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计算机网络发布时间:2015-12-29浏览:次
我们也知道现在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已经在不同领域中有所应用,同时对于现在新智能科技的研究有什么方向呢?本文是一篇网络工程论文。我们也知道智能电网是世界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大规模新能源的并网需要坚强智能电网作为可靠依托。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通过发展智能电网,运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协调控制技术和储能技术,能够实现对包括风能、太阳能在内的各类能源资源的准确预测和合理控制,改善新能源发电的功率输出特性,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带来的技术问题,扩大市场消纳空间,从而更好地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摘 要: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能源问题关系人类发展,国计民生。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出版和传播,对于书中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思想成为能源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在当今社会能源发展现状的背景下阐述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方法即特高压、智能电网技术,并在各国特高压、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可行性;最后,综述了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重要基础支撑的国内外各国电网的互联现状。
关键词:全球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新能源;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网络工程论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已经导致出现了气候变暖、地表塌陷、雾霾天气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有限性,使得当今社会与化石能源的这种“热恋关系”是不可持续的,这些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能源转型,保证能源的安全、高效、清洁供应,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和关注的问题。
网络论文:《卫星与网络》,《卫星与网络》创刊于2000年,由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北京世纪恒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发展信息产业的规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靠社会力量,为推动我国卫星网络通信的规划、建设、应用以及研发、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杂志内容定位与发行受众群,是依据行业目前的环境而确定的。这些读者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具有决策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仅仅会直接参与政策制定、建设性建议、技术顾问与指导、项目评审等,甚至是直接的消费群体;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对别的群体起示范作用。
要解决好未来能源发展问题,就要以全球的视野、系统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研究解决能源问题。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了能源互联的构想[1],然而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而非技术专业人士的里夫金关于能源互联的构想主要是从哲学和经济学层面提出的,只是一种新能源经济思维。“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融合”的提法是无可非议的,但具体的结合却必须由专业人员根据技术特性和实际需要确定。基于对中国能源和电力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构想,并在新著《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中具体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延伸和拓展了杰里米・里夫金的“能源互联网概念”,勾画出了解决未来全球能源问题安全的科学途径,受到了行业内外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
地球上清洁能源丰富,水能资源超过50亿千瓦,陆地风能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仅开发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可以满足未来人类社会全部能源需求[2]。因此,在能源开发环节实施清洁替代,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出路;电能具有清洁、高效、便捷的特点,所有的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都可以转换成电能,电能也可以较为方便、高效地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并实现精密控制,电能成为了不同能源形式相互转化的枢纽,同时电能可以大规模生产、远距离输送并瞬时送至用户端,因此,在能源消费环节实施电能替代是能源消费格局调整的必然选择[3]。
要实现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要实现这“两个替代”关键在于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以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即全球能源互联网[4]。同时,随着“两个替代”的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利用规模越来越大,电能在终端能源需求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电网配置能源资源的效益更加显著,将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电网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电网全球互联、清洁能源全球配置,形成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
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方法
特高压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全球来看,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分布不平衡,能源基地远离负荷中心,需要实施能源的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因此,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电网的输送能力、经济输送距离、网架坚强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的特点而且具有抵制各种严重事故的能力,可以满足大容量、远距离的跨区输电要求,能够实现了大型能源基地的集约开发和电力的可靠输送,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智能电网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多元开放电力服务、推动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2]。因此,发展智能电网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内在需求。可以这样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 Internet 式的智能电网,是智能电网的延伸和发展。
三、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可行性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现实可行性。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开发效率不断提高,技术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新能源将逐渐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导能源。另一方面,特高压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特别是我国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和智能电网的成功建设,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条件。
多年来各国开展了一系列特高压关键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制造研究探索工作,特高压技术已经能够实现不同区域间电网的互联互通和优化配置。特别是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的成功运行,表明依托特高压技术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可行的。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特高压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也是迄今为止除了中国外唯一拥有特高压输电工程运行经验的国家。随后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根据各国电力发展需求开展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可行性研究。2004年以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立足自主创新,联合各方力量,组织开展了特高压电网研究论证、科技攻关、规划设计、设备研制和建设运行等工作,实现了特高压输电从交流到直流、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突破,验证了特高压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了3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6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近1.6万千米,变电(换流)容量近1.6亿千瓦[2]。各国特高压技术的探索与实践,使得全球能源的互联变为了现实。
智能电网具有支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展、适应多样用户需求、实现故障自愈、提高运行经济性等显著优势[5],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电网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不同,智能电网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美国、日本主要侧重于升级和更新现有电网基础设施,提高供电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电网的现代化,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电动汽车技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储能技术及示范应用;欧洲主要侧重于研究和解决电网对风电,尤其是大规模海上风电的消纳、分布式能源并网和需求侧管理等方面;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各领域。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安排智能电网试点项目38类358项,建成试点项目32类305项[3]。各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基础。
四、电网互联的发展状况
电网发展具有规模效益,大电网互联是全球电网的发展趋势,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全球电网互联。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电网互联的进程,规模在不断扩大。
20世纪30-50年代,大规模水电的开发推动了北美电网的第一次大发展并随着电力需求的高速增长,逐渐形成了北美互联电网,目前北美电网呈现4个同步电网异步互联的格局,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部分电网互联组成;1958年欧洲互联电网开始形成,首先形成的是西欧联合电网,随后与欧洲中部电网实现互联,目前欧洲电网主要由欧洲大陆电网、北欧电网、波罗的海电网、英国电网、爱尔兰电网等5个跨国互联电网以及冰岛、塞浦路斯2个独立电网构成,最近欧洲各国共同发布欧洲超级电网计划,该计划将覆盖整个欧洲并与非洲沙漠的太阳能站连接实现洲际能源传输;世界上最大的同步电网是俄罗斯―波罗的海互联电网,该电网横跨8个时区。此外,南美洲、非洲南部、海湾地区也逐步实现了电网的互联[3]。
我国电网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南方、西藏等六个同步电网,除台湾外,实现了全国联网。在跨国联网方面我国与周边国家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实现了电网的互联。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能源互联已不仅仅是停留在经济学家对未来能源的构想中,我们找到了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融合”的途径并已落地生根。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的形成与发展将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国的发展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借助全球能源互联网,人类文明将走向更高阶段,政治和谐、生态和谐、人类和谐的场景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实现,开启世界文明的新篇章。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计算机网络工程应用新开发方向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suanjiwangluo/3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