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计算机信息管理发布时间:2021-07-26浏览:

  摘 要:利用CiteSpace软件梳理了2008—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军民融合领域的CSSCI文献共592篇,从发文量、发文期刊和机构以及经典高被引文献等方面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特征词聚类分析探索目前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研究热点,发现: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分为三大块,即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产业探索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军民融合研究趋势,可大致将其分为3个阶段的演变:军民结合、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

  关 键 词:军民融合;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时代金融

  軍民融合发展是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重要路径。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探索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历经几十年的孕育和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防军队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近年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在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并在2015年提出“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促进军民深度融合。2016年,在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推进立法工作的展开。随后颁布的《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是促进军民深度融合的纲领性文件,提出要加强产业、科技、教育、社会、应急及公共安全等五个方面的统筹,为开展军民深度融合工作提供了可行之路。2017年出台《“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加快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全多高”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形成,并从7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进行全方位地部署[1]。2018年,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2019年,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军民融合白皮书》。

  基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国家重视军民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我国学者就军民融合发展这一课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梳理2008—2020年期间军民融合领域的相关文献,通过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目前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以期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本研究于2021年2月10日在中国知网检索文献,选取“军民融合”、“军民结合”、“军民深度融合”为主题,时间设为2008—2020年,筛选后,共检索到592篇相关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样本。CiteSpace软件是以WoS数据作为基础的,在处理知网数据文件时,需先将文件编码调为UTF-8后转成WoS数据格式,以保证分析准确。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收集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研究热点和趋势。CiteSpace是由美国雷德赛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超美博士和大连理工实验室联合开发,可以从大量科学文献中分析某领域中研究历程、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通过图形更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目前已有诸多领域的学者通过此软件梳理文献,分析该领域研究状态[2-3]。由此,本研究以CiteSpace软件为工具,通过特征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方法,探究国内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2 研究结果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1.1 发文量分析

  学者们普遍认同将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进程分为4个阶段:军民结合阶段(20世纪50—70年代)、军民一体化阶段(20世纪70—21世纪初)、军民融合发展初级阶段(2007—2016)和军民深度融合阶段(2017—至今)。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处于2008—2020年期间,包含军民融合初级阶段和军民深度融合阶段[3]。2008—2020年期间每年的发文量,如图1所示。由圖1可知,在2008—2014年这一时间段,发文量位于较低水平,其中,在2011年的发文量激增,文章总量达71篇;2015年后,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变化基本反映出学术界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

  2.1.2 发文期刊和发文机构分析

  检索所得的592篇文献,分布于100余个刊物,大多数的文章发表在经济学、军事学和管理学类期刊上,发文量较多的期刊和发文机构,如表1所示。其中,《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发表量达142篇,约占总发文量的23%,表明该期刊较为关注军民融合领域,专业性强。其次,《科技管理研究》期刊的发文量为42篇,位列第二,侧重于军民融合领域内创新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发文机构方面,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占比较大,在军民融合研究方面实力强劲。其余发文量靠前的机构分布在北京、陕西、南京等军民融合示范性城市,借助本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营造军民融合领域的学术研究氛围,提升科研水平。

  2.1.3 经典高被引文献分析

  引证是评判文献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重要参考依据,被引频次越高代表文献得到越多的认可;同时,高被引文献也指向着该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通过梳理高被引文献,初步分析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变化。军民融合领域被引数前十的经典文章,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2009—2011年我国正处于军民融合初级阶段,此时学者的研究多聚焦于借鉴发达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和自身军民融合体系的构建两方面。牛振喜[4]对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军民融合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的思路和对策。杜兰英等[5]通过探析发达国家在推行军民融合中的主要做法,最后从政策、技术、融资和体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益于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的启示。贺新闻等[6]对国防科技军民融合的特性进行探讨,构建了4个分系统,实现完整的创新链。2012年往后,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军民融合的协同创新研究。杨志坚[7]从协同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军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胡红安等[8]选取航空航天制造产业,构建复合系统协和度模型,分析其协同创新度。董晓辉[9]提出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丰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理论研究内容。

  2.2 军民融合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

  2.2.1 军民融合研究热点

  特征词共现分析可对文献的标题、摘要、作者和关键词等内容提炼,相比关键词分析,特征词共现分析能更为深入的挖掘文献内容,反映更为全面的信息。本研究将文献导入CiteSpace中,设置时间跨度为2008—2020,时间切片设为一年,选择“term”为节点类型,将“term”的来源设成标题、摘要以及关键词,对每个时间切片的前50个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整个网络进行修剪,得到特征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高频特征词,如表3所示。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特征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个聚类以及各聚类成员出现的时间,如图3所示。聚类图中标签数字标号越小表示包含的特征词越多。

  以上对军民融合研究领域的特征词进行了分析,由特征词共现及高频词统计结果可知,“军民融合”出现频次最高,成为共现网络的中心节点,“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等出现频率次之,成为次级节点。从特征词聚类图可知,“中国特色”聚类包含的特征词最多,说明学者在如何走出适应中国国情的军民融合之路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军转民”和“民参军”是军民融合产业主要的发展形式,也是研究军民融合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基于以上对共现和聚类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将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分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产业探索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三大板块。

  2.2.1.1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

  回顾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和实践历程,有利于新时期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强军梦三者的有机结合。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军民融合法治化的基础和保障,是国防军队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极具时代意义。结合“中国特色”聚类及其相关聚类成员分析,目前“中国特色”有关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军民融合的发展之路、发展军民融合重要理论以及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构建3个方面。

  1)军民融合的中国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应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在70年的不断摸索中,逐渐走出了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之路。谢地等[10]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军民融合探索道路上的各类思想,将其按时间分为5个部分:改革开放前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重点为减轻国防压力,保护国防安全;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军转民”主导的军民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寓军于民”思想;21世纪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时代军民深度融合思想。党和国家的军民融合思想是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防实力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不断演变、深化的[11]。赵洋等[12]对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探讨,指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思想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军民融合思想,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理论以及列宁的无阶级军事理论为中国军民融合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引。

  推荐阅读:加快军民融合的产业基地发展建设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suanjixinxiguanli/5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