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17-07-03浏览:

  下面是两篇经济师职称论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循环经济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可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二篇论文介绍了经济作物猕猴桃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探讨猕猴桃这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技术,论文对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循环经济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摘 要: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土地利用全过程,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循环经济 土地资源 持续利用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阐释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是对资源与物质闭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循环经济倡导在经济活动的源头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要求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及服务的时间强度,通过再次利用,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抵制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同时它要求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循环经济为土地资源由传统利用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利用方式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增加建设用地、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及意义

  首先,我国人均耕地少,加之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只强调经济建设,忽视耕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匮乏,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就成为必然选择。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是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现实途径。

  其次,土地资源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土地资源的多寡和优劣都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十分匮乏,但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因土地退化、损毁严重引起的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将会保持较高的用地需求,土地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循环经济能极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可以节省量的地球资源以备后代人发展使用。

  最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在土地利用中发展循环经济,才可以在满足人类对土地需要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少治理,只重局部利益、轻视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的错误做法,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虽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却是以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和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为代价的。而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路是从根本上减缓土地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一)推进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牢固树立重复循环利用的新理念

  土地循环利用是在土地利用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当前,面对土地资源对我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约束,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积极推行循环经济理念。要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宣传教育,增强国民的参与意识,树立全民的循环经济理念。

  (二)树立新的规划观,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土地资源属于不再生资源,城市规划编制中应该树立节约用地的规划观.尽可能地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率.在土地利用规划上,由单一的资源利用机制向综合利用机制转变,以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土地规划必须立足于地区实际,对区域用地进行合理的布局。要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在功能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考虑城市间的衔接和环境容量的大小,加强规划的战略性与科学性。

  (三)完善土地资源循环利用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

  土地利用的法律与法规是整个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涉及到各部门之间利益的调整与重新分配,而且涉及到资源价值的均衡代际转移,在目前资源及环境违法成本低的情况下,难免有些单位和个人只顾个人利益与眼前利益,而牺牲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因此,要加强和完善土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立法,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利用的新模式。建立土地使用的节约评价机制,要明确对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的要求,把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要法律目标。

  (四)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复垦, 用技术推进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动力。

  土地资源要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须通过农用地的整理,在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把退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发展到良性循环状态。另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一定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如引进土地复垦的景观设计技术、加强土地整理和生态建设规划设计技术开发等。

  参考文献:

  [1] 梁湖清.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J].学术研究,2004,(7)

  [2] 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01(7)

  《经济作物猕猴桃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猕猴桃又称为奇异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水果。它质地柔软,口感酸中带甜,并且还含有维生素C、葡萄酸、钙和锌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深受人们所喜爱,而猕猴桃的栽培技术也有着将近千年的悠久历史。针对猕猴桃栽培的各方面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作物;猕猴桃;栽培

  猕猴桃的原产地是中国,其本是一种野果,品种众多,从野生到人工栽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针对不同的水果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独特栽培技术,而猕猴桃在栽培的过程中则包含了许多复杂繁琐的技术工艺。

  1猕猴桃的介绍

  猕猴桃是一种椭圆形水果,早期外皮呈绿褐色,内是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排黑色的种子,果皮外覆盖着浓密的绒毛,似猕猴一般,故称为“猕猴桃”。猕猴桃又称为毛桃、阳桃、山洋桃等,其口感酸甜、质地柔软且食用方便,人们又将猕猴桃的味道比为草莓、菠萝、香蕉3者的混合,因其富含大量的营养元素而被称为“水果之王”,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深受喜爱的水果之一。

  2猕猴桃的栽培

  2.1生长环境

  猕猴桃的原产地主要为中国湖北地区,8大主要产区分别为四川、陕西、浙江、贵州、江西、湖北、河南以及广州。猕猴桃共有60多个品种,其中不同品种生长的区域也有所不同。和其他经济作物一样,猕猴桃的生长环境及其栽培技术都和温度、湿度、土壤、水分以及光照等因素息息相关。

  2.2气候条件

  猕猴桃是一种浅根阳性树种,其根部为浅层分布,它虽耐阴耐寒、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但却也尤其怕旱怕涝,因此干燥的环境非常不适合其生长。对温度的控制是猕猴桃栽培过程中最受困扰的一大难题,温度也是影响猕猴桃生长的主要因素。在猕猴桃的幼芽时期,对温度有很多的要求,稳定的温度才会使猕猴桃可以更好地生长。猕猴桃一般分布在北纬18°~34°的地区,年平均气温要控制在11~17℃才可以,极端最高气温要在4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要在-20℃左右。具体温度的整理见表1。

  2.3湿度

  气候干燥、天气干旱都非常不利于猕猴桃的生长,有的会出现落叶、落果甚至枯萎的现象。然而在北方就不会有这么多问题,北方不像南方那种高温的天气,可即便如此,对湿度的要求还是要遵守的。这就要求栽培人员要及时地观察,及时浇水灌溉补充水分。一般来说,湿度保持在70%~80%的范围内都可以很好地成长。

  2.4土壤

  所有植物的养分和水分都是来自于土壤,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土壤的重要性。栽培猕猴桃要选择土壤深厚肥沃、透气性好、排水性好、有机含量高、疏松的土壤最佳,土壤的pH值在5.5~6.5即可。

  2.5光照

  猕猴桃的特点就是喜光怕晒,不能长时间在高温下暴晒,但也不能严重缺光照,不管是哪一种,都会导致猕猴桃栽培失败[1]。猕猴桃的生长离不开光照,据统计,在猕猴桃的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光照时间在300~2600h内。

  2.6海拔高度与坡度

  猕猴桃在海拔800~1800m的地方都可以种植,其中最适宜种植的海拔是400~1000m范围之间,要选择阴暗潮湿地种植。猕猴桃喜光,因此要选择向阳的坡面,坡度最好不要超过30°,这样有利于后期的搭建,还可减少土壤水分流失的情况。

  2.7施肥

  猕猴桃栽培过程中主要的程序为施肥浇水、修剪枝叶、病虫防治以及清理打扫等。关于施肥,要综合猕猴桃的品种和土壤的肥力情况再加以具体实施,幼期树苗要多施肥但每次量不要多,之后一年施肥3次左右即可。综上所述总结出以下要求,见表2。

  3猕猴桃的采摘

  猕猴桃一般不用在全熟的状态下进行采摘,在半熟的状态采摘即可。如果储藏方式得当,既可以方便运输,还能长时间保存以食用。

  4病虫防治

  在猕猴桃栽培的过程中,不可疏忽的一点就是病虫防治,一般在2—3月以及9月都要加以注意。猕猴桃常见的病害有花腐病、叶枯病和灰霉病等,因此做好病虫的防治很重要。

  5结语

  作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不仅在营养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也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在栽培过程中,气候、温度、土壤、湿度、水分、施肥、光照、海拔以及坡度等因素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黄光辉.浅谈经济作物猕猴桃的栽培[J].农家参谋,2016(29.

  作者:邱久红 单位:宾县宁远镇农技站

  推荐阅读:更多财经类期刊论文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经济师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42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