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计算机信息管理发布时间:2021-11-16浏览:次
摘要:计算机翻译技术已逐渐被大众广泛接受,但大多数人仍认为计算机翻译技术只适用于技术文本的翻译,不适合于非技术文本的翻译实践。本文分析了基于计算机翻译技术的非技术文本翻译实践。
关键词:计算机翻译;非技术文本翻译;实践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述
CAT(计算机辅助翻译)能帮助翻译者优质、高效、轻松地完成翻译工作,它不同于以往的机器翻译软件,不依赖于计算机的自动翻译,而是在人的参与下完成整个翻译过程。与人工翻译相比,质量相同或更好,翻译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CAT使繁重的手工翻译流程自动化,并大幅提高了翻译效率和质量。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一个广泛的和不精确的术语,涵盖了一系列的工具,从非常简单到更复杂。
二、CAT在非技术文本翻译中的可用性
为验证CAT在非技术文本翻译中的“可用”,先要打破禁忌,破除“迷信”:
1、CAT禁锢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思维。相当一部分人认为CAT不能应用于文学翻译,因CAT“禁锢了翻译文本”,影响翻译过程创造性思维。这是真的吗?事实上,用这一点来质疑文学翻译中CAT使用的人,通常很少或根本未使用CAT进行翻译的经验,认为复杂的操作会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这就像一些作家最初试图用电脑创作一样,他们也抱怨用电脑直接打字会影响其思路,这是将自身操作问题归罪于工具。事实上,在熟悉CAT后,会发现其为译者提供了更方便的界面,更好存储机制(大多数基于数据库的CAT无需特殊存储即可保存所有工作),并使用各种便利性,如CAT提供的自定义快捷键等,稍加适应,这些方便的功能可“解放”译者,使其投入更多精力进行创造性思维。
2、CAT分割文本,导致译文僵化。大多数新一代CAT工具采用独立界面,翻译工作区基本上由某种形式表格组成,软件以规则和句子为基本单位,拆分并置入源语单元格;翻译人员使用时,应在相应目标语单元格中填入译文。鉴于此,许多对CAT工具未深入了解的评论家会觉得,在用CAT翻译时,译者看不到原文结构及版面布局等,还要严格按对应表格填入译文,想当然地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译文缺乏上下文连贯性。
虽然CAT按规则拆分文本,但几乎所有CAT工具都为用户提供了“合并”、“拆分”功能,译者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文本。即使需调整整个段落句序,也完全可做到,不受单元格限制。此外,无论采用哪种CAT,都应采用这样的校閱流程:①翻译CAT初稿时进行初校及二校(便于随时比较原文);②目标文件导出后,应通过电子版或打印版进一步校对。通过这一流程,即使初稿中有一些不连贯之处,其大部分都将得到纠正。了解CAT及应用实质发现,若存在译文僵化,也不是由CAT或计算机造成,而是译者在使用CAT时未掌握必要拆分合并技巧;或态度不严谨,孤立对待每个翻译单位,不考虑上下文通盘;或不执行严格校对流程等。归根结底,这些都是人为问题,而不是工具问题。
3、CAT界面不利于语篇规划。某些CAT软件的译文编辑界面为“翻译表格”,不显示原文格式及版面信息。这对翻译确实有一定影响,但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
若要想在翻译时看到原文档版面结构,可在翻译前阅读印刷稿;若源语文档是电子文,可使用电子书、平板电脑等工具阅读,或用更大显示器甚至双显示器,一边显示原文档,一边在CAT软件中翻译。另外,近年来许多CAT软件开始增加“实时预览”功能,不仅能看到原文,能预览译文,还能预览双语全文。上述多样化的显示模式为译者提供了查看文档原始格式及版面信息的便利。由于使用了电子化显示,译者能获得更多便利:在阅读PDF等电子文档时,能轻松地进行全文搜索,并快速找到原文位置;CAT提供的实时预览则自动定位标注当前编辑位置。
4、CAT界面不能满足文学翻译中改写等变译需求。有人指出,文学翻译中经常会出现改译、略译、增译等情况,CAT原文和译文的逐句或逐段对比翻译限制了这些策略的应用。
事实上,除节译和编译外,文学翻译中的改译、略译、增译所占比例并不多。即使有这样的要求,从提高效率角度来看,CAT仍可用于文学翻译。前提是设计和应用合理的翻译、校阅流程、CAT操作方法。对需改译句子或段落,直接改写。对于需增译内容,可直接在所需位置添加目标语编辑区,附加注释,导出目标语文档后编辑。对需从原文略译的句子或段落,可直接在翻译单元略译,如有必要,可添加注释,以提醒译者在导出目标语文档后,默认情况下删除CAT软件导出的未译片段。无论哪种情况,在校阅阶段,对带有注释句子和段落,查看与修改译文即可。
三、非技术文本翻译应用CAT的效果
1、案例。案例一:荒山怪声;案例2:我为什么离开高盛;案例3:艺术宇宙。案例1是儿童小说,属于文学文体。案例2是传记作品,其语言仍属于文学文体,是“创造性”文本。案例3是科学哲学著作,属于“科学散文”。
2、效率分析
1)CAT和案例1。开始翻译《荒山怪声》前,译者发现小说的语言浅显,起初决定直接在MSWord中翻译,并使用整句输入法,以为这样能达到最佳效率。然而,经仔细分析发现,即使儿童文学作品,也存在大量重复性元素。因此,有必要在整个翻译中有效利用CAT。
2)CAT+MT与案例2/3。在翻译案例2、3时,译者采用了CAT及一种更“激进”的方法:将MT引入翻译项目,并以MT+CAT+PE模式翻译。译者实际使用的MT引擎是谷歌翻译,它采用了一种统计算法,译文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MT翻译高度,特别是在各种专有名词的翻译中,准确率高,能为人工翻译提供许多有益参考。
采用“谷歌翻译+人工后期编辑”模式统计案例2、3的效率提升度,需引入“MT效率”新概念。具体来说,通过人工比较谷歌翻译与人工译文,找出重合字词,计算MT中可用语块字数占人工译文中最终字数比例,可得到使用MT得到的效能比。
对实际项目而言,使用MT+CAT+PE模式所获得翻译效率的提高更明显,这是因:①翻译前很难找到一个适用性强的非技术文本术语库。译者可依靠项目进展中“滚雪球”的逐渐积累,随时将验证后术语添加到术语库中,循环使用,提高效率。②由于是半创造性文本,重复性句段少,单纯依靠翻译记忆技术很难提高效率;此时,依赖MT提供的正确语块已成为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③谷歌翻译能提供大量术语及一般性词汇与短语的准确翻译,能提供一些基本表达式的转换和翻译,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翻译效率。④CAT模式下支持多人合作,保证名词统一,提高整个项目的实施效率。
因此,采用MT+CAT+PE模式翻译非技术文本,所获得整体效率提升远大于在项目翻译中单纯依靠CAT积累和使用术语与翻译记忆所获得的效率提升。
3、翻译质量控制。译文质量控制是翻译工作的重难点之一。合理使用CAT系统工具能为译文提供多重质量控制:①CAT可检查术语一致性;②CAT通过自动“非译元素”生成的文本可视为免检内容;③CAT为用户提供自动质检功能,能核对是否有文本漏译等;④在CAT中,能轻松预览源源语及目标语文本,方便审校人员查找问题;⑤CAT以团队合作形式,方便随时进行质量检查,合理分配任务,确保进度。
使用MT+CAT+PE模式,译者能借助CAT工具的质量控制功能更有效地监控译文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出错率,降低查找错误难度。
参考文献
[1]徐彬.CAT与翻译研究和教学[J].上海翻译,2015:59-63.
[2]郭红梅.基于计算机翻译技术的非技术文本翻译实践[J].中国翻译,2015(01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计算机翻译技术的非技术文本翻译实践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suanjixinxiguanli/6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