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简析当前地方旅游文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15-01-12浏览:

  摘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等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容易使他们陷入迷茫,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因此,课程教学要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或解释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习、恋爱、就业等诸多问题,教学中要尽量把这些问题引入到课程中,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贴近学生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教会他们正确地待人接物,从而完成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地方旅游,旅游教学,旅游发展

  众所周知,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播基本知识外,还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所谓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技术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过去传统教学中往往仅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所占比重特别小,甚至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属于一种单向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的参与性较差,感觉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实践考察学习。例如讲到古代陵寝文化,可以带学生考察呼和浩特市附近的昭君墓、成吉思汗陵等景区;讲到宗教文化可以到呼和浩特市区的大昭寺、席力图召等实践学习;涉及到建筑文化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地带学生参观一些古建筑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直观、深入地学习到有关内容,而且印象深刻。这种考察绝对不是观光式的走马观花,而是带着问题学习,考察的整体设计由学生制订,考察过程尽量由学生组织,考察后要请学生自行制作PPT,进行课堂讲解评论。总之,通过实践教学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锻炼各种实践能力。

  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物质文化是旅游文化的物化,精神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制度文化对保证服务质量和提高旅游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为寻求精神上的更高质量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愉悦需要而实施的一种文化消费。文化涵盖面广泛,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类在不断的历史演变中沉淀起来的精华,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是一个不断进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更新。自有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血脉相连、相互作用。一方面,旅游推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将自己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同时也学习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两地文化的同时也发展了文化。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以周游列国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学术主张,从而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思想的繁荣。另有,汉代的司马迁游历了中国的各大名山后,最终写出伟大的著作《史记》。还有,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旅游者,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无疑这对于文化的发展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核心,它赋予了旅游永恒璀璨的魅力和无尽遐想的空间。文化不仅能使人们在旅游中感到娱悦,还能够使人们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旅游可以极大地推动旅游的发展,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则如画龙无神,空具皮囊,没有生命力,索然无味,自然也就不能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力量日益突出,各种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与经济的交流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一份国际组织的权威报告指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来源于深厚文化之中。还有,世界旅游发展的各种经验也告诉我们:现代旅游业的经济收益越来越不依赖于游客人数的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才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也就越繁荣。旅游文化是旅游产业的重要要素,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驱动力。由于地域、民族的差异,文化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具有不可替代性,形成了区域间文化特质,旅游文化特色因而成为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关键在于深度挖掘并有效利用其内在的固有旅游文化,并优先发展旅游文化,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提升旅游产业附加价值,吸引旅游者并满足人们对旅游的文化需求,并建立旅游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使旅游产业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发展,带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说,旅游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其内在文化的发展和以此为基础的竞争致胜。

  南岳衡山有数千年的文明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拥有十分瑰丽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旅游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岳名山文化。1.自然景观南岳景区自然资源丰富奇特且具不可替代性,集雄、奇、险、秀、幽、古于一体,有享誉海内外的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和水帘洞之奇,以及禹王城之古、磨镜台之静、会仙桥之娇、龙凤潭之幽、天柱峰之险、龙池蛙会之趣、麻姑仙境之巧和香炉峰仙洞之迷离。衡山森林覆盖高达80%,有天然乔灌木七百余种、引种品种五百余种,其中包括号称活化石的千年银杏、濒临绝种的绒毛皂荚等珍贵树种以及富有神秘色彩的摇钱树、同根生、连理枝等。衡山野生花卉植物仅春季开花的就有四十二科八十八属一百五十种,且与林海、竹海、云海构成衡山特有的“四海”奇观,让人心旷神怡。南岳动物资源也较为丰富,有鸟类有几十种,还有娃娃鱼、鹰嘴龟和穿山甲等珍稀动物。2.人文历史南岳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历史长达四千余年,具有丰富的意蕴和较高的品位,主要包括书院文化、湖湘文化、宗教文化、寿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雕刻文化、石刻文化、楹联文化和名茶文化等,共同铸就了南岳衡山旅游文化的辉煌。南岳衡山文明历史悠久,炎、黄、尧、舜、禹都在南岳留有足迹。从唐宋到明清,衡山书院林立,自唐以来,历代众多的历史名人慕名而来,给南岳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词歌赋,使得南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之一。宋代的胡安国父子在南岳建春秋楼,其弟子张轼与朱熹数次登上南岳,在此讲经论学,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独树一帜的湖湘学派,其自由辩争的学术空气给南岳文化不息的生命力。南岳衡山宗教文化之盛为他山罕见,体现为儒、佛、道三教共存共荣,成就了南岳的文化积淀和宗教神圣。南岳作为中国的寿岳,是中华寿文化的缩影和代表,也是驰名海内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已初步形成“地脉天成,文脉共生”的寿文化品牌。南岳是抗日大本营,南岳文化熏陶的革命家以及葬于南岳的诸烈士,给南岳烙下了凝重庄严的色彩,拥有忠烈祠、磨镜台等精华景点。忠烈祠主要安葬的是国民党第九战区的抗日阵亡将士,是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造的大型陵园,也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地之一。南岳也是一座民俗博物馆,有舜帝玉盘承露、禹王获简治水等大量历史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给衡山的山山水水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南岳的古风民俗不少,有上元放荷灯、端午划旱龙舟、正月初一出天行、烧头香、八月赶香市,特别是南岳庙会融宗教、民俗、文体、经贸于一体,极具特色。此外,南岳饮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庙会、灯会、笔会、烟花节、美食节等,使南岳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再添新意。南岳保留了大量的庙、祠、寺、观、亭、坊和书院等文化遗存,成为我国少有的艺术博物馆,以南岳庙、忠烈祠、祝融殿、上封寺、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方广寺、藏经殿、广济寺等最为著名,这些是南岳书院文化、湖湘文化、佛道文化、儒家文化、寿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和祭祀文化的遗存和结晶。

  任何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旅游热点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也最能反映旅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把旅游热点问题融入到旅游文化教学活动中,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首先,旅游热点问题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旅游文化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这种方式可以把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及时地运用到旅游实践中,使学生体会到该课程的价值与意义;最后,通过旅游热点问题可以将课程内容直观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接收。

  良好的教学效果依赖于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当前高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只有使用当前最先进的、最时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做一次详细的教学调研就会发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未必效果不好,而采取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未必事半功倍。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讲好一门课程,究竟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内容、师生之间沟通状况、教学器材和教学环境而定。因材施教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来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重要课程,传统的讲授法依旧不可或缺,但要灵活地配以案例教学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当然,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丰富,知识广博,需要通过制作PPT、展示图片资料、播放教学光盘、链接互联网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课程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总之,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适时、恰当、灵活、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形成自由、生动、开放、活泼的文化学习课堂,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文发表简析当前地方旅游文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1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