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历史教学的逻辑追问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21-05-17浏览:

  摘 要 历史课程目标定位于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取向的历史教学因此涉及历史科学、历史学习以及历史教育等领域。从大历史教学的概念出发,叩问、探究与核心素养历史教学相关的规定性、可能性、有效性和价值性,即是对核心素养历史教学整体上、逻辑性的学、思、践、悟。

  关键词 核心素养,历史科学,历史认识,历史教学,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论文

  普通高中教育承载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其终身发展的基础,进而提高国民素质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高中历史课程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标定位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聚焦于学生在解决现实复杂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核心素养取向的历史教学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历史教学,而是涉及历史科学、历史认识以及历史教育等领域的大历史教学。①从广泛意义上的大历史教学概念出发,叩问、探究与大历史教学相关的规定性、可能性、有效性和价值性,即是对核心素养历史教学整体逻辑性的学、思、践、悟。

  一、问史:研习历史科学的规定性

  学科知识本身并非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却是学生形成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根基。历史进程不可逆转,认识逝去的历史只能通过对现存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来进行。史料实证本是历史科学本体建构的基本路径,历史教材就是历史学家们对众多史料进行考证筛选、删繁就简后形成的学科基本知识体系。历史科学的规定性正是核心素养历史教学的基础。

  (一)历史真相:能否更真实?

  历史教材呈现出的内容须有史实根据,要真实地、实事求是地论述史实,应适当引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②然而,不能期望绝对意义上的完全还原,历史真相有时会因为关键史料缺失而模糊不清。

  比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前提便是确定夏朝的存在。历史学家们在探寻夏文化的考古过程中,对偃师二里头早商历史遗存再行深入发掘与研究,结合出土的大量青铜兵器和玉质礼器,以及同期发现的宫殿、居民区、作坊、墓葬等遗址,基本确定了四期分层,精细分析后发现其文化特征——早于商文化、与商文化不同但又有交错关系。然而,考古学家们在已经解读的甲骨文里从未发现过哪怕是关于“夏”的片言只语,在二里头遗址中也没有找到能够自证的文字材料。用物质文化界定的考古学文化与族群、朝代和國家的分界并不重合,在共时性文字付之阙如的情况下,难以根据器物定义的二里头文化来分辨夏朝的时空范围。①史学界关于二里头文化的性质及所处历史阶段、夏商分界,甚至夏朝是否客观存在等问题,并未如商代信史一样有一个定论。高中历史教材谨慎表述为:“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②二里头文化是真实存在的,但二里头文化是否为夏文化?甚至,二里头就是夏都吗?这些历史疑问都有待更多史料的出现,才能对之进行更为深入的考证。

  在其后关于商周交界的研究过程中,历史学家们通过现代天文学推演得到了至少3种符合碳-14测年和甲骨文月食星象记录的独立方案,却无法同时满足历代文献给出的全部条件。刘次沅研究员将中国古代确切纪年上推到武王伐纣的“公元前1046年”,这一成果在比对古代典籍相关天象记录的契合度上超过了江晓原教授“公元前1044年”的研究结论,得到了多数史学家和科学家的认可,也为高中历史教材所采纳。但是,双方用以推演历史真相的重要环节——利簋铭文的辨识与理解,以及《国语》“岁在鹑火”的叙者身份、场合和星象等解释,甚至对应研究历代文献所载星象所使用的西周历法,还是受到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质疑。商周更替的准确时间只可能有一个,到底哪种实证结果才“真实”?

  古代文献中存在越早的记载出现的时间往往越晚的现象,说明历史记载不断被后世以编造和添加更早祖先的层累方式拉长。③这种被“拉长”的历史记载,当然夹杂着祖先崇拜下的主观臆想和口耳相传,而史料实证的基本原则就是去伪存真,弄清唯一的真相。质疑某些历史事件的细节,并非否定历史科学,而是科学、理性地对待历史科学,因为真正的科学必须经得起证伪。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科学地使用史料。

  (二)史料互证:能否更细化?

  史实是由史料支撑的,但在史料矛盾,甚至不尽可信的情况下,如何考辨史料,完整地反映史实?

  我们在此以一道高考题为例:

  (2011年文综高考·浙江卷第14题)有学者根据材料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2“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B)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2否定了材料1,仅用材料1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1还是材料2,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1指的是民众,材料2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史料矛盾的情况在历史研究中会经常遇到,除非确证史料虚假,否则不宜轻易放弃,而是要仔细分辨、查证史料的共性。材料1出自《鸡肋编》,《鸡肋编》本身内容翔实,史料价值较高,其中使用的“数百万家”“尽仰”“无一家”等语词,类似中文习惯用语“千夫所指”“立锥之地”,具有古代文献典型的叙事方式——综合性、模糊性,但足以表明北宋京城普遍使用煤作为生活燃料。材料2出自《宋会要辑稿·礼六二》,是内府统计的一手档案,体现当时政府发放给官员的生活燃料有炭也有柴,数据详尽,可信度较高。两则反映北宋都城生活燃料使用情况的史料明显存在矛盾,但其矛盾之处只是反映在煤炭的使用比例上,而共同之处便是“宋都汴梁较多使用煤炭作为生活燃料”。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师生合作考辨、引证相关史料,可以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外延价值:

  1.《鸡肋编》虚指“汴都数百万家”,但历代史料关于北宋京城人口的数额并无确切记载,从宋太宗所谓“居人百万家”到范祖禹笔下“京师亿万之口”,不一而足。《梦溪笔谈》载有“发运司岁供京师米,以六百万石为额”,从系统论的角度考察漕粮运输与宋都官民、军队粮食耗费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得出“北宋东京的人口不会超过一百万”的结论。①

  2.北宋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保障百万之众的生活物资供应,极大地考验着政府行政管理能力。据题目可知,地处北方的开封(包括曾经长期作为历代都城的西安、洛阳),冬季来临早、气温低,容易遭遇严寒天气,②皇室、官民所需供暖燃料耗费巨大。北宋政府设置内柴炭库与炭场加强管理;组织人力引洛入汴,保障包括柴、炭等生活物资进京的漕运畅通;鼓励外地客商向京城贩运生活物资。

  3.自宋太祖开始,北宋政府发放的官员俸禄中包含柴、炭等生活燃料。材料所谓“赐在京官员柴、炭”,实际情况是“(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赐在京诸班直、诸军厢主以下至剩员以上柴炭各有差。先是,真宗以连日雪寒,柴炭价贵,故特有给赐。其军士外戍家属在营者半之。凡柴五百七十八万,炭五百八十五万”,③应为政府对京城中下级官军及其家属实施的应急性赈济。

  4.大量薪柴燃料来源于京城周边,主要出自秦陇地区。森林砍伐破坏了黄河流域地表植被,导致土地盐碱化、风沙成灾,北宋京城、陕西路两地的水旱灾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④森林砍伐还严重影响了所在地羌族的生活环境,由此引发了民族冲突。

  5.“尽仰石炭”说明煤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薪柴供需失衡的问题。北宋京城煤的供应主要来自河东路、河北西路,⑤这也表明黄河中下游地区煤储量较多,煤层较浅易开采。

  6.北宋政府吸取教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甚至将林木种植纳入官员考核标准;加强京城人居环境建设,建立严密的防火制度。不一而足。

  推荐阅读:历史学习历史教育类期刊投稿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核心素养历史教学的逻辑追问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5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