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14-10-17浏览:次
摘要: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导作用,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价值取向的误读,同时补充他们在教学阅读过程中的遗漏之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课本内容,学会与文本对话,在学生获得自身的独特体验之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加以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指引,充分挖掘作品的价值。只有将价值取向的客观性与独特体验的主观性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文学作品的创新内涵。
本文选自:《教学月刊(小学版)》从2010年始实行改版,将上下月刊分别调整为《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和《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改版后的《教学月刊小学版》以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面向全中国为目标,融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为一体,真正为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
1.学习目的不同。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阅读目的,因此其阅读行为也是不同的,极具个性化。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篇作品的阅读学习,有的学生是为了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有的则是为了吸收优美的语句段落。这是由学生的主观意识所选择决定的,也对价值取向的引导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2.学习方法不同。就阅读学习过程中的方法而言,不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学生独特体验的重要表现之一。不少学生在学习作品过程中,仅会大致地学习文章,对细节则不加关注,掌握大体内容,而有些学生则会对文章进行精读,截取不同重点进行精读,细致地了解每一个情节。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就会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进而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
3.体验情感不同。在不同的情境下,学生会对教学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产生不同的体验情感。目前,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绝大部分都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再创造、再加工,本身就附带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除了根据老师的分析引导之外,只能依赖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认识水平去理解,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独特的体验。
协调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
价值取向主要是依赖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领悟文学作品,在体味创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语言文字之后,思考有关于“是什么”、“怎么样”的情境,这即是思维的“独特体验”,是学生对作者观点的判断和识别。那么,如何平衡并协调教学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呢?
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每个人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都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见,由于每个学生拥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养成了不同的个性习惯,在学习不同的文学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和独特感受的尊重是学生充分展现其个人风采的重要前提。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允许学生发表独特的个性化评价,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意识,挖掘他们的个性化潜能,通过加强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个性的感悟解读教学作品的真谛。
2.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体验。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过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把阅读文学作品完全变成个人的主观反映,导致阅读课成为学生的自由交流课,丧失了阅读教学课程的引导作用。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感受,将学生的教学感受和体验与教材文本相联系,发挥教材作品的引导作用。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当前教学管理的新改革措施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1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