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学生学习能动力挖掘的教学探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22-06-30浏览: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6期

  作者:陈青云 程勇 胡光辉

  摘要:针对大学课堂教学中学习能动力不足的现状,基于“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背景,结合作为基础自然学科的《大学物理》课程特点,分析了高等教育过程中学习能动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学习能动力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大学物理》教学中能动力挖掘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物理;学习能动力;教学探讨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承载着人类知识传承、灵魂塑造的重任,需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根据课程特色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合理嵌入育人要素,进行主流价值引领 [1]。《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其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基本理论渗透自然科学各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各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在理工科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利用好《大学物理》教学阵地,正确引导理工科学生的世界观和学习能动性对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在传授专业物理知识的同时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大学物理》课堂中,并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协同育人。

  1、 高等教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校思政工作对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社会实践、使命担当等方面提出了全新要求。长久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为指导,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教育规律,努力倡导和践行全面发展观念。在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中,思政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直被看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

  然而,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学生学习目的性的引导,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础教育阶段,在高考“指挥棒”影响下,考入理想大学是大部分学生的唯一动力,而进入高校后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亟需学习源动力和价值观引领。物理学科是追求真理的重要基础学科,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脉相承,如何发挥课程思政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融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学生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才能从被动追求学分和应付考试向主动学习转变。另一方面,虽然高校的定位是教学科研并重,但目前高等教育的总体评价体系以科研评价为主,教学评价多无法有效量化。高校教师很多不是师范专业出身,在课堂教学上往往只是“满堂灌”,缺少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堂多样性和思政元素严重不足,亟需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的学习动力引导。

  2、学生学习能动力挖掘的必要性

  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根本也是关键,首先要从价值观、人生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着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大学生。其次,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思政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高校思政工作就是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公民意识,只有让学生在根本上认识了学习的目的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性。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培养把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变成内在的学习需要和自觉的学习形为,只有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才能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大学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基础性,也是学生系统认识科和自然规律的重要学科,是其他学科的专业学习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提高解决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大学物理》以讲授物理学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主要目的一门自然科学课程,然而,物理学理论性极强,课程内容深晦,如果不注重思政工作,不挖掘学生学习能动性,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事倍功半。目前,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思政教育,缺少长远规划和思政教育目标不明确。《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古老的基础性学科,是现代自然科学与工程物理科学的基础,具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反映的特性,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的学生学习能动力培养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大课题。应将物理课程与思想政治元素融合,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探索构建《大学物理》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为将来学生走入社会或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思政背景下学习能动力挖掘

  3.1 学习能动力挖掘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明的底色,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過程,爱国主义教育从来不是独立的,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把学生的学习源动力与爱国主义有机结合势在必行。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可以引入中国航空航天和先进的火箭技术案例,通过案例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其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在电磁学和量子物理部分教学中可以介绍量子保密通信和“墨子号”卫星、量子计算机“九章”、中国天眼等突出科技成就。这些先进的国之重器,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他可以让我国的科学家去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可以探索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这些物理学前沿领域我们可以不用受制于人,甚至走向该领域的研究前列[2]。通过对国之重器的介绍,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可以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推荐阅读:“思政”元素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课程思政视阈下学生学习能动力挖掘的教学探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6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