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21-12-07浏览:

  摘 要: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对发展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06-2018年中国各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水平不断提升,土地经济密度变化幅度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和空间关联性;土地经济密度与人均GDP、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产业结构、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素质人才的引入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地经济密度;相对发展率;区域差异;固定效应模型

  0 引言

  土地资源作为多种资源的综合体,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的特点,是城市最宝贵的非生产性财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是城市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对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的探讨也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土地经济密度是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反映着土地利用效益的水平高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探索出协调发展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关于土地经济密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经济密度的内涵、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机理等方面。罗次芳认为城市经济增长映射在空间上就是土地经济密度,方颖认为土地经济密度是区域单位面积的经济总量,罗文斌基于空间分析和泰尔指数分析了湖南省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方明从人口、经济、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角度探索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机理,但是已有研究多针对区域进行,对全国层面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演变和驱动机制把握相对不足,近年来国内形势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现有研究尚未对其进一步更新。基于此,本文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相对发展率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对2006-2018年的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社会经济快速转型发展阶段中的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与配置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土地经济密度增长速度是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产出能力的具体反映,为了横向对比各省份一定时期内发展速率的差异,测算各省土地经济密度的发展水平,本文引入相对发展率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1.2 数据来源

  2006—2018 年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与二、三产业增加值以及2009—2018的人均GDP、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人口密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城镇化率等指标来自于2007-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特征

  2006年城市土地经济密度较大的省份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城市经济密度水平相对较低,计算得到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相对发展率,见图1。2006-2018年各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但区域间变动幅度差异较大,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为3.42、3.41,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其次为福建、湖南、江苏三省,相对发展率接近3。而东三省黑龙江、辽宁、吉林和西部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西藏的发展相对缓慢,相对发展率在1左右。城市土地经济密度较高的省份,拥有较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较高的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其下属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增长也较快。

  2.2 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机理分析

  2.2.1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选取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变化是城市人口、产业、市场、科技、交通等要素互相影响的结果。为了研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经济发展强度、产业结构、人口密度、资本投入强度、技术投入强度和城镇化率6个指标对中国地级市土地经济密度变化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

  2.2.2 模型构建

  本文选择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构建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各变量的数值进行自然对数转化消除序列数据的非平穩性,最终建立如下模型:

  2.2.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固定效应模型通过了弹性检验和F检验,模型信度较高,模型回归决定系数R2值为0.919,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估计有效。

  由模型结果可以得知,人均GDP和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二、三产业增长值比率、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人均GDP和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对土地经济密度影响较为显著,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城市二、三产业结构之间的弹性系数为-1.378,二、三产业的转换能有效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之间的弹性系数为0.4,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对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人均GDP之间的弹性为0.256,土地与人口是城市发展的资源,人均GDP的提高的同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也在不断提高。而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人口密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城镇化率之间的弹性系数仅为-0.049、-0.038、-0.006,说明人口密度、资本投入强度和城镇化进程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弱。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相对发展率指标以及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对2006-2018年中国各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到结论如下:

  (1)2006-2018年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整体上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各省间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差距显著,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从相对变化率上看,超一线城市相对发展率最高,东三省和西北地区的省份相对发展率最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相对发展率呈正相关,即城市土地经济密度越高的城市相对发展率越高,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两极化趋势明显。

  推荐阅读:土地资源的宏观管理和获取途径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6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