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检验医学发布时间:2014-05-08浏览:次
【摘要】从危险性与疗效相比较而言,我们认为AMI患者应推广使用溶栓疗法,同时我们建议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并加强监测。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病例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时间的早晚与冠脉再通率及患者病死率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尽早实施静脉溶栓才能获得最佳疗效[1],为了尽可能挽救更多的心肌,国外有资料表明,可将溶栓时间窗延迟至发病后至少12 h ,同时能降低死亡率[2]。为此,我院自2002年1月~2008年12月对57例患者资料进行了早期溶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2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7例,对其中符合早期溶栓指征的57例设为治疗组进行溶栓,其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4岁;另5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中男性3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7岁。溶栓指征:持续性胸痛≥30 min ,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 MV ,胸导> 0. 2 MV ,溶栓距发病时间6 h内年龄≤70岁无溶栓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
溶栓前患者口服阿斯匹林0. 3 g ,溶栓剂选用:尿激酶(uk)总量150万IU ,用10 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 mL 15%~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30 min内静脉滴入;溶栓后3 h内每30 min复查1次心电图,共10次,以后每日1次,随访3 d,溶栓后每2 h随访心肌酶谱,共14次,以后每日1次,随访14 d[3]。
1.3 再通判断标准
(1)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输注溶栓剂开始后2 h内在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回降≥50 %。(2)胸痛自输入溶栓剂开始后2~3 h内基本消失。(3)输入溶栓剂后2~3 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以上3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则判断为临床再通,说明溶栓有效。
2 结果
治疗组57例患者无1例发生颅内出血或重度出血并发症,仅有2例表现轻度出血:鼻出血1例,尿潜血阳性1例。住院病死率为7.01 %。见表1。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注:两组再通率相比,P<0.05。
由表1可见,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分别为71.92%、7.01% ,对照组再通率、死亡率分别为29.82%、12.28 % ,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一般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使依靠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因缺血而受损伤,以致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6 h以内溶栓是目前国际公认标准,即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临床资料表明,AMI发病后应尽快开始溶栓治疗,溶栓越早越好。及早发现可及时控制梗死面积扩大,显著降低病死率,因此,早期溶栓对于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降抵AMI的病死率,缩小梗死范围,尽早开通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保护左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远期疗效及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只有极少数AMI患者早期得到及时溶栓治疗,多数患者由于急诊医护人员检查、会诊或病重转送等因素延误了时间[4]。所以我们应该力争患者在入院半小时或发病最初1 h的黄金时间内尽早用药,Rawles提出,AMI患者应尽早给予溶栓治疗,其紧迫性与处理心脏骤停同等重要。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AMI发病后4 h内应用溶栓药物效果最好,血管再通率最高,发病后12 h虽然可以溶栓,但效果不理想[5]。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尽早溶栓使其血栓性闭塞血管再通,冠状动脉血流的恢复减少了梗塞面积,改善心肌功能及提高存活率,静脉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远期预后越好,1 h内溶栓者再通率最高,死亡率可降低4%[6]。同时,由于静脉溶栓费用相对低廉,患者大多能接受,故静脉内溶栓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方面进展最快的课题,尤其是近10年内[7]。本临床研究证明,早期溶栓能有效降低死亡率,这与LATE研究结果[2]基本一致,分析与早期溶栓改善心电稳定性,减轻左室重构及左室功能障碍,从而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室间隔破裂和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关[8]。本临床研究存在问题是,尚需进一步研究溶栓药物剂量与再通率的关系。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病例观察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yyx/1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