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的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21-04-10浏览:

  摘 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文章以鼓浪屿为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2017年7月,鼓浪屿以“国际历史社区”申遗成功,为厦门的整体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其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实现遗产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今后鼓浪屿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站在文化遗产和区域发展关系的角度上就鼓浪屿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鼓浪屿;厦门;保护利用;区域经济

商业经济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鹭江海峡相望,是厦门市最著名的5A级风景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海岛风光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鼓浪屿在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鼓浪屿的保护利用与区域发展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如何实现鼓浪屿的保护利用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良性发展是当下重要的议题。

  1 厦门区域经济概况

  厦门1980年被设为经济特区,不断获得国家各项政策支持;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厦门被定位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近年来厦门经济增速极为瞩目,在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1世纪厦门逐渐成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厦门市产业中心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重点产业有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旅游会展、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其中,旅游经济近几年持续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品质和水平同步提升,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厦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900万人次,增长13.7%,实现旅游总收入1402.1亿元,增长20%。

  2 鼓浪屿功能定位的演变

  鼓浪屿旅游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美誉的鼓浪屿汇集了各具特色的中外建筑物,至今仍较为完好地留存于这座小岛上。作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鼓浪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浪屿近代建筑群共20处28栋建筑(另有两栋为保护范围内建筑未纳入统计)。

  2.1 国际社区(?—1988年)

  大约宋(具体时间现无法考证)至19世纪初期,以闽南传统文化为主体,聚落中的建筑也多为闽南传统红砖厝建筑。鼓浪屿岛现存的四落大厝、大夫第、黄氏小宗等建筑遗存即为此类风格,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居民的生活环境及方式。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这段时期内,闽南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逐步融合,中西方建筑在选址理念、布局方式以及风格形态上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岛屿上华人和西方人住区的生活及文化边界也初步形成。1903年,鼓浪屿正式成为公共租界,除了西方人在此生活,还有大批的华侨、闽台富商、精英群体等汇聚于此,他们共同创造出吸纳了外来及本土不同文化元素、建筑技术及工艺的独特近代建筑风格,这个时期的鼓浪屿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化公共社区。

  2.2 风景名胜区(1988—2014年)

  1988年8月,“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成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范围包括海域、鼓浪屿、万石山和海滨风景区等部分。2007年5月8日,鼓浪屿景区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鼓浪屿景区的旅游管理制度和旅游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文创、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著名风景旅游区,每年海内外众多游客都会慕名前来观光游览。

  2.3 “文化社区+文化景区”(2014年至今)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2014年)提出,从厦门旅游发展战略出发,遵循鼓浪屿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文化社区+文化景区”作为鼓浪屿发展的新定位。“文化社区+文化景区”从两个维度体现景区旅游发展与社区人文传承的有机结合,突出鼓浪屿人文社区的特色和文化艺术的内涵,在社区和景区相辅相成的发展中,将鼓浪屿建设成一流的文创名岛,成为“美丽厦门”的代言人。

  3 鼓浪屿与厦门区域发展

  3.1 鼓浪屿与厦门区域的关系

  3.1.1 地理环境方面

  厦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等众多小岛屿以及同安、海滄、集美、翔安等区构成。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相隔500米宽的鹭江与厦门岛相望,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景观资源特色。

  3.1.2 人口分布方面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厦门市常住人口已突破400万,其中鼓浪屿岛上常住人口约1.4万,本地岛民人数8000左右,外来人口6000左右,大多为经商的年轻人。拥有鼓浪屿户籍的外迁青年人口约8000人,偶尔才回到岛上居住。如今鼓浪屿人口呈现严重的老龄化现象,60岁以上的人数在常住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小。

  3.1.3 区域发展方面

  1903年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对近代厦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公共租界客观上形成了近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对于构建厦门人的先进理念和世界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租界的中外先进分子在租界投入建设了大批先进的市政设施并参与市政管理,形成了近代化的管理体制,这一系列的先进性使厦门人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激发了民族意识,从而推动了近代厦门市政建设的发展;再次,外来的市场经营思维、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与厦门本土的传统经商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厦门近代经济开始发展起来;最后,租界中无处不在的法律制度、行政制度、教育制度等为厦门学习外来先进政治和文化提供了范本,租界的文化机构、教育场所、学术研究等传播了新思想、新学问,有助于形成厦门近现代的新型文化知识分子和精英群体。

  改革开放后,厦门成为经济特区,其经济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将鼓浪屿这个小岛视为“国之瑰宝”,认为很有必要进行统一规划其建设和保护。鼓浪屿的复兴提升了厦门城市形象,推动了厦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反过来,厦门政策优势和经济实力又为鼓浪屿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推荐阅读:商业经济研究可以在线投稿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鼓浪屿的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5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