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14-11-29浏览:次
摘要: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儒家启蒙教育,所以传统文化课程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弟子规》对学生进行扎根教育。《弟子规》有助于培养学生孝、悌、信、博爱等美德意识及严谨、专心读书等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四书”的名段名言,了解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的思想精髓,启迪学生对人生、宇宙自然的体悟,掌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智慧。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学管理
目前,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课,但效果却不明显。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授课方式的古板和陈旧却是关键。然而,同样是传授传统文化,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却十分受人欢迎。易中天、于丹、钱文忠等成为家喻户晓的传播传统文化专家。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挖掘传统经典中的现代元素,做到古为今用;其次,对历史深度和文化深度的设计与把握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兴趣需要,不过分强调学术性,而要深入浅出,走亲民立场,持普及态度,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广义的国学包含了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所有传统思想文化和技能。充分利用政治、体育、音乐、中医、导游基础、园林设计、装潢设计等学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开掘其中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而有效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广度,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讲座、知识问答、专题研讨、主题班会、诗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社会服务(慰问敬老院、社区义诊、清理环境等)、师生书画展览、传统体育项目比赛、传统音乐节、插花技艺比赛、茶艺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中大显身手。“琴棋书画剑,诗歌茶酒花”,可以让高职校园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彰显其魅力。
无论课上还是课余的传统文化教育,都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很多时候需要学生课余进行准备。如课上背诵、讲故事、角色扮演,课余的朗诵比赛、书画展览等活动都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准备。如果在校内组建学生主动参加的“读诵经典社团”“传统文化演讲社团”“传统文化书画社团”“茶艺社团”“青年志愿者社团” 等学生团体组织,加之学校的教育教学决策、校园环境建设、德育的大力倡导和配合、社区的辐射等,对校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应当承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影响颇深,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传统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严重缺失。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高职教育担负着为未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在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众多途径中,传统文化教育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育方式。立足于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可帮助学生汲取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促进学生提升内在的品德修养,将来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传统道德中“天下为公”的爱国主义思想值得传承。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孝悌,严谨、诚信,谦恭、博爱等传统美德在儒家经典中随处闪耀着光芒。这些传统美德于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们的人格,提升着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学了《弟子规》,学生就会懂得“孝悌”是修身的基石;学了《大学》,学生们就会懂得修身对家、国、天下的重要影响;学了《中庸》,学生们就会懂得人应该走“中道”,“中道”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人文主义的教育,它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传统教育尤其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弘扬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这对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德育目标中应该有生活化的一面,教导学生学知识要先学做人,在学习、生活等行为中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例如,《弟子规》“余力学文”章对学习方法有详细的要求;在“谨”这一章对“时、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惯问题做了细致的启发诱导。“细节决定成败”,国学教育有益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这种人文精神对建立和谐社会关系有指导作用。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学生,才能增加“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形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担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和树起“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
传统文化教育中经常需要学生对经典内容能熟读成诵。而实践证明,熟读成诵是个开发智慧的好方法。读经的时候不想经义,培养孩子的清净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人在自然放松清净的状态下能激发潜能,自然能打开智慧,智商提高。
在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是一个基本途径,可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化。根据情况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融入政治、体育、音乐等其它学科,可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范围。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教师论文范文刊发论述当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1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