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建设中的能源转型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21-03-19浏览:

  摘 要:以山西能源转型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得出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同时分析能源转型的策略及转型对山西经济的影响,以期以能源转型为导向,推动山西实现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能源转型;山西;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论文

  引言

  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2010年前后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的1/3,大秦铁路、石太铁路和朔黄铁路都是山西煤炭出口的大动脉,2008年大秦线全年的煤炭运输量是2亿吨,相当于当年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10。而电力行业依靠煤炭生存,中国70%以上的发电站都是火力发电站,火力发电就是依靠煤燃烧产生的热能来发电,因此煤炭的繁荣昌盛直接造就了电力行业的兴盛。而现如今,由于煤电的大量诞生,环境问题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日渐被提上日程,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从全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以来,山西能源转型的地位日渐提高。

  过去的20年,我国的煤炭利用主要集中在一次燃烧,很少被用来深加工。而在国外,尤其是日本,煤炭的深加工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事实上,煤炭的深加工对于煤炭的综合利用来说,效率要比一次燃烧高6—8倍。所以,我国的煤炭利用也要逐步向深加工转化,从而替代一次能源,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的开采,确保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紧缺,新能源的开发正在逐步加大,以煤炭开采中的附属品——煤层气资源为例,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后只产生CO2和H2O,而CO2还可以被重复利用,因此煤层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以往的煤炭开采中,这种宝贵的资源被风流带入了大气中,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甚至会由于煤层气在井下的大量积聚,导致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给国民经济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失,因此开发这种新型能源迫在眉睫。像煤层气资源这样的新型能源还有很多,例如逐渐被人们遗忘的风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太阳能,以及还没有开发成熟的核聚变能,这些能源一旦开发完全后,必将对山西的经济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历史与现状

  在山西这块孕育了古老华夏文明的土地上,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从来不缺乏跌宕起伏的发展变化。但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是山西省真正具有现代意义变革与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变化中,山西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思想舆论环境。在这70年的发展中,山西的理论工作从总的发展脉络上看,基本可以区分为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个大体各为30年的发展时期。

  山西拥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自黄帝诞生以来,山西的文明历程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古语即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说法,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也遗留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自北向南悉数望去,北有大同的北魏鲜卑建立的云冈石窟,应县的辽代木塔,至今仍能屹立不倒,忻州大禹时期的禹王洞,中有太原的隋唐时期的晋祠,中部晋中地区的各式晋商大院,展现了晋人晋商的一代风范,南有运城的关帝庙,东南方还有清代的皇城相府。自然遗迹也是数不胜数,从北至南纵贯山晋大地,从北部的恒山到南部的中条山,从西部的吕梁山到东部的太行山。古往今来,山西都是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而随着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当代的主题之后,山西的戰略地位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作为生产力的先锋,能源首当其冲,在中国石油资源不是很发达的那个年代,煤炭显然成为最为重要的能源。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地下采空区,煤炭开采的附带品——煤矸石的露天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煤炭井下开采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事故,煤炭的一次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火电企业的废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愈加明显。山西全省的总面积大约是15万平方公里,而地下采空区就有2万平方公里,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7—1/8,而山西是各类地质灾害的频发地区,这些地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后果将不堪设想。以临汾矿区为例,临汾矿区处于汾渭断裂带中,地震的发生几率非常大,但临汾由于过度的采矿,地下已经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因此一旦发生地震,将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煤矸石由于堆放在自然界中,有一定的有害成分会逐步挥发,所以也会缓慢地对大气造成污染,而且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占地大,且堆放后的区域即成为废地,不能用于生产及生活。井下发生的顶板、瓦斯以及煤尘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煤的过度开采造成的。由于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和磷,因此燃烧时会产生SO2和P2O5,这些都是有毒物质,会严重地污染空气,一定量的浓度会改变大气成分,形成一定区域的大气毒雾。

  由于煤炭的开采与一次燃烧使用会产生如此之多的问题,因此能源的转型迫在眉睫,已逐步被提上日程。

  二、能源转型的必要性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也是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煤炭的开采几乎遍布全省,主要的大型煤炭产区集中于三大区域,即晋北地区的大同—宁武煤田,以产优质动力煤为主;太原—吕梁的太原煤田和河东煤田,以产优质焦煤为主;东南的阳泉—长治—晋城所属的沁水煤田,以产优质无烟煤为主。长期以来,除少量用于本省的消费外,大量的煤炭通过铁路运输至全国各地,部分出口于海外。

  长期以来,山西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破坏问题和因高强度消耗资源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十分严重。一是煤炭资源回收率偏低,许多具有多重价值的资源和共生、伴生资源浪费严重,大部分煤矿还未把伴生矿浪费的问题提上日程。二是大规模开采煤炭引发了大面积的地表沉陷、地质灾害,导致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严重破坏,植被资源普遍衰退,生态系统失衡问题进一步凸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末,全省因采煤破坏水资源面积2.3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3%;因采煤造成的采空区面积5 000平方千米以上,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2%,地面引起严重地质灾害的区域2 940平方千米以上,塌陷区面积以每年94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9%;森林面积298.9万公顷,人均0.096公顷,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森林覆盖率仅为13.17%,在全国排第21位。可以说,由于采煤造成的采空区、地表塌陷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恶化了耕地质量、减少了森林覆盖面积,增大了生态恢复的难度和成本。三是不合理的开采方式造成地面大量煤矸石堆积,加剧了环境污染。目前,矸石堆积达10亿吨,矸石山300座。

  推荐阅读:探讨国际经济的论文文献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山西经济建设中的能源转型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5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