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临床医学发布时间:2014-02-22浏览:次
摘要: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常见神经症。我国的调查研究显示:焦虑症在一般居民中的发病率为2%,文章发表在《现代诊断与治疗》上,是临床医师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治疗,焦虑障碍
焦虑可能发生于长期经历高度应激的时候,如要作出重要的决定、要处理的事情到了最后期限、工作生活规律将发生重大改变等,此时人们需要为此作出调整,当这种调整超出正常的适应能力,或应激的强度超出可承受限度时,就可导致焦虑的症状。
焦虑障碍是一组常见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强迫症(OCD)、惊恐障碍(D)及社交焦虑障碍在人群中患病率很高,其治疗方法也较多,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rTMS)作为一种非创伤性大脑刺激技术,应用于治疗焦虑障碍。
临床应用现状。
目前有关rTMS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较少,多集中于GAD、OCD、PD,患者其设计方案与刺激参数在各研究之间亦不完全一致,按焦虑障碍的类型分类分别总结如下:
1 广泛性焦虑
临床上采用1HZ低频刺激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治疗抑郁症过程中,患者的焦虑伴随症状缓解也同时得到改善,由此推测TMS对焦虑症患者也会有效,并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Bystritskg等[1] 对10 例GAD患者使用FMRI 确定前额叶功能最活跃部位,对该部位进行6个序列的rTMS刺激后,6例患者HAMA减分率大于50%,CGL达到进步或显著进步标准。
张校明等对34列广泛性焦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药物治疗早期疗效研究,治疗组rTMS联合中的帕罗西汀+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32例对照组单纯帕罗西汀 +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采用HAMA评价疗效,TESS评价安全性,治疗后2周。
2 強迫症
迫症(OCD) 以強迫思维、強迫行为和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为特征。Greenberg等[3]对12例OCD随机交叉组研究,对12例強迫症患者右侧PFC ,左侧PFC,枕中皮质单序列 刺激后,发现经右侧PFC刺激后強迫冲动明显减少,ICI 水平明显下降提示皮层兴奋性增高。
3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PD)是急性焦虑发作,患者常伴有生理症状和濒死体验。有研究认为,患者惊恐发作的反应以杏仁核为核心的神经环路解释“内在的害怕反应”。具体是输入的感觉刺激经丘脑前部传至杏仁核外侧核,由杏仁核外侧核传至杏仁核中央核,中央核刺激下丘脑外侧部,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刺激室旁核。
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引起极冷感;刺激蓝斑,提高学习能力、血压和心率;刺激旁臂核,引起呼吸困难;刺激桥体尾部网状核,提高躯体反射。惊恐障碍病人的杏仁核把增加二氧化碳和乳酸看作窒息的征兆,引起过度通气,过度通气引起低碳酸血症,低碳酸血症增加外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中枢的γ-氨基丁酸神经元,引起皮质脱抑制,增加Na+通道的传导,增加皮质兴奋性。
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可能通过降低PD患者海马和前额叶的葡萄糖代谢率而改善症状。间接提示TMS治疗PD患者的可能性。目前大多数研究以高频rTMS刺激左侧DLPFC区和低频rTMS刺激右侧 DLPFC为主。Sakkas等[6]报道了一例55岁男性患者。
心肌梗塞后抑郁共病惊恐障碍20年经20Hz rTMS刺激右侧 DLPFC 区(110% MT每个序列)3周后该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的减分达到50%,以后每周2个序列的治疗维持6周以预防复发,停止治疗后症状持续了3个多月,此结果与rTMS刺激左侧DLPFC表现出的抗抑郁作用时序模式相一致,并提示强化rTMS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后序维持治疗的必要性。
总之,rTMS通过不同频率刺激对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开辟了临床应用的新领域。rTMS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1. 疗程应足够,大多治疗焦虑障碍应10个序列,时间2周或以上。2. 焦虑症状常伴发抑郁临床上很难观察到rTMS单独的抗焦虑疗效。
免费医学论文期刊网杂志推荐:《现代诊断与治疗》为国家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双月刊,大16开本,每期64页,逢单月出版,国内刊号:CN36-1160/R,国际刊号:ISSN1001-8174,邮发代号为44-60,国外代号BM137。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障碍研究免费医学论文期刊网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cyx/1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