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旅游经济的发展和保护思考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16-01-12浏览:

  现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民族竞争力的标志,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民族和城市终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遗址开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城市的发展注入独特的活力。本篇高级经济师论文以遗址、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为手段,实现由经济发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

  推荐期刊:《旅游论坛》(Tourism Forum)(双月刊)曾用刊名:(旅游研究与实践;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创刊与1989年,2008年下半年更名为《旅游论坛》,为旅游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面向旅游研究从业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关注旅游发展动态,反映旅游学科研究前沿和热点,报道旅游最新科研成果,推广旅游发展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旅游科学研究和旅游事业发展服务。

旅游论坛

  关键词:剑文化;探析;遗址;保护;利用

  一个民族要以文化作为立国的根本,树立国家民族形象要以文化为依托。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久流传的基础。

  在当今日益竞争的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联系更加紧密,竞争也更激烈,民族文化遗产是彰显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主要标志,民族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和传承创新,在现今社会也显得尤其重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黄河流域孕育出伟大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统一的古老中国至今仍保留着灿若繁星的大河文明,古文化遗址便是其中最为突出和直观的代表。

  文化遗产是由先人创造并保留至今的一切文化遗存,分别是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遗产和文化景观类遗产等,它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1]

  文化遗产一词本是西方首先使用的词汇,因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正式公文形式使用而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根据《世界遗产公约》,“文化遗产”是相对于“自然遗产”的遗产类别,共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这三个类型,而我们今天所探讨的棠溪源战国冶铁遗址正属于此种类型。古文化遗址是从历史学、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棠溪源战国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城西酒店乡酒店村以南500米处。西平春秋时期属楚国,战国时归韩。古遗址南临龙泉河,北接棠溪河,谭山水库从中间穿过,是春秋至汉时期重要的冶铁基地。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冶铁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58米,南北宽190米,面积11 152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遗址上残留有炼炉残壁、废渣、铁矿石,残铁剑和生活用陶盆、陶罐、陶瓮及建筑材料砖瓦等,另在遗址南(谭山水库南岸)尚存古冶炼炉一座。从现有查阅的有关史料与遗址本身采集到的标本证明,该遗址自战国延续到东西晋,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炼钢铁运动中修筑谭山水库时,对该古冶铁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人为破坏,毁坏面积大约为一千七百平方米,剩余的古遗址基本保存完好。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剑文化

  据《史记·苏秦列传》《吴越春秋》《战国策》《资治通鉴》《方舆纪要》等记载以及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永宽的相关研究,研究成果都有力证明了两千多年前的东周时期,棠溪是我国古代冶铁文明主要的发祥地之一,战国时期,楚国的冶金工业居七国之首,此地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工厂,因铸造历史上九大名剑而在东周列国中负有盛名。

  棠溪冶铁遗址以铸剑最为有名。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冷兵器时代,剑乃兵器之首,百兵之君。棠溪冶铁遗址的旅游资源开发也正是主打了此品牌,此外,棠溪源景色秀美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该地旅游文化经济的又一利器,又号称天然氧吧。天然氧吧和铸剑文化的完美结合,打造了此地旅游文化的人间盛景。

  剑器文化,依托于剑的冶炼,简单地说,就是剑器以及剑所附带的精神内涵。剑器通过剑术、剑的形式和铸造工艺来阐发并实践剑器所承载着的精神内涵,而剑所附带的精神内涵则体现在了佩剑、赠剑和剑器的鉴赏之中,所有的这些形式表现出剑的精神内涵,并使其得到了传承和升华。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东周列国志》载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的大动荡时期,以春秋五霸为争霸载体的战争需求促进了铸剑文化的发展。由于西周灭亡,周王室东迁洛邑,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王权衰落。各国诸侯竞相争霸,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的兼并战争,导致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载体——兵器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战争中士兵作战的需要,剑作为主要的近身防卫武器逐渐显露其优势,逐渐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短兵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分裂融合时期,各国诸侯相互争霸,从春秋五霸开始,争战一直延续到战国时代,为了配合七国激烈的兼并战争,达到富国强兵统一中国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各国统治者纷纷招贤纳士,进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所有这些变革都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逐渐发展,铁制农具的推广和使用,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战争中武器的改进,铜铁矿石资源的广泛利用,也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业得以迅速发展,为剑器的制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文化的繁荣也为剑术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诸子百家的文化争鸣现象,各种思想理论相继出现,[2]诸子百家的这些思想也赋予了剑术不同的内涵,这些思想理论也论述了一些剑术的技艺理论,还出现了《考工记》《剑道》等有关剑术的理论书籍,当时主要的代表思想有道家的《庄子·说剑》,兵家的《孙子兵法》以及儒家书籍中所记载的孔子教习弟子习练武艺。

  有攻伐就会有战争,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战争频仍的时代,同时也是剑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剑术理论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庄子·说剑》记载有赵惠文王爱剑,庄子所阐述的把剑分为“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成为时至今日人们研究春秋战国剑术的一个重要理论。《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所记载的“越女论剑”,《越女论剑》是有《史记》最早的中国功夫理论记述,据传越女是向白猿学习的技击剑法,后传于越国将士,在以后的越国灭吴国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当时剑术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都非常重视佩剑,“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两徙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中其茎,设其后,参分其腊广,去一以为首广,而围之,身长五其茎长,重九捋,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捋,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捋,谓之下制,下士服之。”在述及剑时,特别强调剑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分别佩戴的上制之剑、中制之剑、下制之剑。[3]这说明了士这个阶层有佩剑的传统和习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正在形成,贵族等级制度也逐渐崩溃,出现了士无定主游离失职的局面,在士周游列国的活动中,佩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征。据《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中记载:“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居有顷,倚柱弹其剑。”《贾子》中说“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4]剑,不但成为近身防卫的武器,还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正是由于国君将佩剑作为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所以他们的剑必须装饰得非常华丽高贵精致,以示和别人的不同。有的在剑首和格的位置镶嵌琉璃、绿松石、金银丝、宝石、珍珠等等,后来,随着佩剑文化的发展,各朝各级官吏也开始佩剑,使剑器成为装饰与护卫为一体的工具。

  二、古代铸剑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河南省棠溪冶铁遗址位于西平县城西45公里处的酒店乡,此地属伏牛山脉的余脉,冥山环抱,林木茂密,这里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是著名的冶铁遗址,棠溪宝剑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棠溪的冶铁业十分兴旺。当时不仅有好的鼓风设备,而且这里的先民还首创了生铁柔化技术和高温液体还原法。棠溪冶铁业的出现和兴盛,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欧洲直到13至14世纪才出现生铁冶炼技术,它比欧洲提前了近1600年。棠溪不仅具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而且还拥有此地独一无二的铸剑优势。其一,有适于淬剑的水资源。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西平县有龙泉水,可以砥砺刀剑。特坚利。故有坚白之论。”从冥山龙泉注入棠溪的水质含有一种独特的微量元素,用于热处理,赋予宝剑以强、硬、韧、弹四大特点。故帝王、侠客喜欢佩戴,用于战场搏杀,所向无敌。其二,有适于制作剑鞘的林木资源。棠溪河两岸生长有许多唐棣子树,棠溪河也是因此而得名。唐棣树木质坚实,纹理细腻耐磨,做成剑鞘之后还可以较好的保护剑身,又可以在上面雕刻文字和图案,就地取材,此树木是制作剑鞘的上佳材料。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成就铸剑业的基础,再加上客观上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推动,天子和诸侯佩剑文化的发展,使得棠溪铸剑业发展迅猛。当时战国七雄,皆欲称霸天下,战争连年不断。而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兵器的先进。这里在当时生产的九大宝剑名冠天下,各国争相抢购。《史记》中有“韩国之剑皆出于冥山棠溪”的记述。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独特的水质、便利的交通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各地优秀的工匠,大批工匠汇集而来,使棠溪地区成为当时名扬天下的冶铁铸剑基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冶铁技术的发明和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生产力要素。棠溪冶铁遗址据考古专家鉴定,它是“迄今世界仅存,我国发现最早,最为完整的冶铁炉。”挖掘、恢复研制位于历史九大名剑之首的棠溪宝剑,让棠溪剑重现于世,也成为历代棠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生长在棠溪河畔的高庆民,从小受其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对挖掘民族文化瑰宝孜孜以求,虽经无数失败而不辍。高庆民在阅读大量历史古迹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考工记》,在冶铁遗址一次次的分析研究残炉和冶铁残片,历经数年研究,终于在1986年6月的一天,将棠溪宝剑研制成功。实验证明,新研制成功的棠溪宝剑既具有了强硬的特质,又同时具有了韧弹的一面,完全继承了传统棠溪宝剑的显著特点。

  三、古文化遗址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既是华夏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区域,又是古代社会人类活动频繁而集中的区域。国家遗址保护运动以来,河南作为文物大省,一直在国家遗址保护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棠溪源古冶铁遗址在遗址开发、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柏皇始祖(祖之源)、冶铁铸剑(剑之源)、棠溪源头(水之源)而得名。

  战国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酒店乡,它是战国时韩国著名的冶铁遗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冶铁遗址。1998年12月,国家文物局拨款20万元,用于“酒店战国冶铁炉保护房”暨“西平县酒店冶铁遗址陈列馆”建设,该工程于1999年5月破土动工,至1999年12月19日竣工,历时七个月,建筑面积175.07平方米。

  战国冶铁炉——坐落在棠溪湖岸边,被当代权威冶金专家誉为“天下第一炉”,距今已2300多年。“天下之剑韩为众”,历史上的九大名剑均产在这里。鸣蝉谷——棠溪峡“十里春蝉盈耳”。三月蝉鸣,实为一种罕见奇特的自然现象。天然城堡——伏牛奇石天设地造,东西绵延十余公里,极具太行之磅礴大气,令人叹为观止。始祖峰——柏皇始祖的化身,仰卧在蜘蛛山的北峰,东西长达五百余米,仅头部就60米,高耸的鼻头,挺起的胸膛,毕真毕切,连缕缕长髯、高挑的浓眉都清晰可辨。

  棠溪源属国家级森林公园,走进这片净土,走天梯,钻古洞;摇撸棠溪水,缓步冶炉城;蝴蝶泉边看蝶舞,水帘洞前玩清溪,仰观苍鹰翱翔,俯察虾蟹戏嬉;赏飞瀑流泉、品空谷幽兰;山花满眼,古木参天;漫山霜叶悦目,竹林小溪养性,跑马岭上击天鼓,试剑石前抒幽情……

  河南省作为全国的文物大省,遗址类型比较齐全,对遗址的开发利用应以保护为主。棠溪源古冶铁遗址对于河南来说只是众多古遗址中的一个,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因素和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域内至今留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王星光先生曾从旅游资源分布角度对河南主要历史文化遗存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各级文物部门的支持下,河南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科研院所不断健全和完善,相继出台了大量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法律、法规、保护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重要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做好地上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环境整治和文物本体修缮工作,做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抢救发掘保护和科研工作,稳步推进重要遗址保护工作,加快完善博物馆体系,不断推进文物藏品的保管和展示利用工作,并且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根据河南省文物局政府信息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5年全省文物事业总收入39 029万元,其中:门票收入8 876万元。文物事业总支出35 266万元。全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 661万元。全年共计维修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维修经费支出2 389万元。2006年全年全省文物事业总收入51 393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1 353万元。文物事业总支出43 504万元,全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 271万元,全省共计维修文物保护单位93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维修经费支出3 250万元。仅从文物局政务公开的信息观察,文物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尽管在增加,但对于拥有数以千计重要遗址的河南省来说,资金投入的总量仍显不足。

  由于河南省文化遗产比较多,文化遗产保护任务量相对较大,资金的投入问题是一直困扰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各地区文物保护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年度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这虽然从国家法律层面上给遗址保护的经费来源做出了保障性规范,但国内绝大部分文化遗址的经费来源也仅限于国家拨款和本级财政投资。河南省文物管理机构的成立和健全,在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对文物遗址保护管理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河南省的文化遗址来说,由于遗址本身以出土文物遗址为主,观赏性不高,文物遗址的门票收入比较少,引入外来资金投资效果周期长,短期效益不明显等特点,对于遗址保护的外部主动性投资几乎为零。

  遗址保护首先是文物保护,但在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社会发展中作为独特资源的作用。不能仅仅为了经济效益而置遗址保护而不顾,遗址保护不仅仅是对文物自身的简单保护,更多的是保护遗址的生态、文化环境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最终使遗址保护在文化空间中呈现文物本体特有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旅游经济论题拓展:从1987年我国有真正意义的影视旅游以来,我国影视旅游发展迅猛,融入了社会发展、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的经验和现状展开,对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历史悠久古镇、特殊地域文化的新兴影视基地——重庆市江津区,进行影视旅游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江津发展影视旅游的对策和建议,力求为该地域和其他地方影视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文化遗产旅游经济的发展和保护思考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3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