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贸易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计算机信息管理发布时间:2020-12-30浏览:

  摘要: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信息通信技术(ICT)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征,刻画出该领域通过开放创新取得的重大发展成就。主要包括:以吸引跨国投资为主导的起步时期,吸引跨国投资与信息技术外包双引擎的高速成长时期,规模实力增强与全面发展时期,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时期。在此基础上,从ICT领域的发明专利、出口竞争力、RCA指数等不同维度,论证了技术引进对于提升中国ICT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最后,基于课题组对全国160家ICT服务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印证了技术贸易对ICT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 服务贸易 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

自动化信息

  本文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课题《全球技术贸易的现状、发展前景及中国机遇》研究成果。课题组长:江小涓,全国人大常委、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在研究期间,作者得到江小涓教授的多次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发所博士后谢兰兰也参与了研究,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①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2016年12月。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是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①包括由原材料供应、信息通信设备制造、通信技术服务与开发、电信运营商及其他终端客户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当前,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ICT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及产业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竞争最激烈的关键性行业之一,在各国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ICT产业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ICT行业通过开展技术引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的服务贸易,高效组合全球信息技术创新资源,成为ICT产业技术积累的主要来源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我国ICT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其发展路径与技术贸易密不可分。通过对这一行业的研究,对于理解一个产业如何通过技术贸易获得外溢效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典型意义。

  一、我国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阶段

  我国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以吸引跨国投资为主导的起步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00年)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全球ICT跨国公司不断扩大对华投资并通过引进技术、市场采购、设立研发中心、业务培训、外包服务等不同方式释放技术外溢效应,为我国ICT产业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加快了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并为服务贸易迅速起步奠定了重要基础。

  1.跨国公司成为我国ICT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20世纪80—90年代,全球主要ICT企业先后进入中国市场,如阿尔卡特、富士通、西门子、爱立信、北方电信、摩托罗拉、朗讯、诺基亚等。我国很快成为这些跨国公司的重要国际市场,2000年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在华业务分别占其全球业务量的13%、13%和10%。 江小涓等:《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330页。2000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计算机整机及外设领域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达45.9亿美元和4亿美元,移动电话和集成电路领域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达2182万美元和9108万美元。外资企业在我国ICT产业中占绝对主力,2000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外资企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5.39%。通过大力吸收跨国投资带动了我国ICT产业高速增长,1991—2000年期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年均增速达22.37%;截至2000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累计设立外资企业4440家,实际利用外资额265.36亿美元,外资企业出口额约占整个行业的80%。商务部:《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3》,商务部网站,2003年。其中,外资企业的移动电话产量占比77.45%,国内市场销售量占比60.63%,出口量占比98.98%。集成电路制造业累计设立外资企业293家,实际利用外资额13.67亿美元,外资企业国内销售额占比51.5%。商务部:《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3》,商务部网站,2003年。

  2.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不断释放技术创新动能

  ICT跨国公司在制造业投资的同时逐步设立研发机构,以满足针对我国市场新产品开发的需求。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在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体系中地位不断升级。起初主要进行应用研究直接服务于本土市场,通过科研和生产一体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后期则兼顾全球战略布局,从事基础研发的数量逐渐增加。我国不仅为跨国公司生产提供了巨大市场,而且为其研发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许多跨國公司将在华研发中心升级,为区域或全球市场提供新技术。如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1999年升级为微软亚洲技术支持中心。二是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到2000年三资大中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拥有发明专利248项,占比20.44%,为我国ICT产业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国家统计局、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如自1995年以来,微软在华研发中心为我国市场提供了中文版的Windows 95、Office 95、Windows 98、Office 97、Windows NT 3.51和4.0版本等一系列软件产品;英特尔技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完成近100项研发成果全部推向市场;朗讯中国贝尔实验室人均研究产出已经超过美国贝尔实验室。三是以本土科研人员为主。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除少量高级研究人员来自国外,大多数在国内招聘。在高薪和高福利吸引下,大批科研人员从国内科研机构、企业和大学加入跨国公司。如微软中国研究院的60位中国研究人员中,20位研究员有海外留学背景,40位副研究员大部分是中国各著名高校的博士。朗讯公司旗下贝尔实验室的500名科研人员中,96%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 佚名:《综述:外资研发中心中国遍地开花》,新浪网,2000年10月23日。此外,随着跨国公司ICT制造业转移对本土化设计服务的需求增加,跨国公司继续转移设计服务。1990—1999年期间,世界500强在华设计机构约15家,涵盖了通信、IC、软件、计算机、视听产品、家电等领域。 王晓红:《中国设计:服务外包与竞争力》,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2~54页。

  作者:王晓红;孟丽君;郭霞

  推荐阅读:自动化信息期刊怎么样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国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贸易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suanjixinxiguanli/5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