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途径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计算机信息管理发布时间:2021-06-01浏览:

  摘要: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审美教育,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必要任务,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及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审美教育 健康的审美情趣

中国管理信息化

  前 言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情感等教育,是按人性多方面发展要求,完善和谐地发展,使其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陶冶,最后达到人生完满健全实现;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及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在人的全面发展观中,“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新的教育理论提出,教育必须要符合人性规律,才是科学而有效的教育。美学思想博大精深,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美学思想家赫拉克利特就依据人性发展提出高尚的精神境界、审美与创造美学根本问题,他指出人生应超越物质层次而达到审美与创造的高尚境界;他认为人应当做到:“宁取永恒的光荣而不要变灭的事物”,他肯定了人的高尚精神享受(特别是高尚的审美享受)。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之一,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意挖掘美的情愫,并引导学生加以欣赏,以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巧设情境,让学生享受美而激发起探究的兴趣。

  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掌握和形成的。优美的作品能净化人的感情、培养人的情趣、美化人的灵魂。在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起始阶段或在让学生明确探究任务时,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借助媒体展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构成引人入胜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赏美意境,在欣赏、感受美的过程中迸发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既激起了学生情感与所学知识的共鸣,又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创设美的教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Gold Wave录制声音”一课的教学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先播放由老师录制的音频文件《海燕》(配乐朗诵的散文诗),让同学在欢乐的气氛和高昂的语调中来感悟对海燕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当学生正在享受和欣赏这优美之声的时候,我把握时机完成现场调查——能猜猜这是谁的声音吗(90%的同学能猜出是老师的声音)?你录制过自己的声音吗?今天我们就用Gold Wave软件来录制自己的声音——竞选出本班音色最美的播音员!巧妙引出课堂学习内容:利用Gold Wave软件进行声音的录制、播放和编辑。在上述情境的设计中,抓住了学生的审美心理,巧设情境从他们已知的事物中,提炼出美的信息,让学生去感受事物的美,提高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

  (二)通过 “任务驱动”为引导,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之中创造美。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探究任务,以“任务驱动”为引导,让学生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教材、学习资源库等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当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出现的尚未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时,教师将问题进行有机整合、适当提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合作研究。例如在进行“电子报刊、多媒体作品制作”等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计情境、环保意识引导(丽江“创文”优秀多媒体作品)、编造故事等方式,选取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设置探究任务,诱发学生创作动机,鼓励他们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有创新意识的作品,尽现各自作品的独特之“美”,引导学生在感知、体验美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验美;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探究、实践、设计、创作而完成活动任务,在活动中亲自感受美、创造美,获取自我探究成功体验的机会。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就会用自己的双手亲自创设出一幅幅优美的作品,在研究性的学习中理解美、创造美。

  (三)应用展示评价手段,让学生在鉴赏美的过程中发展美。

  由于美感是在人感受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时发生和发展的,因此美的东西能让人产生愉悦,愿意探究、观察和欣赏,产生审美感受,发出对美的由衷赞叹。在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完成作品之后,可进行作品的网络共享、屏幕展示、评价等环节。在进行展示分享和评价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特点,让学生说出创意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自评、互评、他评中发现作品中“美”的地方,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肯定学生作品独特的地方,肯定学生的个性美;对于“美”的不恰当表现,也要委婉评价,引导其正确认识和表现,让学生学会鉴赏美。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得到充分肯定和体验成功喜悦之时,获得进取的力量,发现生命的灿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往往以完成作品为任务,作品展示评价则是对学生成果的肯定,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从美学的角度评论事物和人生活动,增加判别美丑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审判能力和欣赏能力。例如,在“美丽的家乡”一课的多媒体作品制作教学中,在学生完成了对“美丽的家乡”演示文稿制作任务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他评、集體评价三者相结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同时利用广播软件进行“作品共享”,引导学生主要从内容是否符合、选材是否行当、版面设计是否美观合理、作品设计是否有创意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自评,之后小组内互评,最后用大屏幕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通过在“评”和“赏”的过程中发现美、发展美,使学生的审美鉴赏等能力得到了培养,逐渐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念和美学情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掌握了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技能。

  (四)善用有限的教室空间,营造优美的学习场所,让信息技术教室自然成为审美教育的课堂。

  教室是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的重要场所,优美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愉快学习,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营造整洁美观的教室环境,不仅能起到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和提高审美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平时充分利用植物盆景、激励性标语、师生优秀作品、有价值的照片等用心装饰信息技术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利用课内外活动调动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为教室添加不同的色彩。通过不同形式的氛围布置,让教室内外的墙面在增强美感的同时也能“开口说话”,打造优美温馨的信息技术教室环境文化,将有限的教室空间变成最具感染力的美育课堂。

  总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美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的感情受到熏陶,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他们的灵魂随之升华!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三维解析》(王枚)

  3..《现代美学原理》、《美学思想发展主流——反思与阐释》(李健夫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关文信 编著)中国人事出版社

  推荐阅读: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论文写什么内容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途径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suanjixinxiguanli/57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