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21-12-27浏览:次
摘 要:何伯森是我国国际工程管理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仲裁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知识创新和学术贡献。他在创建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过程中,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形成了系统化的理念。
关键词: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理念;高质量发展
何伯森(1932—2017年)是我国自主培养的国际工程管理专家,在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仲裁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知识创新和学术贡献。他也是实践型国际工程管理教育专家,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套“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丛书”,探索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快培养高质量国际工程管理人才,从而塑造国际竞争和新优势。因此,重新梳理和思考何伯森关于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的理念,加快构建高质量国际工程管理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的主要理念
何伯森国际工程教育理念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并完善的,集中体现在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实践和一系列教学研究论文之中,主要包括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1.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设置
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生产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高校某一本科专业的独立设置主要是基于知识整合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结果,也标志着某一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成熟或基本成熟。
何伯森深切认识到,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高校要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设置专业、培养人才。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创建,正是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生动案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承包工程成为我国对外经济重要形式。截止到1991年,我国已有91家中国企业从事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当年在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1171份,总金额25.2億美元[1]。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开展,为国家赚取了宝贵的外汇,带动了国内货物出口,相关企业学到了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国内建筑业水平。
1987年,何伯森在顺利完成伊拉克DIBBIS大坝重建项目后回国。基于自身多年来在水利领域的教学科研实践和海外工程经历,他深切认识到对外开放事业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1989年,何伯森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发表文章《建议工科院校开设工程招标与承包新课》[2],强调要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对外开放的需要,在高等工科院校工科专业新设一门选修课“工程招标与承包”,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用商品经济和竞争观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学生更快地成长为外向型人才,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提速期,何伯森敏锐感受到创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时任天津大学校长吴咏诗的支持下,向国家教委申请试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以支持我国技术大军走向海外。1993年初,经国家教委委托,天津大学召开了由有关部委、对外公司及商会等方面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一致认为开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十分必要且又迫切。同年3月,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专业论证报告获批,并列入当年国家计划正式招收本科生。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充分说明了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必要性。
2.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3]。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是何伯森思考最为深入的重要问题,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也最多。1993年天津大学创建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时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土木工程基本训练和按国际惯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主要指知识结构要“硬” “软”结合,即一方面应具备某一个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具有管理科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很好的专业外语水平。外向型主要指了解和熟悉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
2002年何伯森在《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文中除复合型、外向型的要求之外,增加了开拓型的要求,强调从事国际工程咨询或承包事业应具备的思想素质,包括判断决策能力、善于抓住机遇、拼搏奋斗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组织管理能力、讲究公关技巧等[4]。2007年他在《适应走出去形势发展,大力培养国际工程管理人才》一文中指出,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应是基于爱国主义情操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创新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增加了创新型的要求,强调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5]。
何伯森关于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多样性的思考也非常深入,强调要大力培养各种类型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包括国际工程企业家、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国际工程咨询专家、合同管理专家、投标报价专家、工程施工专家、物流专家、财务专家、投资和融资专家、风险和保险专家、索赔专家、信息系统管理专家、安全管理专家、环境保护专家、法律专家、国际工程翻译专家等,对于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6]。
3.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1993年天津大学制定的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国际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国际工程管理所必需的相关商务知识和较强的外语能力;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涉外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涵盖了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法规、外语等方面,学制五年。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6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