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地方财政预算编制工作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20-06-02浏览:

  摘要:基层政府是民情体现的重要根据地,它的工作水平和行政机构的运行效率密切联系,它是我国行政机构中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也根据基层政府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财政预算工作进行了分析,了解了其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若要改进基层财政预算效绩管理,就需制定科学性和可执行性的预算计划,将资金合理的分布于各项工作之中,以不断提高政府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从而推动基层财政工作得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解决对策

财政预算论文

  作者:吴金锁

  我国的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基层财政工作做得充分到位,而基层财政工作质量又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可以看出我国财政预算制度在时代改革步伐中的进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2004年时,我国对预算法开始了修订,历经十年,预算法在2014年8月31号正式通过预算法修正案,以新颖的管理方式对预算制度进行改革,使得预算制度在有方向的基础上,更加成熟,现代财政制度也因此成立。我国预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准确地把握新推行的预算法,对预算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优化作用,促进单位财政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一)加强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

  一项公共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提高整个社会公共福利的水平,所以在优化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条件下,要分析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素,以不断的完善预算制度,通過运用绩效经济性和效益性,创立科学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在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基础上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二)增强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使财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

  预算效绩管理需要将绩效同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融合,才能实现其科学化的管理效果。现阶段,我国基层财政预算管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以使得财政管理工作不能够完全的达到科学化和精细化。所以,要想财政管理工作能够达到科学化和精细化,需要政府部门树立自身的形象,并加强管理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效绩管理中,以掌握财政工作的规律,不断地增强基层财政预算效绩管理,在完善财政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提高财政管理的工作水平,进而提升不同部门行政管理水平。

  (三)增强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化解预算收支矛盾

  增税和举债这两种情况往往是导致政府预算出现收支矛盾的导火线,当政府部门在对公共税收进行调增时,会引起社会的不满,给政府部门带来压力和风险,所以政府部门会采取发行公债,以弥补财政赤字,可是发行公债对财政困难的解决只是暂时性的,它会进一步的导致经济发展进入另外一个死循环中。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部门的收支矛盾,需要通过管理观念的转变,来对我国现有的财政预算效绩管理进行改革,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并构建部门预算支出管理机制,在防止财务风险的过程中,确保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提升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促进基层财政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预算编制内容,制定有效的公共财政预算制度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在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基层政府在将预算管理和财政管理相结合的条件下,制定绩效考核内容,以促进预算编制工作的不断完善。当然对公共财政的合理优化配置,也是预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基层政府在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据实的调整预算方案,以建立合理有效的预算机制,使得政府资金的使用能够在预算之中,以实现财政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二)构建公共财政预算项目库,增强财政预算制度执行力

  基层政府在财政预算校际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关注的不应该仅仅只是效率,还应该把该项工作的效益作为主要工作任务,构建公共财政预算、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库,对财政过程中的使用资金进行细化的记录,以明确各项资金使用所带来的效益。在此过程中,也要确保预算制度能够顺利的实施,所以还需要对财政预算制度的执行力进行加强。

  (三)行政事业单位应勤俭节约、讲求绩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治理国家的根本,而这一理论的应用在新预算法的规定中也有所体现,它要求各级预算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并且把握绩效与收支平衡的原则。而其中的勤俭节约,包括厉行节约和勤俭建国。也就是说,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要在提高绩效的过程中,把勤俭节约体现出来,使得各单位在各项经费支出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不得花冤枉钱,不得做假账。所以勤俭节约这一观点是财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优化配置的重要保障。当然绩效管理在新预算法中也曾多次被提到,并将预算的编制、审查、预算执行、监督、决算审查的全过程融入了绩效管理,要求其在效率达标的基础上增加效果,比如说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通过各项绩效评价的结果,来制定相关的绩效管理目标;人大在对预算审查进行报告时,也要就提高预算绩效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与单位之间也要有效地对其进行评价;而在草案进行决算时,也要对其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以及绩效情况进行排查。所以,预算单位在开展预算工作的过程中,要对它的执行进度以及年终预算的完成率与效果进行关注,在使得各项成果都达标的过程中,分析行政经费的节约率,把勤俭节约和讲求绩效紧密结合起来,并发挥其成本效益,以使得更好、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够出现在社会公众的生活中,使得财政性资金能够有效地运用于民生项目中,以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四)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在新预算法中明确指出,各部门和单位是本部门和单位预算制度的执行主体,对本单位和部门的执行全过程负责。也就是说,这一新的预算法对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行为有了约束条件,更加关注于执行行为所附有的法律责任,当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又使得管理层的预算管理才能得到实施,充分的发挥了预算单位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预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预算单位管理层应该对自身的身份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依靠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本单位在预算执行中的主体角色,在规范业务流程的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单位预算,以使得单位业务能够稳健高效的运行。虽然我国在2014年1月就已对行政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进行了实施,但现阶段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属于零碎化的状态,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还缺少程序性的全面业务梳理,无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防范,对内部人员、财政以及权力的管理也没有平衡的机制,以及未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将科技手段合理的应用到内部控制管理中,以导致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不明显。所以,在新预算法的推行过程中,预算单位要充分的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创立良好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承担起主要执行结果,以保障预算的执行能够合法合规,使得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都能够有序的开展。

  三、结语

  预算项目绩效考核的实施,不仅仅是预算执行单位的工作,它与基层政府财政的工作质量也是息息相关,所以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就需要财政部门能够合理有效地与预算部门进行合作沟通,以不断用数据和实际情况,来调整绩效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足,以促进预算工作的执行,提高基层财政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地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 (27):41.

  [2]任伟峰,肖桂芹.基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基层财政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 (09):75-76.

  [3]蔡建顺,许本红.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解析[J].金融经济,2019 (14):185-187.

  推荐阅读:职业教育论文绩效管理在教育培训的应用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如何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地方财政预算编制工作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5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