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创新对新时代中国创新进步的影响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19-11-20浏览:

  内容摘要: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之间存在内在三角关联:产业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内生增长,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基础;商业模式创新强调市场消费关系优化,触发了制度变革;制度改革创新在适应两者变化关系过程中,与经济要素、社会价值匹配适应,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三者相互影响进化,形成一种三角创新结构。

  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工业经济转型提升和商业经济加快增长的双重变革,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缺乏自主产业技术支撑,制度改革创新相对滞后,单一强调商业模式创新不足以驱动中国创新发展。通过设计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的三角创新驱动模式,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双向竞争,坚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加快制度改革,有利于解决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失衡问题。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 产业技术创新 制度改革创新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问题的提出

  百年以来,Schumpeter提出的创新理论广为传承,创新被视为是内生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纵观人类科技革命史,技术创新引发的“创造性破坏”推动了工业革命和产业升级替代,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业巨头和垄断企业,这些企业依靠技术创新优势,在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过程中取得了辉煌业绩,但随着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领域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创新,短时间涌现了Google、Apple、阿里、腾讯等一批独角兽巨型企业,而一些传统工业企业逐渐失去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像Sony、IBM这样的技术创新企业已经淘汰了传统业务,美国通用集团甚至退出了资本市场,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里,有七家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包括中国的腾讯和阿里。

  据统计,中国的商业模式创新独角兽企业数量紧随美国,高居全球第二。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是否逐渐失去优势,被新兴商业模式替代,商业模式创新是否会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

  与此同时,商业经济繁荣趋势下,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营销、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兴商业模式企业,一方面对传统商业模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新的冲突和问题,例如网络营销充斥大量低价劣品,网约车乘客受侵害事件频出,共享单车短期疯狂扩张后难以为继。这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商业模式创新对传统商业模式竞争替代过程中,如何能够消除诸多衍生问题,提高商业模式创新的社会价值?深入思考发现,上述问题反映了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三者的演化逻辑,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的三角融合框架,基于三者的系统关联性寻找上述问题的合理解释,进而提出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三角驱动模式。

  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制度改革创新的三角结构

  最初的创新理论将创新解释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新的组合,通过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一创新范畴主要集中于生产领域。纵观科技发展史,科技革命推动全球现代工业化体系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然而,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体系逐渐满足了社会发展基本需求,推动新兴技术突飞猛进,带动了社会化体验经济兴起,促生了大量商业模式创新,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同时,新的商业模式加快了原有商业模式的淘汰,一些问题随之产生,原有的管理制度不适应新的商业应用模式,诱发了制度改革创新。

  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三者具有深入关联性:产业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内生增长,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条件;而商业模式创新强调市场消费关系优化,触发了制度变革;制度改革创新在适应两者变化关系过程中,与经济要素、社会价值匹配适应,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三者相互影响进化,形成一种三角创新结构(见图1),刻画了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技术创新

  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从农业手工业带到了工业化,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进一步释放了生產效率,改变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促使社会需求从物质条件满足逐渐向消费体验过渡,改变了传统生活方式和消费关系,衍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这个过程表面上反映了从产业技术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的演化关系,实质反映了经济增长重心和社会发展驱动由工业经济向商业经济进化(见图2)。

  以美国为例,20世纪初美国告别农业手工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长达60年的技术进步和工业增长帮助美国占据全球经济领头的地位,但值得关注的是,1960年之后,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过半,由工业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变,新兴技术引领下,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2016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66%,商业模式创新成了企业创新发展的“独角兽”基因。

  商业经济和消费市场则是孕育商业模式创新的外部条件,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提高消费资源整合效率,降低消费成本,获取收益,因而市场消费规模决定了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美国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全球消费市场为目标,主导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外向拓扑,由此造就了Google、Apple、Amazon、Facebook等一批商业模式创新“独角兽”。产业技术创新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硬件基础和技术支撑,新兴技术改变了传统市场消费关系,降低了消费使用成本,提升了消费应用体验。以互联网销售O2O(Online To Offline)为例,线上营销节省了销售场地租赁、销售人工支出等成本,以更多元化的自由选择逐渐替代了传统线下销售。

  但从本质上来看,商业模式创新源自于产业技术支撑:销售管理需要计算机硬件支持和软件系统,线上跨平台销售需要互联网串接、移动数据传输、电子支付、后台大数据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支撑,而销售客户需要移动终端作为信息传输和消费通道,整个商业销售的硬件工具和软件系统是由若干产业技术创新所集成的,新兴商业模式替代传统商业模式的实质是“创造性破坏”的消费市场延伸,其核心优势来自于产业技术创新,一旦出现新的技术突破,就会引发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创新替代。

  (二)商业模式创新与制度改革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改变传统消费关系和商业链条过程,从四个方面引致出制度博弈与融合(见图3)。一是新兴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的冲突摩擦,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商业经济和制度约束相互适应依赖,传统商业模式已经适应了既有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约束,而新兴商业模式衍生出了新的消费服务关系,与传统商业模式竞争过程中,对既有的市场环境和商业制度造成冲击,缩短商业链条,降低流通成本,打破原有的商业制度约束,新旧商业模式博弈需要新的制度平衡与约束。二是商业模式创新与传统商业模式互利融合,在大部分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依然需要依赖传统商业主体的资源供给,形成沟通,以移动互联网餐饮为例,餐馆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客户,增加销售空间外延,降低传统物业费用和管理成本,而移动互联网外卖平台通过为线上客户提供更多的就餐选择、订餐支付、优惠活动和外送服务,分享消费市场收益,建立了传统商业主体与新兴商业模式的互利融合关系,因此需要新的制度管理。

  一方面界定新兴商业模式下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划分,另一方面降低新兴商业模式和传统商业主体之间的耦合摩擦,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扩散。三是新兴商业模式同向竞争需要合理规制,商业模式创新初期,往往会出现一些起跑竞争者和一些跟进模仿者,引发新兴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合理的市场竞争有益于提高市场经济效率,但由于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扩散快、空间大的特点,吸引了资本市场联姻跟进,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为了更快地占领市场,建立垄断优势,往往借助资本优势,压低价格、提高补贴等方式,冲击市场占有率,造成恶性竞争和市场畸形,不利于商业经济健康发展。四是商业模式创新需要严格的社会道德监督和制度监管,新兴商业模式由技术创新推动,信息传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速,资源供给和要素配置更加自由,但这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消费便利的同时也会衍生出一些社会问题,包括信息诈骗、个人隐私泄露、虚假广告、商业漏洞等,需要疏密的制度监管,严控商业模式创新引发的道德风险。

  (三)产业技术创新与制度改革创新

  产业技术创新通过解放生产关系对原有的制度造成冲击,迫使制度随之改变,适应新的生产关系,约束保护新的产业技术,以自然辩证角度来看,产业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相互突破渗透,进而相互制约适应,形成一种螺旋上升的耦合关系(见图4),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在产业技术创新阶段,科学有效的制度改革创新有利于加快技术研发培育,系统来看,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经历知识积累、基础科研、产研结合、试错检验等不同阶段,最终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化,每个环节“酵变”进化都有其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有效的制度保障,根据不同阶段的耦合需要,实施差异化的制度安排,提高产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在技术创新产业化扩张和市场竞争阶段,合理宽松的制度弹性有利于润滑生产关系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技术升级和产业替代的摩擦影响,促进创新升级。产业技术创新在解放生产关系的同时,也放大了技术衍生风险。现代信息传输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借助海底光缆,从美国西海岸到中国的信息传递时间不到0.1秒,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人,都可以在同一秒获得海量的信息,那么这些信息有些是真实客观而积极有效的,有些则会夹杂一些虚假负面的消息,甚至有一些不怀好意的黑客欺诈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无限增加交叉传播风险,给道德约束和制度监管造成了巨大压力,只有借助更强大的技术创新工具,以更超前的反向技术制约,加快制度改革创新,才能有效监控技术创新衍生风险。

  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结构失衡分析

  商业经济增长推动了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繁荣,培育了一批商业模式创新明星企业,但从商业模式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的三角结构来看,商业模式创新发展需要坚实的产业技术创新支撑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改革创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功,新时代中国面临工业经济转型提升和商业经济加快增长的双重变革,一方面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先天优势条件,另一方面产业技术创新缺失和制度滞后严重制约了商业模式创新发展,造成创新驱动的不平衡。

  (一)商业模式创新依赖国外模仿和国内保护

  商业模式创新模仿门槛较低,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普及和平台开放共享加快了新兴商业模式复制扩张,美国商业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涌现出大量商業模式创新企业,被中国企业争相模仿,将美国的新兴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再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优化壮大,例如Google和百度、Amazon和阿里、Uber和滴滴。当然,在一些商业模式模仿复制过程中,通过本土创新优化和功能完善,中国一些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的市场规模甚至超过了美国样本企业,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更强,实质反映了中国消费市场增长空间更大。

  从市场结构来看,出于网络安全监管和国家发展战略考虑,中国对国外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持谨慎态度,Google、Twitter、Facebook等一些国外商业模式创新企业难以进入中国市场,Uber即便进入中国,短时间却被滴滴并购,造成庞大的消费市场由中国企业垄断的现象,降低了中国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此来看,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规模为中国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天然温床,国外企业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助推中国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垄断扩张,加之资本市场簇拥,培育了中国的“独角兽”明星企业。

  推荐阅读:《新疆财经大学学报》(季刊)2001年创刊。本刊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质量及时的原则,立足新疆。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商业模式创新对新时代中国创新进步的影响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4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