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18-06-05浏览:次
这篇教育类期刊投稿论文主要探讨了英语课堂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及跨文化交际的不断融合,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与世界的对话和交流, 更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自谋发展。我国小学初期就开始接触英语教学,那么学习者如何融入西方的学习理念呢?
关键词:教育类期刊征稿,本土文化,西方文化,融合教育
随着我国国学风的热潮,以及电视节目中各类有关汉语文化的热播,如汉字英雄、成语大赛等,举国上下都加强了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和热情。此外,近年来的高考改革中,英语学科成为改革的重点,主要因为英语课程中西方文化摄入过量,而忽视了本土文化,不免造成学生崇洋媚外的现象。同时不难发现,本土文化表达方式已经被世界所认可,如Jiaozi;Kuaizi等,不再频繁使用dumpling;chopstick。此外,一些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物品也会直接用拼音来表达,如:BingTangHuLu;HuLaTang等。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融合是世界语言发展的趋势,英语教学中本土与西方文化融合是大势所趋,同时也吻合英语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即加强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如今,我国的英语教学大多起始于小学三年级(也有学校起始于一年级),从英语学习者的初始阶段进行中西文化的熏陶,将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提供学习思路和方法。
一、英语课堂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英语课堂的观察,以及与英语教师和学生的交谈,发现英语课堂中文化渗透情况总体存在以下问题,无论是教材、教师的教学思路,还是考试大纲的要求,都重视英语国家的文化,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
1.教学资料中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英语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往往会选取摘录西方国家的文章片段,此外在选择课外英语学习资料的时候,也是千方百计寻找英语原著之类的文章。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教学材料大部分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情况,可想而知,学习内容的偏差势必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当然,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关于我国的文化介绍在西方国家也越来越多,只要英语教师能够意识到课堂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便会在教学资料的选择上做出慎重的考虑[1]。
2.英语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导向迷失
作为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跟上时代教学的大方针和政策。在我国,自英语课程开设以来,便反复强调学习英语应重视它所在国家的文化,这种思想延续多年,直到近两年,才大力提倡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重视我国文化的传播。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及时接受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并及时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调整。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亦可通过慕课、微课等网络视频资料进行学习,借鉴其他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领悟如何合理地在英语课堂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3.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有待沉淀
有些英语教师希望能够在课堂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囿于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担心自己误解文化内涵,或因一知半解而误导学生,从而放弃了机会。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英语教师在实施本土与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道路上已经迈开一步,还须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尤其是所教授单元涉及到的文化知识需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力求将文化传播得全面、正确。
4.考试试题中鲜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题目
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离不开考试这个试金石。因此,英语科目的考试内容中是否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英语课堂本土和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之前的英语考试内容显然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一旦教师和学生把握到考试内容方向的变化,他们必会对此有所倾斜,从而提升英语课堂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因此,英语课堂中本土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任重而道远。第一,选取恰当的教材;第二,教师对于英语课堂文化融合教育的解读要透彻;第三,教师自身文化底蕴的沉淀和英汉双语语言功底的积累;第四,考核目标把握要到位。
二、本土与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方式
鉴于英语教学中本土与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必要性,结合英语教学和文化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以下几种融合教育的方式,以供小学英语教学参考。
1.文化对比教学
通过对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对比,学习者能够对彼此的文化进行梳理,从而更加尊重不同的文化,实现对中西方文化的内化。如coffee一词的讲解,可讲授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西方coffee这种饮品对应中国的哪种?(2)coffee一词的翻译使用方法是什么?是否还有类似的?这两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极其简单,必定是中国的茶饮。第二个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引导、解释说明音译的专业术语,相信学生很快能够通过思考得出sofa等词汇。
此时教师需要提出下一个问题,即(3)tea一词的来源是什么?会不会也如coffee一词一样,是个音译词呢?接下来就是一场本土文化大餐。“tea”音形成的过程是由福建话“茶”的念法而生。我国从唐代设立“市舶司”管理船舶载货进出口以来,直到明朝,福建省的泉、漳、厦三地市是中国茶叶出口的旺盛市场。福建人管茶叫“贴”音,故有“tea”音的存在。类似这样的文化对比还有很多,如:ChristmasDay与NewYear’sDay;动物词的象征意义异同(dragon;dog等);颜色词对比(红与白;红与绿等);见面打招呼方式对比(“吃了么”与“Niceday”);对赞扬后的表达(“哪里哪里”与“Thankyou”);以及在讲解元音发音口型时,举例laugh,smile,giggle三个单词,它们元音发音口型逐渐变小,这恰恰与所表达意思的面部情态相对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学习者可以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底蕴和根基。
2.刨根问底式教学
刨根问底式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习者进一步了解所学知识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如为什么问候新年好用的是“happy”,而圣诞快乐用的是“merry”?又如“livingroom”这个词,汉语翻译是“起居室”,那“什么是起居室”?起居室指的是中国房子中的客厅还是卧室。从这一系列问题中,学习者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意想不到的文化背景。因此,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至关重要。又如我们对于自己喜欢的名人,会称自己是他们的“粉丝”,“粉丝”一词是怎么得来的呢?很多人会认为这个词只不过是个新词、热门词,孰不知这是“fantastic”缩写词“fan”的复数形式“fans”的音译[2]。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使学习者养成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3.课前三分钟文化闲谈
一节课中的课堂导入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们都会关注每节课的课堂导入环节。如果将导入环节设计成文化闲谈环节,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者可将这个环节作为学生作业的展示环节,由学生自己通过书籍、网络资源来搜集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一方面促进学习者对文化的关注,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抓好课前三分钟,会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思路。这是实现英语课堂本土与西方文化融合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种方式。
4.文化小讲座、小短剧作坊
文化导入要有系统性,针对某个文化以小讲座或小短剧的形式进行展开,如伏羲文化包括伏羲皇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创八卦,别姓氏,倡导彩陶文化、玉石文化、龙文化等,将这些部分分别进行短时间的小讲座或者让学生将这些子文化进行排练表演,进而可以使学生内化这些文化,形成自己对某些文化的理解。这种文化融合教育的实施者可以由学生自己担任,其他同学或教师可以对讲授者进行提问或质疑,如果有疑问,说明其他学生也已经融入到这些文化讲座或短剧中去,这样的效果会比教师来担任教授者效果更好。因为同龄人之间会有peercompetition的特征,如若教师教授,大部分学生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不会轻易质疑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让谁担任教授者,教师需要慎重权衡,例如对于难度较大的话题,由教师亲自讲授;对于难度一般的主题,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来担任,在此过程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或提示。
5.多模态文化呈现
随着多媒体网络资源的丰富,如各类APP网络渠道的开发以及使用网络工具的研制,越来越多的教师们不断完善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对于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网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它能够将文化教育的传播变得更直接、形象,并且能够实现文化的即时性。如今微信软件的使用已普及,学生们可以将自己所见所闻的文化信息进行实时地录播或照片展示,这能够使学生或教师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信息。又如在英语课堂上,将2008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视频展示给学生们,让他们找出所有的文化信息点,几乎每几秒中都会体现出不同的文化信息点,如开幕式的四大发明、闭幕式7分钟伦敦展示中的大巴、雨伞、报纸、爵士、足球等,着实是一顿文化大餐。
三、本土与西方文化融合教育原则
在英语教学开展初期,教育者们发现,想学好一门语言,其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们开始关注所在国家的各种文化,后来逐渐地发现这是一种极端,产生了消极影响,又提出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不可缺失性,但是在实施的时候须避免两种极端的产生。因此,在实施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时候,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1.适度原则
在英语课堂上,尽管倡导西方和本土文化的融合教学,但也不能本末倒置,还需以英语教学为主,不能一味导入中国本土文化,而淡化英语教学。因此,英语课堂中中国本土文化摄入量的多少需要英语教师进行适度把握。
2.恰当原则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哪些文化值得拿出来与学生分享需要慎重考虑。首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决定,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学生对某些文化的接受程度、学生的年龄特征等。
3.准确性原则
教师要充分了解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而不能只是确保文化传播的数量,不能保证文化传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从而出现以偏概全、完全依赖网络资源、不加辨析和思考就全盘托出呈现给学生的现象。
4.师生角色定位准确原则
英语教师在中西方文化融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让学生作为中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主体,通过自己查阅、比较、总结、展示进行提交,而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对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重视和兴趣。张绍杰指出,当今英语学习者通常是“嘴巴快、耳朵尖、思维空、文化浅[3]。由此看出,英语课堂文化的摄入是当务之急。同时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平等性意识也需要英语学习者慢慢培养,只有熟悉本土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才能真正做到两种语言的自由转换与表达,从而一定意义上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我国的重视,他们也希望了解我国的语言和文化,作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国的文化进行宣传和传承,并且是准确无误地、客观地道地表达与讲解,这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在宣传本土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尊重本土文化的历史性,又要满足目的语国家的表达方式。因此,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及时把握教学方向,适时在教学中体现融合教育思想,从而正确引导学生以后的学习思路。此外,笔者曾采访过英语学习者,他们也纷纷表示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很感兴趣,并表示通过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深层次地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王燕.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5(8).
[3]张绍杰.对舶来教学说“不”[J].中国外语,2007(3).
作者:张博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推荐阅读:《语言教育》的办刊宗旨是: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为辅,开展语言和语言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关注语言教育领域的宏观战略、策略问题和微观教学法的研究,促进各语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英语课堂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4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