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14-09-24浏览:次
摘要:在改革开发初期,建设森林公园的初衷是通过开展森林旅游帮助林场实现脱贫解困的目的。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营管理者意识到森林资源保护对于森林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森林公园的发展挂的是商业开发的牌子,做的是生态公益的事。
1经济收入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经济成为国家与地方政府最为迫切的任务。绝大多数国营林场均处于老、少、边、穷地区,如何扬长避短、脱贫致富是当前林场的共同困境。大多数国营林场立足于林场自身的资源与技术条件,调整林场产业结构,广开生产门路,扬长避短,外引内联,引进资金与技术,加强林场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商品生产。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建设对国有林场的脱贫解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张家界国营林场为例,自1958年建场以来,经过20年的植树造林,其森林覆盖率由当初的10%上升到97%,是当时省、州的红旗林场、先进林场。自1974年来,全省各种政府与林业会议相继在此举办,与会者一致认为这里是一处神奇独特的旅游胜地,要立即发展森林旅游业,向全国开放。例如,张家界国营林场在1979年就开始从事森林旅游的开发工作,旅游接待人数不到1万人次,旅游收入约为1万元。1982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立,来张家界国营林场旅游的人数激增,达到8.3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5.88万元。1992年,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与天子山和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等组合一体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张家界的知名度进一步大增,当年旅游接待人次36.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145.51万元。2002年,以韩国游客为主体的入境旅游迅猛增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126.6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168.43万元。从2009年开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接待人次和创造的旅游收入与2010年呈现的变化相对较少,接待游客保持在230万人次左右,旅游收入达16000万元左右。具体请见图2。在森林旅游的富民上,旅游发展后,周边村民大量加入森林旅游产业,其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如张家界的袁家界村,在1983年前,村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农业和林业生产。1983年,袁家界村划入张家界国有林场后,村民就开始从事森林资源看护、向导、餐饮、轿运、旅行社经营等工作。1990年后,村民又增加了宾馆经营、挑夫、运输等工作。1999年,村集体成立旅游运输公司。2001年,张家界景区拆迁后,101人以土地工身份从事旅游管理工作。2010年,袁家界村提出“山上就业保生存,山下居住求发展”为理念的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旅游收入占村集体总收入的95%以上。村民由原来地地道道的农民转变为旅游管理与服务人员、纪念品经营者或房屋租赁提供者。但是,也应该认识到众多国有林场处于老、少、边、穷地区,其可进入性差、旅游吸引物价值不突出、旅游人才缺乏等,严重制约其森林旅游的发展。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有林场的收入与其他行业相差不大,甚至稍微高出一点。但是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林场机械化水平不高、林场工人多、木材采伐限制,导致林场经济收入急降,林业企业运营困难。从职工年平均工资看,大部分林场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和湖南省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甚至如云阳、五尖山国有林场的工资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不变,职工生活极其困难。具体如图3所示。正如五尖山林场一位退休工人所说,“工作三十载,踏遍两万七千亩;退休三年,退休金一百五十七元”。这就是众多林业产业工人生活窘迫的真实写照。
2森林资源保护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明确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功能是保护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其核心管理目标之一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而森林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森林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自然保护的性质。从1982年建立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面积为2466.67hm2,到2011年底建立757处国家森林公园,总保护面积达到1031.47万hm2。具体如图4所示。例如永州的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其规划范围是100000hm2,但林场实际面积只有30000hm2,大部分是集体山林。从2007年开始,公园管理局与政府共同出资,租赁周边村民山林13500hm2,按照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每年拿出近100万元对其进行补贴。另外,将一个约2000人的托管少数民族村搬出山里,改变原有的靠山吃山,靠山砍树,的生存模式,有效地达到了自然保护的目的。本文来自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杂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3经营管理的影响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以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求国有林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战略性改革,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把林业产业推向市场。国有林场从“种树、砍树”到“护树、看树”的过程中,其也在不断调整内部经营管理方式,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如岳阳五尖山国有林场看到林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与市场不对接等问题,将林场经营机构改革为旅游公司、资源公司、项目办和后勤服务公司等四个组成单位,明确了责、权、利,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提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积极拓展园外经营范围,发展租赁经营模式,近十年约有800名职工停薪下岗,由管理处支付其基本工资,从事餐饮、宾馆酒店、旅游纪念品生产等活动,最高峰时在外托管企业16家左右。但由于对市场了解不够、经营理念落后、管理不到位、法律纠纷等原因给管理处造成了近5000万元的损失。总之,国有林场多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多以强调内部机制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职工文化水平低,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机制不完善,难以适应与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另外,在党对国有林场“改革、开发、搞活”的方针指引下,林业部从1980年起,就着手兴办森林公园,开展森林旅游。1981年7月,林业部提出:开展森林旅游、狩猎,要贯彻“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本着“积极试点,量力而行”的原则,采取中央和地方合资兴办的形势,进行科学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90年代初期,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精神指导下,林业部认为,要把办产业真正放开,以转换经营机制为突破口,把林业产业推向市场。因此,林业主管部门将国有林场当作“包袱”从省级或市级政府管理,下放到县级政府管理,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但是,地方政府并没有对国有林场旅游开发进行投入,更多地是将其转变为地方政府安排“五大生”①、复员军人和农转非户口人员的场所。进入21世纪,在“进一步发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作用”和“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的精神指引下,地方政府将森林公园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地方形象提升的重要抓手,纷纷加大对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开发的投入,修建旅游公路、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旅游基础设施。然而,在森林旅游发展起来后,地方政府通过“人”与“财”两个途径干预森林公园的经营,使森林公园基本维持在“吃饭”财政的状态,无未来发展的建设能力。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门票价格为例,在1997年前,其门票价格低于100元,全部为森林公园所得,1997年门票价格调整为108元,2000年为158元,2005年为245元,其实际所得分别为42.35元,48.95元和57.75元,占总价格的比例为39.21%,30.98%,23.57%(见图5)。另外,在2008年后,张家界市政府又从每张票分成中提走15元。还有,市政府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门票收益抵押给银行借贷6亿元,年利息达到3000万元,造成森林公园举步维艰,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职工怨声载道。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旅游发展和林场有何联系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1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