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砚大师郑寒为例探讨大师之师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计算机网络发布时间:2021-04-02浏览: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语言和产品能跨地域、跨民族迅速传播,并且逐渐同质化,导致世界传统的民族与地方工艺受到侵蚀,中国也不例外。因此,在当代社会如何延续中国特色传统文化成为学界的重要使命。本文以艺术家郑寒的成长经历为例,阐述了大师的成长路径。

  关键词:大师制砚;郑寒

互联网论文发表

  1 问题与提出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语言种类变得越来越少,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导致特色文化和地方工艺受到侵蚀,典型的如乡村特色文化的失传,并且逐渐同质化。在当代社会如何延续特色文化为学界、业界和政界的重视。如何保留中国特色文化,将学术研究写在中国大地上显得尤为重要。

  2 案例与启示

  2.1 郑寒简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何培养艺术大师,是一个比钱学森之问更为复杂的问题。但是,大师的培养有没有规律可言呢?我们从安徽黄山的国家级砚雕大师郑寒的成长经历中,似乎能得到一些启发。

  郑寒, 1963年生,安徽黄山歙县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人,其《黄山胜迹印痕》砚、《中国龙》砚先后被被选作国礼赠送给日本明仁天皇和法国总统希拉克。2009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评为中国砚雕大师。2018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从郑寒的成就,我们看到,大师的成长绝非偶然。

  2.2 启示

  首先,突破祖训,向勇敢者学习。郑寒的導师方见尘先生与其说是一位大师,不如说是一位英雄,在中国5000年谨遵祖训以戒为师的传统师徒培养宗法势力压制下,率先开创了从“工”到“艺”的创新思想。一般的古砚工匠多注重 “工”的传承,师傅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学,常言道,“徒弟徒弟,三年奴隶”,三五年就把师傅的技艺学到了,不敢有半点创新;而方见尘先生,敢于突破师傅的条条框框,在简单的基础上,开创了“艺”的丰富内涵,打破祖宗标准,不可求同。郑寒将方老先生的艺术创新思维发扬光大,把传统雕刻与中国文化图腾大胆的结合起来,才有《中国龙》这样的有被师祖训的震撼作品。

  其次,敬畏自然,向大自然学习。人们如何看待它们的自然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背景。例如,道教、佛教和万物有灵等文化倾向于生物之间互相依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天人合一。而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人文主义文化包含了深刻的二元价值观,即人类是宇宙中心,自然是“资源”,是一种满足人类欲望的工具。作为中国一代大师的郑寒向大自然学习主要体现在创作的方法上,其采取因地制宜地策略。众所周知,传统的歙砚制作主要注重作品如何雕刻,属于工匠式的,很多工匠初期学习雕刻的时候,都会雕刻常见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而郑寒创新的将自然环境、人文情怀和雕刻结合起来,找寻一致天人合一。他走向城市乡村,走向敦煌古窟,走向高山大漠、枯木荒原。著名的《黄山胜迹印痕图》将黄山72 处名胜景观雕刻在砚台的 6 个面,充分展现了每幅人文景观的迥异形态。

  再次,顺应潮流,向新领域学习。双元学习理论认为敢于向新领域学习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互联网时代的艺术,知识来源多元化,不能居于传统的门户之见,艺术学习的内容可以多领域交叉融合。每个老师需要有海纳百川的大胸襟,心胸有多大,艺术的空间就有多大。

  2.3 结束语

  今日大师培养,需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应该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跟随时代发展。创新时代,郑寒大师的成长启迪我们,大师的培养,需要脚踩着坚实的中国大地,敢于突破传统才能走向新生代的艺术殿堂,敢于深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将自己的灵魂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深处,去吸纳并且融合五光十色的文化与思想资源,才能让大师辈出。

  参考文献

  [1]于文杰,赵友芬.龙翔凤翥,巧夺天工———中国制砚艺术大师郑寒先生访谈录[J].艺术百家,2015,(2)143:105-107.

  基金项目:武汉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20N010);武汉商学院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推荐阅读:互联网营销论文发表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以制砚大师郑寒为例探讨大师之师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suanjiwangluo/5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