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良电极食道心房调博运用论文发表代理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临床医学发布时间:2013-11-28浏览:

  【摘 要】当食物进入咽喉时会触动吞咽的反射动作,自此之后消化的过程就脱离了自我意识可以控制的范围。这个吞咽反射动作主要是蠕动以将食物推入胃中。在食道的最尾端与胃相接的地方有一个括约肌确保胃酸不会逆流至食道中。文章发表在《河北医药》上,是临床医学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改良食道球囊电极,食管心房调搏术

  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连接咽喉到胃。食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消化作用,其主要功能只是将食物从咽喉传递到胃中。

  目的 观察改良食道电极在食管心房调搏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先将食道电极通过带球囊导尿管或者三腔管腔,然后把电极顶端固定在球囊上形成改良食道球囊电极。安置到位后,从尾端充气使球囊膨胀,扩大电极与食道接触面并缩小电极与心脏的距离。

  结果 由于改良球囊电极与食道接触面扩大并缩小电极与心脏的距离,故能有效降低起搏阈值电压,从而减少或消除起搏时患者的不适感,增加了食道调博安全性。结论 改良食道电极制作方法简单,经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适合于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食管心房调搏术是将电极导管插入食道这一临近心脏而又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经食管电极对心脏进行心外起搏, 主要用于测定窦房结功能及诊断和鉴别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同时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可行超速抑搏终止发作,对严重过缓型心律失常、心跳骤停时,经食管心脏起搏可作为简便有效的临时起搏措施。具有无创、安全、不需X光透视、操作方便、无需严格消毒、 无需昂贵设备和重复性好等特点, 又能解决较多的临床诊疗问题,故已为国内外广泛开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常规心电图诊断考虑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0例,本组男女各10例,年龄20-48岁,平均35岁。

  1.2仪器与方法 仪器选用苏州市东方电子仪器厂制造心脏电生理刺激仪(DF-5A型)、改良食道球囊电极,操作方法同普通电极操作步骤。

  1.3 结果 本组患者检测出本组中属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SF型AVNRT) 10例、隐匿旁路(CAP)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7例、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3例.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术。

  2 讨论

  食道调搏是一项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安全、无创性检查技术。方法是将食道电极安置于心房后部的食道内,通过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发出调整或程序刺激来描记心电活动。根据多种参数来诊断或治疗某些心脏病。主要以测定心脏窦房结及窦房传导功能、房室传导功能,明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及诊断,以指导进一步治疗,如心脏电消融术、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判定及调整。终止室上速发作及通过超速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

  由于食管导联心电图,能很好地显示P波,对区别房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极为有用。常用于评价窦房结的功能,对房室结双径传导及预激综合征等进行电生理研究,以及筛选治疗心律失常的最佳药物也有一定帮助。

  食道电极导管有双极、三极、四极及多极,可根据不同临床需求选用。经食道心房起搏(TEAP)使用最多的是双极导管,但如使用多极导管,可通过改变阴极和阳极的组合,降低起搏(含心室起搏)的阈值电压。降低起搏阈值电压可减少或消除起搏时的不适感,而达到此目的的关键是改良食道电极。

  改良球囊电极安置到位后,从尾端充气使球囊膨胀,扩大电极与食道接触面并缩小电极与心脏的距离,故能有效降低起搏阈值电压,减少或消除起搏时患者的不适感,增加了食道调博安全性。改良食道电极制作方法简单,经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适合于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论文发表代理提醒您:《河北医药》杂志是由河北省卫生厅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医药类科技期刊。创刊于1972年,是河北省创刊最早的医学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临床医学良电极食道心房调博运用论文发表代理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cyx/1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