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机电一体化发布时间:2021-05-08浏览:次
摘要:每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形成、发展与应用离不开特定的技术生态,信息技术尤为如此。运用人工智能、5G通信、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已成为全球共识,而技术间加速融合、协同创新所形成的智能技术生态是驱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智能技术生态以教育信息的全面感知为基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动力,通过跨时空、跨模态、跨组织的教育教学要素重组以及各教育主体间可信、智能的合作,推动未来教育创新与变革。智能技术生态可为跨时空的教育资源配置、多主体的教育协同治理、社会化的教育服务供给以及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提供支撑,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学活动、教育组织和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性、结构化地重塑未来教育样态。在此过程中,需通过技术间的赋能解决单一技术瓶颈问题,并通过优化教育治理体系规避科技伦理风险,有序推进智能技术生态的演进与未来教育发展。
关键词:智能技术生态;未来教育;教育变革;教育样态
作者:杨现民
一、引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因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科技水平等因素的不同,教育也会出现不同的形态,例如农业社会的私塾、工业社会的学校等。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并正在向智能化时代迈进,以人工智能、5G通信、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行为习惯与认知方式(南旭光等,2018)。与此同时,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已拉开序幕,其强调通过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的共通融合来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这对未来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辜胜阻,2020)。
然而,审视当前的教育体制,其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即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夏金星等,2005)。这种模式形成于工业化社会初期,现阶段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智能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就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华网,201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发布的《回到教育的未来:经合组织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报告中也指出学校教育拓展、教育外包、学校作为学习中心和无边界学习是未来学校教育的图景,而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OECD,2020)。
由此可见,面向未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变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即是我国在教育领域“因應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这里的信息技术(或智能技术)所指绝非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交互关联、协同进化的技术生态。如何从技术生态视角洞察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及其变革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值得引起教育学界的关注。
二、多技术融合打造智能技术生态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均离不开特定的技术生态。类似生物界中的种群,技术间也存在共生与竞争关系,既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又彼此竞争、优胜劣汰。正是基于这种关系,技术与技术、技术与环境、甚至技术与人类社会才能得以深度融合、协同演进(毛荐其等,2010)。对信息技术而言,这种现象体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近年来,在高带宽、低延时、泛连接的5G通信技术支持下,人工智能、扩展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融合、协同创新,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智能化为核心目标、以相互赋能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生态(简称“智能技术生态”)。因此,当人们在探讨和应用这些技术时,不应局限于特定、单一的技术形态,而应该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整体把握这些技术的演化逻辑与内在结构。
1.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演化逻辑
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而言,尽管每项技术有其核心的功能范畴和典型的应用场景,但挖掘它们的发展历程、工作机理以及应用场景,却不难发现这些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交融共生、相互赋能的。
(1)智能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交融共生的主线
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人类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领域正日益走向智能化。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智能化过程旨在实现“人、机、物、环境”状态信息的全面采集、智能处理、实时分享以及智慧管理与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是围绕这条主线耦合在一起,并分别针对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管理和应用等环节提供解决方案。其中,物联网主要是借助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人、机、物、环境”的状态数据;人工智能主要是通过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自动识别和智能预测;5G通信主要是以高性能通信支持各类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实时交互;区块链主要是通过数据确权、全网共识、智能合约等机制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实现可信合作;扩展现实则通过沉浸式体验、多模态感知、自然交互等途径重新定义信息感知形式与人机交互模态。
(2)相互赋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演进的动力
上述信息技术为何在近年来相继涌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是它们在形成、发展及应用过程中深度交融、相互赋能的结果。例如,物联网采集到的大数据既对发展5G无线通信网络(简称5G网络)提出了迫切的现实需求,也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训练、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基础资料。可以说,没有物联网大数据,5G网络将失去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相反,也正是5G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激活了物联网大数据,使其能够“动起来、用起来”。因此,人们在探讨和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时,不应孤立对待、以偏概全,而应从技术生态的视角整体把握这些技术在交融共生中所蕴含的潜能,以及在协同应用中应有的价值。
推荐阅读:写工业生产智能化的论文有哪些引用文献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智能技术生态驱动未来教育发展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dianyitihua/5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