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金融发布时间:2020-11-30浏览:次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消费规模不断提升,从而对个人消费信货业务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消费信货与银行消费信货的规模、产品、目标客户等方面的介绍及对比,总结出银行业个人消费贷款未来发展的方向及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消费信货 发展建议
自从1999年央行允许中资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我国个人整体信贷消费余额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2019年,我国整体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在2018年末统计,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占GDP的比例达到了12.25%,与美国19.55%相比仍存在差距,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仍有可观的发展空间。
1.互联网金融消费信贷与银行消费信贷进行对比和分析
1.1 互联网金融消费信贷与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从经济学上来看常把投资、出口、消费比喻成为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据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1649亿元,占GDP比重41.59%。而201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315446亿元,占GDP比重31.87%,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主力军。2013-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进入2015年,政策试点扩大范围、人行开始发放征信牌照,从互联网巨头到新型创业公司都开始布局消费金融,市场开始井喷式发展。据统计,2013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仅为60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则突破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9年整体市场达到6万亿元。
反观银行业,2018年四大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607.74亿元,比2017年8573.7亿元增长34.04亿元,增速为0.39%。其中四大行中,农行最为亮眼,余额由2017年的1421.84亿元增加到2018年1662.85亿元,增量居工、农、中、建四大行首位,但个人消费贷款在个人贷款中的占比仍是3.4%。据以上数据来看,互联网金融企业消费信贷加速挤压银行个人资产业务,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2 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与银行业消费信贷产品介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开始战略布局消费信贷,也相继推出了许多产品,其中以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微信的微粒贷、京东白条为代表的互联网信贷业务规模讯速达到万亿级,其活跃用户在2020年3月达到了近10亿户。银行业也推出很多款以现金贷、信用贷和有场景依托的贷款相关产品。较为常见的几种有特定场景的产品为装修分期、购车分期和留学分期等。而较为常见的无特定场景的信贷产品以账单分期、现金分期、信用消费贷款为主。总体看,互联网金融企业消费贷产品方便快捷但是价格相对高,传统银行消费贷产品程序繁琐但是利率相对低。费率方面看,四大行的消费信贷产品年利率最高4.8%,最低3%。然而,不管是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还是微众银行的微粒貸或者京东白条,都是按日来计算利率,表面看似利率低,实际年化利率很高。蚂蚁金服借呗的年化利率最低5.48010.最高21.9%。用借贷10000块来举例,支付宝借呗一年要支付547元-2190元的利息,建行的分期通业务最多只需要480元。用户体验方面看,互联网金融以生活为切入口,让客户体验到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客户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申请消费信贷业务。但商业银行相对于互联网消费平台,发放贷款速度较慢,消费者贷款手续繁。
1.3 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和银行业的客户群体的比较。
互联网金融企业不挑客户,传统银行行业嫌贫爱富。互联网消费金融为海量的学生、农民、低收入者等长尾客户提供小额的金融服务。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适度超前消费使他们成为消费金融主流客户。调查数据显示,在年龄分布上,18-40岁的消费群体占比82.7%,其中,20-30岁的客户群体占比最高,达到42.25%。此外,“90后”人群诞生于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的接受度高,更加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消费信贷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银行业消费信贷的主要客群为代工客户、AUM值较高的客户和房贷客户等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群体。而商业银行贷款授信额度远高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授信额度,主要以大额消费贷款业务为主,占据了个人消费信贷的较大市场份额。
2.商业银行消费贷款发展建议
2.1 加大线上消费贷款的发展力度。
在当前全面整治“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平台消费贷款依然保持活跃。由于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是各家银行战略转型的主要方向,其中,消费金融业务成为银行发力的“主战场”,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基于消费者年轻化、信贷业务流程简洁化的趋势,大力发展线上消费信贷有利于银行拓展客群、提高体验。
2.2 加深与互联网金融消费企业的合作。
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更多的应该是合作,而非竞争。竞合发展,优势互补商业银行拥有大量优质客户群体和较丰富的资金、渠道、技术等资源优势。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公司等,在产品创新、新技术运用等方面机制更灵活,更能及时抓住市场新需求和热点并迅速开展营销服务。商业银行通过与互联网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展线上联合贷款业务。合作方主要是发挥在渠道、获客和在线技术方面的优势,商业银行主要是发挥在资金方面的优势,双方取长补短,在线对接,进行批量行外获客,双方各自独立进行风控审批,共同实施贷后管理与催收。竞合发展,优势互补,形成互惠共赢的消费信贷方式,应该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3 加大对长尾客户和年轻客户的拓展。
建议银行运用科技工具,提升营销成效,建立数据库分析平台和长尾客户分析考核系统。加大产品的创新,增强产品特性。在面对大量的低端零售客户,应深入了解长尾客户对银行产品与服务的真是需求,因地制宜的设计和创新一些有针对性、适合的银行产品与服务,来赢得长尾客户的认可,让其更好的接受。
推荐阅读:金融论坛期刊是c刊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银行消费信贷与互联网金融比较及发展策略建议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rong/5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