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21-06-21浏览:次
[摘 要] 激发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学习的兴趣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可以让小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阶段主动排除干扰,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学习中。从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低下的表现及必要性入手,以“趣在伊始,趣在其中”为主题,从趣味识字、自制教具、适当留白等多个方面出发,探索了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一、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为深入了解语文课堂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现状,选择本地处于中等水平的小学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每个年级的若干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98份,去除答案不清晰、题目漏填的14份,有效率为96.48%。
(二)调查结果
1.小学生对语文的认识。从调查汇总结果中可得知,11%的小学生认为语文有趣易学,对语文学习充满了信心,而45%的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一般,44%的学生不太喜欢语文。
2.小学生不喜欢语文的原因调查。通过对调查汇总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在不喜欢语文的原因中,40%的小学生认为自己语文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语文学习信心;而18%的小学生单纯对语文知识学习不感兴趣;41%的小学生认为语文课堂枯燥无趣,教学内容无法吸引自身学习兴趣;1%的小学生则认为教师不关注自己,导致自己无法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兴趣。
二、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的必要性
(一)生命化教育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进程中,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都无法逃脱心理压力。而以“人本”教育为出发点的生命化教育是缓解小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作为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学科,语文对于小学生人格的养成、生活态度的树立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科教育更加契合生命化教育关注人本的核心内涵,助力小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的养成。
(二)契合小学生身心特质
从思维模式来看,处于七岁到十二岁之间的小学生呈现出具象思维主导辅以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特别是仍然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其在学习阶段大多停留在事物知识浅层,再加上其好奇心旺盛,极易在课堂上“走神”。此时,利用具体形象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类型趣味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就与小学生身心特质较为符合,可以为小学生身心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提供充足驱动力。
(三)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语文教育界的热门词汇,在广泛意义上特指关注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思维、看待事物的态度、协调调动储备的能力等发展性修养。从语文学科上来看,核心素养较为注重学生对知识吸收、事物体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只有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创建核心素养养成蓝本,达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三、“趣在伊始,趣在其中”主題引导下的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一)游戏识字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低年级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年龄特征,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于某一事物。此时,若教师仍然沿用单方向讲解方式,就无法保证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生字词认识方面。基于此,教师可以“趣在伊始”为主题,根据小学生好奇心旺盛的天性,引入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营造生动而富有趣味的识字环境,促使小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主动认识字、掌握字,并养成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1.动作表演。动作表演是一种常见的识字方法,倾向于利用动作、神态直接演示的方式,让小学生对汉字的读音、形态、含义产生明了的观感。同时考虑到部编版小学生所学习的生字中含有较大比重的动词,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想一想动作、做一做”的方式演示字的形义关联。
2.编儿歌。编儿歌是一种典型的印象式记忆方法,强调以生字串联为儿歌的方式将机械、繁复的识字过程转变为富有趣味、朗朗上口、旋律简单的内容,降低小学生对识字的畏难心理。而通过反复歌唱,也可以促使小学生对相关生字形成深刻的印象,达到趣味识字、自觉巩固的目的。
(二)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一种兼具直观性与操作性的教学工具,较为契合小学具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制教具工具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小学生协作制备教学工具,逐步推动小学生学法与自身教法的有机融合,弥补语文学科缺乏教学设备的缺憾,增加学生使用教学工具的机会,并在教具制作、应用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将制作过程中强烈的情感体验转移的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
1.简单实用。操作便捷、高效利用是小学语文自制教具应用的主要原则。因此,在简笔画、日常接触实物、板书不可达到教学效果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入简单的教学工具,最大程度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用价值。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过程中,课本上过于简单的图片无法帮助小学生体悟荷花的优美姿态。此时,在文字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入“橡皮泥”这一工具,引导小学生分小组开展“捏荷花”,由见过荷花的学生担任指导者,并在课文内寻找与荷花姿态相关的语句,结合想象进行橡皮泥荷花制作。通过自制荷花的简单制作,可以帮助小学生熟悉课文中关于荷花的描述语言,并发现文字描写的不同角度,保证整节课程开展的高效率。
2.科学合规。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性工具,教师应综合考虑小学生认知差异、教学内容差别,进行教具的科学规范制作,促使教具切实服务于语文课堂。同时规避匆匆撤除教具、更换其他教具的“一闪而过”现象,而是引导小学生持续、稳定地使用自制教具模型开展语文知识学习。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告知学生下一节课的主题,要求学生回家找寻自己所见的各种姿态的麻雀,并利用恰当的材料制作自己所观察到的麻雀模型。如,布偶麻雀、麻雀图画、麻雀贴画等。将教学内容的生成与小学生的工具制作经历持续连接起来,在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将小学生的视线投入课程内容上。并在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与自己所观察、制作的过程对比,形成多样化建议,丰富课堂内容体系,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相互学习探讨中达成“趣在其中”的目标。
(三)适当留白
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语文课程教师可以适当应用留白手段,允许小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知识学习或者自主创作,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1.古诗教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更是其中的瑰丽明珠,巧用“留白”手段,可以让古诗走进小学生的心灵,促使学习古诗成为“生”机勃勃的自主需求。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示儿》教学为例,该首古诗文字具有较为突出的简洁浓缩性,多数小学生无法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诗文的含义编一个简短的故事,并利用舒缓而深沉的语调为小学生讲述:“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浴血奋战的一生,直到80多岁了,还没有看到国家的统一,临终前,……”引导小学生跨越时空畅想诗人生命弥留之际反复叮嘱儿孙的画面,自主领悟诗文的含义。
2.作文教学。以作文教学为例,当前多数小学生对写作存在较为突出的畏难情绪,表现为写之后不想看、写之前害怕、写的过程中为难。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有意识的留白,如,允许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不同体裁文章的书写。或者根据生活经历进行随笔写作,并通过在班上宣读的方式给予肯定和鼓励。循序渐进地消除小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并产生创作冲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趣在伊始,趣在其中”主题的核心特征入手,从识字、作文、阅读等多个方面,恰当融入,营造趣味语文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发掘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逐步开启语文“百宝箱”,真正进入乐学的境地。
参考文献:
[1]刘春花.涵养阅读课程:滋润学生生命[J].人民教育,2018(5):59-60.
[2]牛丽菁.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价值异化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9(19):39-42.
[3]江文龙.语文课堂教学需适当留“白”[J].中国教育学刊,2019(3):105-105.
[4]张红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8(3):142-143.
推荐阅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5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