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20-11-12浏览: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但如何将情境教学法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呢?这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则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探究意识;兴趣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小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常常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积极融入到学习活动中。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恰恰能够达到这一效果。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构建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原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知识,并帮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还能够以故事为载体,为学生构建趣味化的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显著。

  一、构建生活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虽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十分丰富,但他们容易被熟悉的事物所吸引,并积极参与到其中。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教师可构建生活情境,使课堂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下,这样既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自身的潜能,使他们以原有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来解决数学问题,以此构建起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以“秒的认识”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秒的观念,笔者首先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新年钟声将要敲响”的视频,这马上把学生带入到了过年的场景中,并引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于是,笔者带领学生倒计时,在此基础上,揭示“秒”这一教学主题,这就使得学生对“秒”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紧接着,建立在生活常识的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即:在哪些地方还运用到时间单位秒,这使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这一问题,有的学生提出“跑步比赛”。可见,通过生活情境的构建使学生对秒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以此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思考相关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回答:我每天7点30分起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具,展示7点30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进行直观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借助相关的教具以及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并且对某一事物容易产生探究意识。但这种探究意识的产生需要外力的作用。而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设计问题情境,将问题作为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外在动力,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还能夠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以此发挥其能动作用。

  以“周长”为例,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以及分析等综合能力,笔者首先展示几张卡片,并设计了问题情境,并提出“你愿意举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说出它的周长是什么吗?”以这个问题为导向,笔者鼓励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并抽象出了周长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笔者出示一个正方形,并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个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并活跃了他们的思维。有的学生提出“只要量出一条边就可以了,然后乘4”,有的学生提出“只要量两次就可以,量一个长乘以2,量一个宽乘以2”。在此之后,笔者指导学生实际动手测量,以此总结出了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可见,通过问题情境的构建能够开发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与时间,以此使得他们的智力水平得以提高。教师还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询问人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相关的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并联想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而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故事情境,增加学习兴趣

  小学生难以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学习活动中,尤其是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因此,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赋予趣味化的色彩,而故事情境的构建能够将数学知识蕴含到一则故事中,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根据故事情节产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此外,故事情境的构建还能够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行为,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在教学导入环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以故事作为载体来为学生构建具体的情境,首先展示课件一:有一天,熊大和熊二一起去找食物,它们找到了四个大苹果,应该怎么分呢?如何要求公平合理该怎么分?这一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于是,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得出了结果。在此之后,笔者再次展示课件二:熊大、熊二一起去找食物,它们走了很久,只找到一个大苹果,他们应该怎么分呢?这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认识了“12”这样的分数。这样一来,以故事情境作为导入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新活力,还推动了新课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以及学习兴趣,可以适当讲述数学小故事,通过相关的数学历史小故事,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相关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得到,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具有其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因此,教师需要从“兴趣、情感、思维”等不同的方面来选择教学方法。而情境教学法能够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相契合,它不仅能够对学生产生暗示、启发的作用,还能够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此外,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还能够打破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思想,使教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刘玉环.浅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5(6).

  [2]姜波.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J].中国西部,2017(3).

  [3]梁小英.乐教乐学,趣是关键——论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30-31.

  推荐阅读:山西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材料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5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