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新制度模式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14-09-29浏览:

  摘要:根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的现实情况,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策略措施,形成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特色,从而促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

  一、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和学生学术品质及特征

  1.民办高校学生的学术品质和个性特征

  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是在不能就读普通高校的前提下而选择民办高校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自律能力相对较差。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民办高校学生

  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上缺乏持久的动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学习中,对学习的外在激励和约束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容易产生厌学倦学、自卑自弃心理。此外,民办高校学生对于数学专业就业前景比较悲观,因而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定位不明确。

  2.民办高校数学教师的学术品质和个性特征

  民办高校数学教师主要由公办学校离退休的老教授、刚毕业的年青教师组成。离退休老教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学术水平已有一定造诣,但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陈旧。青年教师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敢于尝试新知识、新方法,其行为和思想比较容易为学生接受。但是,青年教师往往在教学科研方面表现不成熟,需要时间的锤炼。民办高校“两极分化”的师资结构,造成了教学上难以统一和规范。

  二、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现状

  1.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弱,学习动力不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考入学比率逐年增加。绝大多数学生是在不能进入普通高校的情况下才选择民办高校,所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此外,由于社会

  对民办高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学生对数学专业学习的前途感觉渺茫,所以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投入不足。而这些直接导致了教学上的困难,产生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厌学”的局面。

  2.民办高校数学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民办高校师资的来源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办高校,专职教师主要由退休的老教授、刚毕业的年青教师及社会企业等招聘的人员组成,师资结构呈现较严重的“老少”两极分化现象。比如,笔者所在学院数学专职教师中,79.69%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9.86%是60岁以上的老教授。老中青教师梯队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专业教学教研,学术科研等的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3.教学内容重基础、轻应用,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公办高校的相关教材,教学内容存在

  重基础、轻应用问题。教学重点还是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往往脱节。同时,民办高校办学的“私利性”使得因材施教的教材建设进程缓慢,教学上还存在“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冲突的现象。所以,民办高校学生往往表现出数学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均严重不足,不能适用社会的需求。

  4.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或特色课程教学大都由公办高校退休或在职教授承

  担,其教学方法、手段等相对陈旧。“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及灌输式教学方法等不可避免地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非常依赖,严重缺乏学习主动性。民办高校是面向市场办学的,市场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得民办高校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三、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和体系,课程设置则要科学合理,要强化课程整合,加大应用类课程分量,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民办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与优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则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教学内容的综合化、现代化为重点,注重将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实验、数学史、数学文化教育贯穿于每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课程体系的优化主要从深化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注重精品课程建设,加大实践课程几方面入手。具体操作上,主要从专业基础课和通识课,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为学生设计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计算机基础,概率论,数学建模等课程。通识课包括英语,人文科学教育等课程。专业必修课包括抽象代数,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数学实验等课程。

  系列选修课包括基础类,教育类,应用类,经济类等课程。不同内容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潜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个体优势。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要注重以人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要改变填鸭式课堂教学,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分层次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学习上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个性。此外,民办高校学生虽然数学基础薄弱,自律性较差,但他们的社会知识面广,社交能力较强,组织管理和商业运营才能突出。所以,民办高校在教学上还应充分发挥人性化教学,注意个体优势的形成。民办高校要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建设,应用网络、电视等辅助手段来促进教学改革。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应结合课程特点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而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教学则应加强计算机与相关数学软件的应用。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逐步完善,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加强教材建设,建立系列化主、辅教材体系

  教材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民办高校一方面可以选用国家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等国内优秀教材,一方面可以适当引用国外的优秀教材。此外,还应积极鼓励教师根据民办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要求和学生实际需求,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编写相关教材和辅导书。除加强主干教材的建设外,还应加强与之配套的辅助教材如习题集、学习指导、试题库等的建设,从而完善主辅教材体系。

  4.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民办高校往往由于办学实力有限或从教育利益考虑,从而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很少。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参观考察、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几种形式,实践教学大多停留于

  走马观花的形式,而专业技能的训练相对很少。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与理论教学环节脱节,不规范等问题,这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民办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改革,应根据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借鉴公办高校成功做法,通过加强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提高实践教学的执行度和有效性,让学生掌握数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相关领域实践工作的能力。

  5.完善教学评价监督体系

  教学改革的深入需要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评价体系。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老师与学生互评、考试等手段加强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与评价。此外,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考评方法与标准,如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课程考试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

  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进行全面综合考评,对教师则实行绩效考核,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科研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

  总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为目的,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为重点,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等实现高素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新制度模式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1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