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论文发表简析当下妇产科护理的应用的新改革措施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临床医学发布时间:2015-01-12浏览:

  摘要:妇女妊娠是一个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和过程,但由于很多妇女对妊娠的理解不够透彻,他们大多数人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自己是病人,从而在心理会产生一种对胎儿和自身的健康状态会感到不安。通常情况下,妇女在妊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严重的失眠、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对于医生、护士的谈话相对来说较为敏感,甚至还会有一些人由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逐渐转变为绝望等。

  关键词:妇产科,妇产护理,护理制度

  对孕妇施行护理的时候,其温和、轻柔的语言对孕妇的心理护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是最主要是的交流方式,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孕妇进行观察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利用语言职能,对妊娠妇女的心理护理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我们在临床中遇到一个妊娠高血压妇女,该患者由于不能忍受长时间的临床治疗,出现了与医护人员不现象,并且她坚持要出院;当我们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首先我们要耐心、细心的为她讲述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该病对孕妇自身和胎儿的发育成长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其次,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为了胎儿的健康成长,鼓励她积极的接受并配合治疗;最后,当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做好各项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因为心理因素而引发相关的并发症。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完善相关检查,立即监测生命体征,给予液体扩容、输血、药物止血等保守治疗措施,在休克纠正,生命体征稳定后行介入治疗。局麻下穿刺股动脉后,在髂内动脉经血管数字减影明确出血部位及血管走向后,使用明胶海绵或明胶海绵颗粒加明胶海绵条行动脉栓塞。

  大量出血是危及生命的急症,患者在发生大量出血后虽然经过保守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但出血依旧存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会十分沉重,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如紧张、恐惧等。这些负面情绪的出现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及治疗效果,如不给予相应的疏导及治疗会减弱患者的治疗效果。当患者出现这些负面情绪时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与患者讲解此时的病情并告诉患者已经给予积极的治疗措施,生命体征也已平稳,且现已无生命危险,使患者的情绪平稳下来。也要对患者及家属讲解介入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告知患者介入治疗是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属于微创手术,且该方法治疗出血能够准确的定位到出血的部位,止血速度快。帮助患者正面的对待病情及介入治疗,能够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

  术前6-8小时禁食,留置导尿,排空膀胱,有习惯性便秘患者可给予缓泻剂,以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便秘增加腹压。术前做好常规化验检查,和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备皮,触摸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强度,标记足背动脉搏动点。在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前护理人员要严密的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出血情况等,以便给医生的治疗提供依据。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准备吸氧装置在患者出现缺氧的情况下及时的给予吸氧。术前30min给予安定10mg肌肉注射以防止血管痉挛。

  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在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患者的意识状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准确及时满足手术物品的需求,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如术中患者出现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可与患者交流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完成明胶海绵条栓塞后继续观察是否有继续出血,手术完成后穿刺点给予压迫止血15-30分钟,后给予加压包扎,沙袋压迫。在确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且患者无不适症状出现后送回病房。如患者在使用造影剂后出现胸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不适症状出现时,要立即报告手术医师,并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

  患者完成手术后要注意卧床休息,可采取头部适度的抬高的姿势,保持患肢伸直制动,也可采取术侧卧位休息。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术后排尿,患者可出现术后不习惯卧位排尿的情况,可让患者坐位排尿但要注意用力按压穿刺部位,必要时刻给予留置导尿。

  在完成手术后给予加压包扎后可避免出血,术后护理人员24小时内要每30-6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的穿刺点有无渗血、伤口的敷料是否干燥、大腿两侧有无血液及血迹。如患者在包扎后继续出现出血的现象可给予压迫和包扎,常用的压迫如指压穿刺部位或者沙袋压迫加压出血部位等,且告知患者静卧24小时保持术侧伸直制动12小时。在采取止血措施后要观察患者的血压等与出血相关的因素。嘱患者术后要多休息,不可过早的下床活动,术侧要避免弯曲,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不可用力过大使腹压增加导致穿刺部位再次出血。

  术后嘱患者保持患肢抬高的姿势,可将患者抬高15℃-30℃,并密切观察患肢的情况,定时监测患肢的皮温、肤色、肌力、脉搏搏动等情况,如患肢出现皮温下降、肤色苍白等情况说明患者发生缺血要及时的告知主管医师给予相应的治疗。可给患肢轻微的按摩,帮助血液运行。观察患者的双下肢的皮温、颜色、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如患者出现双下肢皮温下降、肤色苍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症状要及时的告知主观医师,警惕出现股动脉栓塞。

  疼痛是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常见的副反应,出现疼痛的原因可为栓塞部位的缺血,出现疼痛的常见部位为下腹部和臀部,也可伴有放射痛,常见的放射部位为外阴和大腿的上1/3处。如患者出现疼痛首先要与患者讲解疼痛是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不会影响治疗效果,让患者消除顾虑不必太紧张,疼痛会逐渐的好转,如患者出现疼痛难忍可与主管医师沟通后给予相应的治疗。

  患者术后可出现发热、缺血、恶心呕吐等栓塞综合症,对这些症状的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当患者出现发热且体温不高于38.5℃以下时多为局部组织缺血变性、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吸收热,此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擦拭、冰块等。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缺血引起的腹胀、腹痛等可让患者调整体位,局部热敷、按摩等缓解不适症状,如不能缓解可给予镇痛剂。

  患者出血后抵抗力下降,在介入治疗操作后容易出现合并感染,因此要预防感染的发生,保持病房及穿刺部位的清洁,及时的换药,防止不正确的操作。如患者出现发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及自觉症状,如患者出现发热并体温高于38.5℃,并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的出现,需给予抗生素治疗。

  孕妇在接受产检、生产前的住院之前,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除了要给予孕妇洁净的环境,其态度、行为、操作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待孕妇采用和蔼的态度、礼貌、文明的行为、熟练、轻巧、精准的操作等不仅能降低甚至是消除孕妇只心理上的不良因素,同时,还能给孕妇带来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为临床操作、心理护理等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在医院的护理科,我们始终要倡导“高效优质的服务”、“人性化的护理”、“视患者如家人”等的护理、服务理念;通过这样的服务,不仅仅是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治疗方法。

  当孕妇在面临分娩的时候,孕妇首先会产生一种人生闯关、前景叵测等的感觉,避免不了在分娩之前会产生一定成都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加之现在大多数产妇是第一次生产,过分的害怕疼痛、害怕胎儿畸形、害怕出血等,甚至有的孕妇在生产前经B超检查之后显示脐带出现绕颈现象,导致产妇会担心在子宫内的胎儿;还有的产妇主要是担心顺产失败会改为剖宫产的恐惧心理等。

  在临床上,虽然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大部分的产妇是第一生产,没有经验,加之家庭、社会对分娩的高度重视等,自然就造成产妇对宫缩时出现的疼痛感更加的难以接受。有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会大喊大叫,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甚至有的产妇因为畏惧疼痛而出现休克等症状。因为这些现象从而延误了分娩的进程。

  采用手术方式进行分娩的主要是因为产妇自身的盆骨不对称、子宫内的胎儿出现了窘迫现象等较为危及情况才实行的。但是又害怕麻药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手术之后伤口的愈合不好、担心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状况等。

  助产护士在全程的分娩过程中,应该与产妇进行亲切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以及产妇对分娩的生理知识、妊娠知识等的掌握情况等,有助于护理人员在助产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助产人员要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鼓励和安抚,通过交谈降低产妇的疼痛感。同时还要及时的、尽可能的满足产妇的需求,以便消除她们内心的不安和紧张。针对比较烦躁的产妇,助产人员要给予耐心的照顾,适时的激发产妇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还要指导产度做深呼吸运动,并且为帮助产妇按摩下腹部以及腰底部,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疼痛感。除此之外,还要仔细的观察分娩的进展,并在分娩的过程中将有关的检查结果主动的告知产妇,从而增强他们的分娩信心,积极的配合医生。当胎儿在娩出之后,首先要告知产妇胎儿是健康的、正常的,以消除产妇心中的不安;若是产妇理想的性别,可直接告知并祝贺;若是不理想的性别,可告知产妇孩子很健康、很可爱,接着,再向产妇解说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道理,避免产妇因为受到精神上的打击而导致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妇科论文发表简析当下妇产科护理的应用的新改革措施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cyx/1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