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流动政策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19-03-05浏览:

  摘 要: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教师流动对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对1998年至2017年我国有关教师流动政策研究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在教师流动政策研究中,研究文献近两年出现减少趋势。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乡村教师、流动教师和资源配置的研究,教育政策和对策的研究,教师轮岗及其制度的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教师流动;教师轮岗;政策;知识图谱

教育论文投稿

  一、引言

  教师资源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和实现个人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业成就的差距本质上是由于高质量教师资源投入不公平所致。我国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倾斜并没有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解决教师资源的差距。[1]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2]提高农村教师队伍质量成为我国农村教育质量提高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3]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业发展和身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在教师资源分配中对弱势群体合理倾斜,调整分配格局,实现区域配置公平、城乡配置公平,从而改善教育发展不公平的状况。

  我国从1996年以来,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推动教师资源均衡发展,如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国培计划等,从行政角度推动教师资源流动,实现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教师资源流动政策目的在于,消除义务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均衡,提升教师均衡发展;提高教师工作热情,培養教师创新能力;打破教育封闭,增强办学活力。[4]但是,受到教育系统各要素以及政府部门、学校、教师等主体的主客观因素影响,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出现了执行活动及结果偏离原有政策预期目标的失真行为,并没有达到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目的,没有实现薄弱地区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目的。[5]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教师流动政策的研究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究教师流动政策研究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预测教师流动研究的发展趋势,以补充和完善教师流动政策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数据来源,以教师流动、教师配置、教师均衡、教师交流、教师轮岗、教师轮岗制、校长轮岗等为关键词,以政策为主题词,检索1998年至2017年期间发表的文献,共得到415篇期刊文献,剔除会议通知、新闻文章、征稿简介、重复发表的文章,剩余396篇期刊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词频分析方法对所选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探究某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变迁做定量和质性分析。利用软件CiteSpace 5.0对样本数据进行共现关键词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研究热点的可视化知识图谱,据此分析教师流动政策研究的发展现状和热点分布。采用词频探测技术进行突现主题词图谱分析,生成代表研究前沿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以探测该领域的研究前沿。最后,利用CiteSpace 5.0生成关键词以及聚类结果的时间轴可视化图谱和时间线可视化图谱,主要研究教师流动政策研究热点的历史演化过程。

  三、教师流动政策研究的知识图谱

  (一)研究热点的静态知识图谱

  关键词高度概括了科研文献的内容与核心,表示了科研文献的关注点和研究主题,是文献计量研究中常用的指标之一。如果某个关键词被使用的频次非常高,则表明该主题内容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因此,对高频关键词做统计分析能够帮助研究者把握和探析相关主题的研究热点。

  在我国教师流动政策研究方面,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教师交流、学校、教育公平、教师轮岗、城乡教师交流等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高,且共现频次大,例如,教师流动和义务教育这两个关键词共同出现16次,教师交流与义务教育这两个关键词共同出现6次。教师流动和义务教育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是目前学界主要关注的研究热点。

  首先,教师流动政策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而制定和实施,参加流动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和校长,而且流动教师和校长主要来自公办学校。教师流动制度是由政府机构施行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公立中小学教师的人事制度安排,包括城乡教师轮换制和区域教师轮换制、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流动中人事关系随迁和保留等[6],不涉及其工作单位转变、职业转变等自然流动现象,且未涉及私立学校教师的流动或流失。

  其次,教师流动政策的制定旨在促进教师交流,尤其是促进城乡之间的教师交流。通过不同区域、不同质量等级之间的教师流动,一方面补充乡村和薄弱学校的师资短板,解决农村教育师资薄弱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养,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带动农村学校的师资发展。教师交流是日常教师培训的主途径,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将其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文化等带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则优秀教师的教学风范成为农村学校的示范型优质培训资源,[7]帮助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质量。

  再次,教师流动政策的价值指向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根本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教师资源是教育资源的核心,教师流动就是通过重新配置优质教师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8]教师流动政策努力推动教师资源在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合理配置,提高弱势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9]

  最后,校长教师轮岗及其制度建设成为教师流动政策研究中比较重要的研究主题。校长教师轮岗是校长教师在城市(县城)学校和乡镇(农村)学校、中心学校和边远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进行科学、合理、有序双向流动。[10]教师轮岗制是以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为目的,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不同学校间教师交流任教的制度,成为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调配师资、遏制“择校热”、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11]校长教师轮岗制度和机制建设是有效实施轮岗的保障,对职能划分、权责分配、轮岗形式等进行明确的规范,有利于高效实施教师流动,推动教师流动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清华管理评论》创刊于2010,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国内顶尖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出版发行。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我国教师流动政策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4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