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17-02-09浏览:次
这篇职业教育论文发表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研究,论文介绍了工业制造的智能化发展,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策略,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智能化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以及家长的密切关注,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面对社会各种挑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更好地提升自己,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但是在智能制造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从这些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论文,智能制造,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指的是个体在相应的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的综合素质,它主要是相应的工作岗位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主要指的就是高职学生通过日常的教学培训还有自身的锻炼,由此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及职业道德等相关方面的素质。具体而言,其主要涵盖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奉献精神等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培养方式,更应该的是结合社会的需要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高职学生。
一、智能制造下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科技的极速发展,工业制造朝着智能化发展,所谓的智能化是相对于传统的手工以及简单的机器化而言的,它相对于传统手工以及机器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化更强,在智能化背景下制造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并且生产的产品更加专业化,它促进了社会的变化,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与传统的从业人员有所不同,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及时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
二、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尽管现代社会智能化发展迅速,但是许多的高职院校依然秉持着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没有改变,即“重理论轻实践,重学习轻应用,重教学轻实训”,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许多的高职院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会以传统教科书中的知识为教学点,将书本中的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不追求理论的变通,甚至不顾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却仍将其强塞给学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许多的老师只是机械传授书本的知识而忽略了社会实际的变化,仍然以课堂———书本为主,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灌输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严重脱节,跟不上智能社会的发展,无法训练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职业素质,最终没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被社会所淘汰。
(二)学校对学生适应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当今的高职院校课堂,一般都开设有专业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相关的课程,但是很少有高职院校会开设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这和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一直以来,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总是以书本的理论知识为主,很少会将实践引入到课堂当中,更不会去关注书本以外的东西,在日常的教学当中灌输的思维是只要将专业理论课学好就是学霸,而且专业课才是学习的关键,其他科目的学习只要一般了解即可,正是由于学校、老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也不重视,或者说是不理解其重要性,因此在学校期间没有积极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最终没能形成完整的素养体系,导致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学生自身因素导致其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当前高职学生的身上虽然存在着许多的优点,比如聪明、灵活、接受能力更强等等方面的优点,但同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急功近利,缺乏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等,这些问题就导致了他们的职业意识不强。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认为只要在校的学习成绩好毕业后自然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因此,他们往往只关注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也忽视了社会对就业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他们一昧追求理论知识的高分,却忽视了实践训练,久而久之就跟不上迅速发展的社会了,在当今智能制造背景下许多学生所学到的简单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他们对职业素养的认识还停留在前人的认识层面上,没有能及时与社会接轨,这就导致了当他们走入工作后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又或者是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策略
(一)转变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方式。许多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往往只重视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或者是只重视一些书本中存在的过时的理论学习,而忽视新的理论学习,这些都导致了学校的教学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一方面是转变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平常的教学当中,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甚至是超前的,老师应该将不断变化发展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之前的理论知识,在智能制造背景下,老师需要结合当今社会智能化的背景教给学生有关智能化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不断认识到社会的变化。另一方面,老师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灌输理论知识,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课堂化,校内实训基地工厂化”双化基地建设,让学生通过实地的实习经验结合认识到自身该如何发展,并且懂得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这种方式懂得各种素质是企业所需要的并从中认识到自身发展过程中已存在何种优秀品质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还有何种品质是自身还需要提高的,这样的结合才能够使学生不断增强其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以及不断培养其职业素养。
(二)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当今社会,高职学生有着其自身发展的优势,比如接受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但是,不可否认的就是他们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侥幸心理较强,责任心不强,玩心较大等缺点,这些不足将会影响到他们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该如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这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智能制造背景下要求学生拥有更高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与时俱进教授学生们更多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以及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并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挥他们自身的优点比如接受能力强、头脑机灵等这些方面,将他们培养成为更加适应智能化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另外,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仅包括他们的技术能力,还包括一些人文素养,比如,责任心、奉献精神、团队精神企业管理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素养。一个合格的工作者不仅仅只是在技术领域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有各方面的能力,只有将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才能够适应当今智能化制造环境的发展。
(三)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当中也不断更新其教学理论,但是更新的速度还是跟不上极速发展信息化社会,为了化解这种尴尬,要开展校企模式,增加校企融通课程的数量,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但企业正在大量运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投放到企业中去,他们可以在企业这个大环境中更好地具备一些人文素质。
四、结语
在当今智能化制造背景下该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校、对社会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为了让学生提高自身社会竞争的优势,在这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投入,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丽娟,朱智.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企业文化,2013,21
[2]应晓清.试论就业导向视野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20
作者:杨劲静
推荐阅读:《现代职业教育》(旬刊)创刊于2015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学术类期刊,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4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