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22-01-08浏览: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程根本教学目的主要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德育渗透教学工作的重任是有效实施高中信息技术德育渗透,就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搞好楷模示范,对于学生展开德育渗透,着力培养学生让学生树立游戏规则风险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信息技术教师当作率领学生进入信息内容世界的领航人,应该认真思考怎样将德育有效渗透到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渗透

  一、信息技术课程渗透德育工作有很大的优势

  目前,由于大部分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高中阶段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都处于向成年人过渡时期,存在的德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美德丢失、价值取向功利化、拜金主义、厌学、自理自律能力差,心理素质不过关等症状。这一切,均能直接影响他们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建立,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生和生活,甚至也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怎样开展德育教育,鼓励、让学生健全发展应是一线老师面临的势在必行,需要思考与妥善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信息技术课程德育渗透工作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常规,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任课教师在第一节课时应该向学生公示信息技术听课守则,“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学员约法三章,应该使学员明白破损电脑的要负一定法律责任的,帮助學生加强责任感。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 ,所以学生上课地点一般在机房,机房每台电脑贴上序号,要求学生按座位号对应电脑序号就座,每个学生要自己所用的电脑负责,每上完课,教师要检查电脑情况,有任何损坏,就可以找至相应学生问情况,要求每个学生上课前后都要检查自己所用的电脑好坏,保护好公用财产,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二)结合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结协作能力

  任课教师应设计层次性的任务,充分利用组员合作教学方法演变成组间竞争、小组团结协作的气氛。 就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经由组内讨论交流学习,共同完成任务;经由组内展现、组内他评,鼓励学生组间互相学习;通过任课教师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备自我、提高自我,促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体味到与人乐趣。

  (三)结合教科书,提高学生辨别教学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多姿多彩的网络平台具备开放性、隐蔽性的特点。开放,促使因特网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考验着学生的辨别能力;隐蔽,给网络平台沟通交流增添了神秘色彩,但是与此同时还模糊了学员的思想意识,使网络平台欺诈、网络平台诱骗等等现象屡屡出现在学生人群中因而你应当利用课堂,让分辨能力也偏弱的学生在网络中清晰筛选教学信息,学会自我维护。

  1. 精益求精,增强信息甄别能力

  譬如,在阐述因特网信息检索相关具体内容的时候,一方面应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技巧,同时应指导学生如何去粗取精、鉴别信息。网上商城、数字化城市等数据库系统后,设计了评价数据库系统工序。促使学生对自己搜索过的数据仓库展开评价,而是拿出依据,因为应是自己体验过的,因而学生罗列了许多,老师的鼓励,学生学会了怎么样将无用的信息拒之门外。

  2.鉴别真伪,遵守因特网礼仪,提高网络安全风险意识

  在讲到网络安全那一节具体内容时,你应当告诉学生因特网的黑暗面,另一方面协助学生演变成自我防范的风险意识。在讲到网络安全那一节具体内容时,应当告诉学生因特网的黑暗面,另一方面协助学生演变成自我防范的风险意识。

  譬如,多媒体技术必修二5.1讯息社会的伦理与道德一课通过“遵守网络平台礼仪,应对网络平台欺凌”以及“保护自己与别人”两个任务的设置,分别阐述了四个问题:网络平台语言礼仪、隐私保护(网络平台欺凌)、信息下发以及网络平台行为投资决策。本项目教学用两课时完成。第1课时“恪守网络平台礼仪,应对网络平台欺凌”主要探讨“网络平台语言礼仪”及“隐私维护(网络平台欺凌)”两个具体内容,通过角色扮演、事件及案例分析、学生讨论等多种方式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礼仪的重要性,努力做到自觉遵守网络平台礼仪游戏规则,有效应对于网络平台欺凌。第2课时“保护自己与别人”主要阐述“信息下发”以及“因特网行为投资决策”两个具体内容,任课教师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案例对比分析,让学生深层次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完成相关内容的制作等,真正理解并有效实施网络行为决策,合理发布网上信息,保护自己与他人隐私。

  (四)结合实例,加强学生法制观念

  另据有关档案资料显示,现今充分利用计算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且犯罪趋势呈现低龄化。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比率日益增大,犯罪方法亦日益增加,从传播病毒到制造病毒到篡改教学信息,方式不断涌现。而是犯罪动机往往仅仅应是好奇或者为了夸耀自己的技术手段,显示自己的聪慧,引起他人的注意,等等。在教学中,应该结合社会案例,将中学生犯罪的血的教训,展现出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被真实的情境所感染。使得学生认识到,不管出于什么样目标,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均应是社会所不容许的,均应是应当受到谴责的,甚至能受到法律的制裁。此外,青少年的求异情绪致使他们对于黑客、计算机病毒充满好奇与崇拜。教师应当正确引导,不然易让他们误入歧途。

  总之,我们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从社会生活与实践、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当地文化、历史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文化主题的挖掘,因势利导,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以积极健康为主旋律,注重文化主题所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正面发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适时展开德育渗透,教会学生正确挥动多媒体技术那把“双刃剑”。有效地渗透德育,需要多媒体信息技术老师做有心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堂,发掘教科书的德育意蕴为学生建立舞台。

  【参考文献】

  [1]兰世春,刘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2008(4).

  [2]黄振余.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主化主题性实施策略[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6:86-87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6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