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21-06-18浏览:次
摘 要:自2006年安徽省提出“构建省会经济圈”的决策以来,“合肥都市圈”建设逐步进入正轨。基于2016年“合肥都市圈”的区域划分,选取2000—2017年连续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计算分析泰尔指数、莫兰指数,发现合肥都市圈内各市的差异在持续提高,安徽省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没有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合肥都市圈;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
为了加快自身经济转型,安徽省早早地推行新型城镇化战略。2006年安徽省就提出“构建省会经济圈”战略决策,以合肥为中心,实现合肥、六安、巢湖三市联动发展。2008年,为了增强对周边区域经济圈的吸引力,省会经济圈的城市范围扩大到合肥、淮南、桐城、六安、巢湖五市,为最终合肥都市圈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经济发展首先以产值为主要评价指标,而城市设施的建设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教育、医疗条件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稳定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从经济绩效、城市设施水平、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四个方面对城市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其中,考虑到人口差距,经济绩效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X1)、地区生产总值(X2)、人均消费性支出(X3);城市设施水平包括建成区面积(X4)、年末公共交通运营数(X5)、园林绿地面积(X6);教育水平由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X7)、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X8)衡量;医疗水平由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X9)、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X10)衡量。
(二)研究方法
泰尔指数(Theil指数),其可以将区域差异分解为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两个部分,用以揭示两者各自变动的方向和幅度,以及各自对总差距的贡献。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分解为合肥都市圈内外两个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差异。
(三)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2001—2017年《安徽统计年鉴》,其中2000—2004年池州市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主要来自池州市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2000—2004年六安市与宿州市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主要来自两市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充。
二、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
(一)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变化
现今,合肥都市圈的范围已经包括了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以及县级市桐城市,本文将安徽省划分为合肥都市圈涵盖的7个地级市以及其他9个地级市,各区域城市经济增长指数如图1所示。
2000—2017年安徽省的城市经济发展指数从0.062增长到了0.266,增幅达327%。从2000年开始,安徽省的城市经济发展指数不论是从合肥都市圈内外看,还是从整体上看都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变动趋势基本相同。同时,圈内各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指数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圈外各市的平均水平,并且两区域间的差异在逐步扩大。该差值在2000年仅为0.022,而在2017年已经高达0.163,当年圈外的平均值为0.194。也就是说,到2017年安徽省合肥经济圈内各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指数平均值已经几乎为圈外各市的平均值的两倍。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设施建设,交通设施的建设也会给周边地区的发展带来便利,因而经济圈的共同繁荣符合常理。2000—2017年安徽省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说明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保持整体性。而圈内和圈外的差异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集聚效应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2010年国务院发布《长三角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随后几年里,政府文件多次提出要促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可能就是图1中2010年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指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同时在2009年安徽省将“省会经济圈”正式更名为“合肥经济圈”,进一步扩大了省会合肥的影响力。这有利于城市发展中集聚效应发挥作用,合肥都市圈内各市的平均城市经济发展指数值与合肥都市圈外各市的平均值的差异也因此加剧,但是两区域间的差异并不能从这里就直接分析得出。下面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对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做进一步分析。
(二)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对安徽省各市的原始条件进行分析,本文所讨论的合肥都市圈涵盖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这样7个地级市,其中合肥市作为省会,其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整个安徽的基础,同时其本身也具备了引领安徽经济发展的能力。而马鞍山市不仅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更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工业发展繁荣,其余的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在安徽省经济排名均位于前列。而如宣城市、黄山市等不在合肥都市圈内的地级市自身山地居多,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城市发展缓慢。为了进一步分析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水平差异,采用泰尔指数做进一步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2000—2017年安徽省总差异呈上升趋势,而在2000—2006年安徽省的泰尔指数表现出剧烈变化,尤其是在2000—2001年和2005—2006年两个时间段变化明显。安徽省全省总的泰尔指数在2000年为0.110,到2001年就增长到了0.149,到了2006年却由2005年的0.172降为0.133。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经济的各项数据都处于较低水平,并且由于受当时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做到整体协调发展,所以当时各市间的水平差异变化明显。随后安徽省的差异开始逐步增长,这个趋势在2013年之前还不明显,但是从2013年开始安徽省差异变化較大,在2017年区域内差异对全省总差异的贡献度为72.5%,说明该趋势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较之而言,区域间差异在2000—2017年期间基本保持在稳定水平。前面已经说明了合肥都市圈内各市平均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圈外各市的平均水平,但是安徽省内差异又主要来自区域内,表明在这两个区域内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圈内各市的泰尔指数一直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圈内泰尔指数值为0.085,该值在2017年达到了0.189。而除了2000—2001年期间,圈外差异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甚至到了2017年左右趋近于0值,为0.024。但区域内的泰尔指数值却居高不下,这说明了安徽省城市经济水平差异主要来自合肥都市圈内各市间的差异。合肥都市圈内合肥市的值远高于平均值,这或许就是圈内差异居高不下的原因。而合肥都市圈外9个地级市的差异开始趋向于0这并不是个好消息,这9个地级市的平均水平已经远低于圈内各市的平均城市发展水平,差异的缩小说明他们中很难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这可能会导致区域间的差异进一步加剧。合肥都市圈的建设还在初步阶段,这些差异的存在正是合肥都市圈存在的目的,发挥各地区的潜力共同发展,必将能够改变现状。
(三)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分布变化
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安徽省16个地级市划分为高水平区(0.5446,0.9542]、较高水平区(0.2506,0.5446]、中等水平区(0.1800,0.2506]、较低水平区(0.1196,0.1800]和低水平区[0.0130,0.1196]五种类型。根据上述划分以及2000年、2008年和2016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城市经济发展指数制作表1,分析安徽省城市经济水平分布时空演变。
2000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均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以下,而且只有合肥市是位于较低水平区的,其余15个市的城市经济发展均处于低水平区,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同时合肥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宜稻、麦、棉、油料、菜、瓜、果、麻等多种作物的种植以及猪、禽、渔业的发展。因此在21世纪初期,合肥市能够在发展城市经济上处于领先位置。由于本文对于发展水平阶段的划分是采用相对数值而不是绝对数值,所以2000年安徽省各市的低水平格局说明安徽省在21世纪城市建设方面有了迅猛的发展。
2008年芜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到中等水平,作为安徽第二大城市的芜湖市,在2000—2008年期间利用自身优势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战略,在2008年已经居于全国百强城市之列。芜湖市经济在此期间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05.99亿元跃升为2008年的749.65亿元,年均增长14.1%。与此同时,芜湖市的工业开始崛起,加快了芜湖市产业结构调整,这促进了芜湖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合肥更是上升到了较高水平区,这与安徽省大力建设“省会经济圈”的决策不无关联。2016年合肥市城市经济发展达到了高水平阶段,而芜湖和阜阳市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合肥都市圈内7个地级市均位于中等及以上水平,但是上文分析得出圈内差异较大,因此进一步分析集聚特征。经济水平的提高更加有利于我们观察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处于较高与高水平的几座城市只有合肥与芜湖相邻,而处于较低水平的亳州、宣城、池州、淮北基本上都两两相邻。考虑到他们的地理位置都位于省域边缘且地理环境较差,因此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自身条件,而非周边城市的经济带动,或者说安徽省各市间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程度不高。为进一步分析安徽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利用全局莫兰指数制作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指数的全局Morans I绝对值均位于0.08以下,这说明安徽省各市间城市经济发展指数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集聚现象或者明显的负相关。2000—2001年与2005—2006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而这样的变化也正好符合泰尔指数所显示的差异变化。2009年之后莫兰指数值一直處于较低的水平,这与这段时间内区域内差异逐渐升高的情况相符。而正是在2009年安徽省正式将省会经济圈更名为合肥经济圈,加快了合肥经济圈建设,此后更是逐步加强对合肥都市圈的建设,但是合肥都市圈内各市之间发展差异还是较高,难以表现出集聚的特征。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构建了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安徽省以及合肥都市内外两区域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揭示了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及时空格局演变,所得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下转87页)(上接3页)
1.2000—2017年安徽省与合肥都市圈内外两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指数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并且在2009年后增长趋势加快,且合肥都市圈内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均值与都市圈外各市的均值之差在逐步拉大。
2.2000—2017年区域内差异是推动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差异主要原因,总体上差异变化并不明显,但还在上升。圈内差异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圈外差异的下降趋势也更加明显,最后下降到了趋近于0。
3.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上的变化明显,尤其是合肥都市圈内几个市最少都上升了一个阶段。到了2016年,合肥市已经处于高水平区,而芜湖市也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合肥都市圈内各市所处阶段分布不均,进一步根据Morans I值分析安徽省各市的城市经济发展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
(二)政策建议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推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一体化发展。当今社会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主题,而推进合肥都市圈发展又是安徽省必须迈出的一步。因此必须要推进协同创新,着力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消灭安徽省区域间的差异并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利用差异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往往更加有效率。
1.提升合肥都市圈的凝聚力。合肥都市圈必须加快空间拓展和战略升级,积极推荐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软实力,在增强合肥的引领作用的同时增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能力。
2.兼顾边缘地区的发展。合肥都市圈内各市与圈外各市的差异在逐步扩大,合肥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各地区人才、资金、技术的因素的流动,区域整体发展也离不开边缘地区的发展。因此,安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兼顾边缘地区各市的发展。
3.加强各地区间的协同合作。差异的存在对于经济发展不一定有害,合肥都市圈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合肥市应该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加大区域间的合作,从而推动安徽省整体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芦惠,欧向军,李想,叶磊,孙东琪.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J].经济地理,2013,(6):15-21.
[2] 袁永科,赵美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收敛的产业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9,(12):91-98.
[3] 花俊潇,翟仁祥.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差异动力要素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8-92.
[4] 姚成胜,朱伟华,黄琳.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537-546.
推荐阅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看哪些论文文献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时空格局演变探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5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