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21-07-14浏览:次
德国政府于2013年正式提出的“工业4.0”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自此我国开始步入经济新常态的轨道。新常态经济以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体,并将科学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为追随这一时代步伐,承担起教育改革的使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部门目前正在全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在党的指挥下深入贯彻国家政策,以更好的向国家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实用型教育。“创新”一词由奥地利的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最先提出,后经A.F.奥斯本考察研究,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成为创新教育,并迅速在西方国家流行开来。而“创业”这一概念则是于1970 年在“美国第一次创业学术会议”上提出的,会议通过分析创业案例的形式,首次探讨了大学生教育在创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随后,1989 年柯林·博尔在北京召开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创业教育”一词,并将其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进行详细阐释。近几年,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使这一教育理念能够更大范围的展现在公众视野中,我国也陆续推出了多项政策。2017年9月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性。同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并提出到2035年时,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由此可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是目前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最近几年,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关于这一教育理念的相关文献研究也在不断涌现。侯慧君认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落实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大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吴玉剑则发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且其在缓解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与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华春革提出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力度是高校建立新型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样是我国深入贯彻建设创新型国家政策的一项有力举措。
二、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的意义
1.有助于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常态的局面,其主要表现为速度放缓,效益上升,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①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减弱,但经济增量却依然庞大;②经济增长逐渐稳定,但增长动力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③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但发展前景将趋于平稳;④中国政府实行简政放权策略,但市场活力将有所释放。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一片良好态势,但是,我国高校学生就业难和人才流失的现象也不容小觑。由于学生就业需要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之间的脱节,所以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的景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弊端。因而,在这样一个人才缺乏经济却又蓬勃发展的时刻,党和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在创新创业方面有卓越成效的人才,才可能顺利实现国家经济战略性转型升级。
2.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扩大教育消费与需求,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自十九大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们才开始逐步意识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必然形势,它将新型的教育理念与高校教育体系相结合,为学生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可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专业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性与前瞻性的综合体现,在拉动教育需求与消费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开展教育“供给侧”改革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选择;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教育供给结构性问题,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通过高校内涵式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3.推动教育转型,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目前,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所引发的社会行业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正在趋于严重,为解决这一现状,打破社会与教育界的不平衡现象,国家有必要倡导高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使学生接触有关创新创业的新领域,从而加快推动教育转型。在高等院校内积极开展大型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以学术研究为核心的大学转变为世界一流研究型院校,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观念和创业能力,促进学术主体完成创新创业任务,并以此为新型理念对学术生涯进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高校学术活动的经济意义;另一方面是有利于以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主旨的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通过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实现劳动力再造,提高生产效率。
三、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则
1.始终以育人为本,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介绍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类施教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并将学生的需求置于首位,以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当中,实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新思维的目标。
2.坚持以问題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缺陷。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培养体系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改良教学模式、强化师资设备,并将产学研进行深度融合,克服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全方位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3.汇聚社会资源,实现全员参与。在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的同时,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顺利拉动教育改革的新局势。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并鼓动社会人员积极参与,使公众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于国家发展的必要性。
四、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的方法举措
1.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多层次多类别的高校教育体系。为将创新创业这一新型教育创建的更为精细化,高校应采取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全方面覆盖学生群体,加大教育的受益范围。分层方面,海狄和奥·戈尔曼曾将创业教育目标分为三类,包括学习理解创业、学习成为创业型人才以及学习成为创业者,以这一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创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学说,本文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低层次年级实行“创业启蒙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二是对有创业想法和着手进行创业活动的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教育”,为学生补充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对在创新创业方面已经有所成果的学生开展“创业实战教育”, 使学生掌握商业领域的运行规律,培育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分类方面,以新兴产业为目标导向,针对目前高校专业类别和学生兴趣多样化的教学现状,分别设置不同的创业实践课程,从而形成设计、公益、电商等多方面的创业项目布局。
推荐阅读:高等教育研究期刊好发表论文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5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