动,同时全程贯穿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深入开展基本专业技能、单项专业技能、综合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升,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开展专业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医学论文案例探究当下药学新管理制度措施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cyx/19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