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治疗管理新应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检验医学发布时间:2016-01-26浏览:

  在下肢血栓护理中的新管理制度有哪些呢,要如何来加强对护理管理新制度呢?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我们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静脉非化脓性炎症,并常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其致病原因虽多,但主要为静脉管壁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本病属祖国医学“脉痹”范畴,认为瘀血阻滞、脉络不通以致肢体肿胀、疼痛。针对以上病因病机,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从心理、饮食、生活等诸方面给予精心护理,尽量避免、减少或杜绝以上致病因素的损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在疾病治疗及恢复中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 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 临床采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28例治愈,6例好转,2例因并发肺动脉栓塞死亡。结论 为使治疗过程达到预期效果,除了加强用药观察之外,实施恰当的护理能使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可见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恢复过程中必不可少。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护理要点,体会,护理论文范例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非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全身的深静脉均可发病,最常见的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局部感到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2],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1)患肢肿胀:肿胀的发展程度,须每天用卷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2)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3)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生1~2周后可见浅静脉曲张。如突然出现剧烈疼痛,患肢广泛性明显肿胀,皮肤紧张发亮,发绀,可发生水疱,皮温明显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波动消失,全身反应明显,体温大多超过39 ℃,常常出现肢体静脉性坏疽及休克,成为股青肿。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将造成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4,5]DVT形成后轻者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重者可引起肺栓塞导致死亡,除积极的预防及治疗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促进康复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作用[6]。

  护理论文:《护理与康复》,《护理与康复》杂志社是浙江省卫生厅主管,浙江省护理学会主办的护理学术研究期刊,创刊于2002年12月,历时4年。在广大作者的呵护,读者的支持下,坚持质量第一,面向临床护士,不断创新,持续稳步发展。2002年本刊被浙江省卫生厅纳入职称晋升二级期刊目录;2004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首届执行优秀奖;2005年被浙江大学纳入职称晋升二级期刊目录;2006年荣获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7年由双月刊改月刊。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治疗管理新应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为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8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患肢广泛性肿胀,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曲张,活动后,肢体凹陷性肿胀、胀痛,出现营养障碍改变、皮肤色素沉着、淤血性皮炎、淤血性溃疡等。B超显示股静脉和(或)静脉内径增宽,血流信号显示不明显。静脉造影:静脉充盈缺损,全下肢(或节段)深静脉阻塞或狭窄;静脉再通,呈扩张状,管壁毛糙,管腔不规则狭窄,瓣膜阴影消失,侧支循环形成,呈扩张扭曲状。发生部位:髂股静脉19例(左侧11例),下腔静脉7例,股静脉5例,大隐静脉5例。

  1.2 治疗方法及观察护理

  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①溶栓:一经确诊,立即溶栓。应用尿激酶50万U加入输液中,30 min内静脉滴注,1次/天。上述治疗视病情使用3~10天 [7]。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一旦出现出血症应立即停药,按出血情况和血液丧失情况补充新鲜全血。在护理溶栓期间患者时,应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用药剂量必须准确,在使用过程中应现配现用,以免效价降低。应用输液泵使药液准确而匀速的进入体内,有利于保持有效血药浓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作相关的化验并做好记录。②抗凝: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普通肝素首次剂量5000 IU或80 IU/kg加入莫菲氏管内输入,继以1300~1500 IU/h静脉滴注(维持浓度40 IU/min)。每6~8小时检查1次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使其保持在正常值的1.5~2.5倍,持续5~10天。或应用低分子肝素1支皮下注射,每日2次,持续5~10天。[8]肝素治疗结束后可口服华法令,剂量及疗程视病情及血凝指标决定。[9]在患者注射肝素护理过程中,可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常用于腹壁皮下深层脂肪注射。由于肝素应用不当容易引起出血,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用量及给药方法。[10]③抗血小板聚集: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50~100 mg,1次/天。视病情可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丹参、红花、川芎等治疗。[11]

  1.3 结果

  本组治疗14~70天,平均(56.0±4.0)天。其中34例治疗5~14天时,患者自觉症状即明显减轻,患肢明显消肿,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广泛侧支循环建立。28例临床治愈,6例好转(均存在高龄、肥胖、恶性肿瘤晚期、烟酒嗜好等因素),2例因并发肺动脉栓塞死亡。

  2 护理要点及体会

  2.1心理护理

  2.1.1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引起的下肢肿胀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情绪,使其心理和身体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12]所以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要多安慰患者,将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可靠性、必要性介绍给患者,告知每项治疗的目的和意义,让患者消除各种顾虑,减轻心理负担,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疾病治疗和自我护理中来。同时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可以使患者减轻焦虑、孤独等悲观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1.2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关心、体贴、同情患者,动作要稳、准、轻、快,以增加患者的信赖,带给患者心理安慰,说话语气要温和,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同时要尊重患者的人格,“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的需要,多花时间与患者交流,并随时向患者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

  2.2 一般护理

  患者早期卧床休息非常重要,抬高患肢30°左右,使其高于心脏20~30 cm,这样可以便于静脉回流,当肢体感觉不适可更换体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水肿现象,缓解疼痛。[13,14]但是在护理过程中应严禁对患肢进行按摩,避免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15]对于病情比较严重,下肢大面积水肿的患者,要注意对患肢的保护,防止挤压、碰撞或热敷,避免皮肤损伤引发感染,使病情加重。日常护理过程中还应该定期观察患肢的周径、颜色及温度的变化。如果患肢周径持续加粗或者颜色变深,说明静脉回流受阻,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卧床期间,应注意经常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16,17]。

  2.3 患肢局部静脉输液的护理

  在治疗时,经常会采用对患肢局部静脉滴注药物,可使药物直接到达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由于患肢肿胀,静脉显露不清楚,静脉穿刺时,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勿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以减少静脉血管内膜的损伤,避免下肢留置针。[18,19]输液过程中,合理安排输入液体的顺序和速度。同一静脉持续输液时间不超过48小时。

  2.4 溶栓护理

  由于急性期使用了大量的溶栓、抗凝药物,所以用药后应每2h观察患肢肤色、温度、感觉和脉搏强度,注意有无消肿起皱、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鼻衄、黑便及血尿等出血情况,每日定时测凝血酶原时间2次,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调整用药。急性期血栓较疏松,容易脱落,在溶栓治疗时,要更加警惕肺栓塞的发生,高度重视患者出现的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咳嗽及发绀等症状。

  2.5 并发症的护理

  2.5.1 出血

  出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及局部有无出血、渗血及全身出血倾向。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剂量准确,定时查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准确记录凝血酶原时间。在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首次溶栓治疗后48小时刷牙时出现牙龈出血现象;有1例患者在72小时后输液时扎上止血带,前次穿刺点有渗血现象;有1例患者5天后有便血现象。以上护士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师,避免发生大出血,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2.5.2 肺栓塞

  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20]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晕厥、恐惧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予支持性护理,如生命体征监护、高流量氧气吸人(5~8 L/min )、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安慰患者,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避免剧烈咳嗽。

  2.6 服用中药的护理

  应用中药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应注意:(1)坚持服用中药治疗,不要随意中断,要有信心;(2)服药后一定要观察病情变化和反应,并及时告诉医生。(3)每次服药要在饭前半小时服用。[21]

  2.7 饮食及生活指导

  治疗期间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有心力衰竭者应给予低盐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落及加重心脏负荷。

  2.8 恢复期护理

  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应适当下床活动,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准。加强肢体功能的锻炼 坚持适当的活动,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而且适当的锻炼还可以增加肌肉收缩,防止关节的挛缩,肌肉的萎缩;若患血栓性静脉炎,抬高抬高床脚15 cm,局部热敷,压迫刺激腓肠肌,加速回心血量,可减少下肢的肿胀。

  2.9 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出院后应注意休息,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戒烟戒酒,饮食仍应以清淡为主,减少食盐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食物。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6个月,卧床时抬高患肢;[22]日常生活中在能力范围内应该适量活动,不能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如久站久坐,防止病情复发;定期复查,随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对病人进行出院后的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的指导,告之患者持续应用抗凝药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嘱咐患者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治疗管理新应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yyx/3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