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简析当前广东省高校政治管理制度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15-05-23浏览:

  摘要:在中国,共青团员是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员。共青团员要服从于共产党的领导,信仰共产主义,是仅次于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者。作为一名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员,对自己的要求要同共产党员一样,要求共青团员有先锋模范之带头作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作出表率与榜样,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关键词:共青团,共产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中这样写到:“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两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两新”组织中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青年,集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而且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独立学院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为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国家鼓励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创办的独立学院。目前全国已多达319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也是“两新”组织之一,但因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公益性事业属性,所以独立学院是特殊的“两新”组织。独立学院与“两新”组织在共青团工作建设中有许多合作点,因此探讨独立学院与“两新”组织共青团工作共建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A学院与B公司的共青团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立学院和“两新”组织共青团工作共建模式,以加强校企交流合作,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开展。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系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人文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07年9月创刊,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哲学家李德顺教授担任主编。本刊以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编辑取向,坚持原创、首发,鼓励独立思考、研究和署名,提倡学术规范,坚决反对抄袭、剽窃以及伪注等学术不端行为。

  一、A学院与B公司共青团工作共建的需求分析

  (一)A学院团建工作的现状与分析

  A学院团委团组织建设较完善,学院团委通过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为抓手, 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红色之旅”等社会实践活动;以“校园艺术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为载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A学院在团建工作中虽获得较多荣誉,然而其团建工作也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因为自己难以找到相应的实践平台,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没有得到锻炼;有约90%的团员学生希望到企业中实习和锻炼,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希望通过实习体验工作,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由此可见,A学院院团建工作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社会实践大部分流于形式,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没有实际意义;2.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仍需加大步伐,以满足学生的需求;3.经费有限制约着共青团工作的推进。综上所述,如何获取社会资源的支持,是提升A学院团建工作一个关键点。

  (二)B公司团建工作的现状与分析

  B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下辖四个子公司和三个制造工业园。目前B公司第一生产区共有青年团员840名,占全体员工总数的42%。团员职工在技术创新、产品推广、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凝聚青年团员力量,发挥团组织优势,公司成立了团委,设团委书记一名、副书记两名、委员6名,公司团委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管理组织结构,并开展了“道德讲堂”“好声音大型歌唱比赛”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但团建工作的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1.缺乏团建工作相关制度;2.企业内团员干部兼职化严重;3.活动注重形式而缺乏效果;4.管理松散,团组织缺乏凝聚力。B公司开展共青团工作尚没形成固定工作模式,现阶段主要以完成临时性工作及上级交派工作为主,共青团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

  综合以上情况,A学院和B公司开展的团建工作都存在着各自难以解决的困难,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深度合作,互补不足。如A学院团建工作在活动形式和内容创新不够,学生锻炼的平台较少的情况下,通过合作,企业可为学院提供实践基地和社会资源,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将高校教育与人才需求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校的育人工作,输出更多高质量的毕业生,更好地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青年团员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激发和提升青年团员的工作热情、素质和能力是独立学院和“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校企共青团工作共建,可以很好地解决双方所遇的实际问题,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A学院与B公司共青团工作的共建模式

  (一)建立组织“共联互通”机制

  首先,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为了加强企业与学院联系、便于开展工作,学院团委应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设立社会实践部并由专人负责,该部门的主要职务是加强A学院共青团工作与B公司的联系,及时跟进校企合作事宜,处理相关事务,让企业与学院保持良好的沟通。其次,制定校企共建制度。独立学院与“两新”组织的长期合作,必须建立有关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独立学院广泛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有助于结合企业的特点,利用学校资源对其进行长期的支持,推动企业发展。在A学院与B公司开展共建活动的过程中,双方共同制定共建工作制度,有效推进双方的团建工作、形成长效合作模式。

  (二)建立人才“挂职交流”机制

  团员干部在共青团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B公司团干部兼职化严重、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在A学院选拔优秀团干到B公司进行交流、挂职锻炼、协助B公司团委开展工作,以此加强B公司的团建干部队伍力量。A学院团干的政治觉悟高、文化素质高、办事愿望强,有能力协助企业团干把工作做好。经双方研究协定:每年派出3-5名优秀团干到B公司挂职锻炼,分别担任B公司团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助理,协助企业做好团建工作,完善团组织管理制度,改善目前B公司团干部因兼职化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选派优秀学生团员干部进入B公司相关岗位进行挂职锻炼,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业务实习、科技推广、学习宣传和文化卫生建设等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切实增强学生责任感、使命感,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同时,也给企业注入了新的创造活力,创新企业团建工作。

  (三)建立基地“资源共享”机制

  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这有利于学生认识了解企业及其工作情况,提升学生整体素质。B公司是大型企业,用工需求大,实行校企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有助于输送专业对口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可针对企业产品的宣传包装、销售以及生产方面等岗位工作,推荐中文、平面设计以及数字媒体艺术、物流管理等不同专业的优秀学生到企业里实践锻炼,这既满足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又满足了学生渴望进入企业锻炼的需要,实现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互利共赢。

  (四)建立文化“优势互补”机制

  1.A学院与B公司科技文化艺术节联动

  B公司每年9月都会举行“科技文化艺术节”,以丰富团员文化生活,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但是,由于团干部是兼职的,无法精心策划和组织活动,活动开展不能有效针对青年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团建工作产生形式主义化。A学院已成功开展多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A学院“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分为艺术类、科技类、文体类、创业就业类、环保类等20项活动,若将两者科技文化艺术节进行联动将是一次巨大的创新,在内容上更丰富、举办形式上更新颖,必将更吸引大学生和企业青年。通过联动,可以减轻B公司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筹办的压力,学生对企业活动的参与将会产生“鲶鱼效应”,让活动更有吸引力。

  2.举办精品文化交流项目

  A学院与B公司可以举办一系列的文化交流项目,以满足两者发展的需求。譬如:举办讲座、展览、比赛等。B公司可结合企业情况邀请A学院相关资深专家定期举办讲座,这对于提升员工素质、职业技能、安全意识、法制意识、规范管理能力等有促进作用;同时,为了能够让A学院青年学生了解企业和工作,可以邀请企业优秀的骨干员工作关于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讲座,这样的讲座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有吸引力,而且能够很好地给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举办书画展、摄影展等,这不但可以丰富企业员工的文化生活,也有助于社会了解A学院情况,从而提升A学院的良好形象。

  (五)建立服务“爱心”互助机制

  1.建立青年员工子女服务站

  B公司青年团员占企业员工人数42%,青年团员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经访谈,大部分青年员工工作时间长,经常出差、倒班,忽视了子女成长,对于子女学业的辅导表示特别有困难。为了能让青年员工安心工作,A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建立“B公司青年员工子女服务站”,专门为青年员工子女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举办比赛活动、作业辅导、知识竞赛等,解决青年员工的担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当中。

  2.设立专项基金

  A学院的团建经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团建工作的发展,B公司作为一个知名的企业,经济实力雄厚并热心于公益,在A学院设立基金,可资助团建工作项目和贫困学生,这为相关工作提供了资金保证和有力支持。

  A学院与B公司共青团工作共建,一方面有利于A学院共青团工作由传统的短期下乡、社会实践,向长期定点的交流、合作转变,形成长效合作模式,提高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利用高校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洞晓,李宛冰.暑期“三下乡”活动对高校团建的推动作用分析[M].赤峰学院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0)

  [2] 王冬冬,王婷婷,刘楠.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研究[M].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10(1)

  [3] 温利平.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及其途径[M].]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0(04).

  [4] 侯劭勋.“两新”组织团建有效性问题探析[M].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教学论文简析当前广东省高校政治管理制度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3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