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19-10-28浏览:

  摘 要:思政课移动教学是教师通过师生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进行的教学活动,具有即时性、碎片性、分层性、强互动性、强解惑性及高参与度等特征,能够更好地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在思政课移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科学定位移动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任务,杜绝娱乐化现象发生,引导学生建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思政课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教学;蓝墨云班课

三明学院学报

  推荐阅读:《三明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5月,是由三明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一、新时代思政课移动教学理念的提出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要主动承担起助推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任务,就需通过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學模式,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思维、政治站位和政治定力,以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斗争。思政课移动教学是思政课教师利用师生移动设备进行的教学,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必然选择,是“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延展和深化。教师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幸福感”,也是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要求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贯彻落实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打赢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2]的有效抓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及培养有担当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

  李克强总理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思政”教学便开启了我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深度变革之旅,“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成为学校思政课移动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3年来,以Moso为抓手的思政课移动教学模式从“基础”课部分教师试点开始,逐渐推广到现在的全部思政课教学之中,并被其他课程教师借鉴应用于其教学实践。

  二、新时代思政课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应用

  移动教学是移动互联条件下教师借助师生移动教学助手APP(如Moso)开展的“即刻反馈、即刻点评”的互动式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教学的时空里不再只有教师、黑板和ppt,学生学习目的也不再只是掌握知识,而是以发展个人能力为目标的深度学习,学生们在这种教学方式引导下逐渐成为学习的发起者而不再是传统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者。以蓝墨云班课(Moso teach)为例,教师以云端创建的“班课”为载体,能够随时随地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源、发布通知通告、开展教学活动或即时解答学生疑惑,同步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全方位的即时多向互动交流,突破了传统思政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很好地帮助思政课教师完成“以价值观培育为根本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使命。移动教学是基于云技术所开展的即时互动教学活动,具有即时性、碎片性、分层性、强互动性、强解惑性、高参与度及个性化等特征,能够更好地解决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为破解“思政课教学‘配方不新颖’‘工艺不精湛’及‘包装不时尚’”[3]问题提供了良好路径。

  (一)即时性特征

  以蓝墨云班课(以下写成Moso)为例,移动教学的即时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教学资源推送即时性。教师课前利用移动教学APP随时随地上传教学资源、发布通知公告、开展讨论及布置作业,学生可零距离接收信息开展学习。第二,活动开展即时性。教师可利用移动教学APP开展“即刻反馈,即刻点评”互动性教学讨论活动。第三,掌握学习情况即时性。移动教学能够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全过程,并在第一时间开展学情分析和诊断,精准评估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考核的动态化。第四,答疑解惑的即时性。高校思政课教学承担着较强的答疑解惑任务,正如习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4],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第一时间零距离地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而传统线下思政课堂却无法完全实现。教师利用移动终端教学助手随时随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无需等到上课或者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去为学生解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解疑释惑即时性。

  (二)碎片化特征

  思政课教师利用移动设备开展“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碎片化教学,能够更好地完成思政课“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教学目标。正如王竹立教授认为那样,在真实情境下开展自主、协作和探究性学习打破了原有以书本为载体的线性知识结构,导致学习过程呈现出某种碎片化特征[5]。“95后”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居民,“网络就像他们一个离不开的器官”[6],更易成为网络学习资源的受益者,他们利用移动设备实现了“一片一片、一点一滴的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以及学习思考积累,达到了解情况、增加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7]。教师通过移动设备将思政课学习资料碎片化,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关注度和掌握度,进而提高思政课学习质量。

  思政课移动教学碎片化主要表现为教与学的碎片化,即教师教学资源上传的碎片化与教学活动组织设计的碎片化、学生资源学习碎片化与学习时间碎片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教学资源云端上传。二是学习资源上传的碎片化,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非连续性及学习地点的移动性等特征决定了云端学习资源篇幅不易太长。三是教学组织活动设计的碎片化,在当前思政课时不足而教学信息量大的情况下,答疑讨论、头脑风暴、投票问卷、知识点测试等活动时间都不宜太长。四是答疑解惑的碎片化,在急剧转变的社会现实中,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更多更复杂,既有学业生活的困惑,也有社会实践和影视作品中遇到的困惑,亦或是在对社会热点热议中遇到的困惑[8]57,而每个学生面对这些困惑需要的答案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解惑时实现“私人定制”,这种“私人订制”具有较强的碎片性特征。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教学模式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4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