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21-07-28浏览:次
中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家教传统,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家风,传承有序的家教、家风对中华民族的整体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代中国社会环境、社会观念和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对人生成长、人心维系具有重大作用。如何弘扬悠久的家风传统,塑造与个人、社会、国家良性互动的当代家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中国传统的家庭与家风
(一)家庭对中国社会的意义
重视家庭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传统。《周易·序卦》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作为个体的男女必须以家庭为单位结合起来,而由家庭关系体现出来的夫妇、父子关系会进一步成为社会的基础。《大学》在讲人生修养时,也建立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序列,把治理家庭当作一切社会治理的起点。
在中国古代,家庭不仅承担生产生活功能,也承担教育功能、伦理功能、社交功能、情感功能,是整个社会构建的基础。“修齐治平”的基本修养路径和家国同构的社会构造模式使得家庭被赋予重要的价值。“齐家”是人生修养施之于外界,形成教化的第一步;家庭是儒家教化的起步点和试验田,中国古代重视家庭教育就是在这个前提基础上展开的。
(二)中国的家教传统
中国古代有官学、私学,也有家学。家教既包含着家学的内容,又比家学更加广泛。通常来说,家学指家传的学问。比如西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家传史学,这样的家学以学问为基础,知识的指向性强,因此只能存在于知识家庭。而家教则不然,家教可以包括学问教育,但更重要的是伦理教育和生活教育。因此不仅仅是知识家庭可以施教,不识字的家庭也可以施教。比如我们熟悉的孟母断机、陶母截发等,这些都不包含知识教育的内容,而是广义的人生教育。中国社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家教也展现出不同的特色。但总体来说,道德教育一直是中国古代家教的最核心内容。
(三)父母在古代家风建设中的作用
1.父母在传统家庭中的定位
中国古代家庭有着比较严格的性别分工。总体来说,唐朝以前,人们更倾向于认可父亲的家教责任,而唐朝及以后,人们更多地承认甚至强化母亲的家教责任。宋以后小家庭兴起,家庭成员的单纯化使得父母双方都必须竭尽全力,在这种情况下,主内的母亲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此外,唐宋以后,科举制的发展使得家庭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的督导职责变得繁重。那么,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父母双方在家教家风的建设中,各自承担怎样的功能呢?
2.父训
父亲进行家教,其中第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家训。这些训导流传下来,形成中国一以贯之的家教传统。借助历朝历代不绝如缕的家训,我们得以窥知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怎样在家族内部传承下去的。第二种方式是知识教化与风范传承。例如东汉时期,北海甄宇以讲授《严氏春秋》著称,后来,甄宇传其业给儿子普,甄普又传其业给他的儿子承。此后的宋代三苏父子、元代的赵孟頫祖孙三代,都体现了父子之间知识与风范的传承。因为父亲在传统家庭中的强势存在,父亲的家教体现出浓厚的权威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父亲用一种相对慈爱的方式教育孩子,仍然能对孩子形成很大的震慑。
3.母教
母教虽然长久存在,也有非常多的动人事例,但在比较漫长的时间里,母教的价值一直被低估。不过随着小家庭地位的上升,母亲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强,整个社会出现了对贤母的追求:孟母择邻、陶母退鱼、欧母画荻、岳母刺字成为古代母教的典范,四大贤母的形象也基本在南宋定型。同父训相比,来自母亲的家教具有如下特点:从身边事下功夫,注重习惯的培养;强调以身作则,以情动人。
明代《内训》云:“导之以德义,养之以廉逊,率之以勤俭,临之以严恪,以立其身,以成其德”。这里强调了母教的四大功能:训导、教养、表率和监督。这四种教导是全方位的,又是细致入微的。母教和父训特点不同,但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家教传统。
在中國古代,父训母教并重一直是值得珍视的传统。父亲的家教偏重于人生引导,母亲的家教偏重于规矩的养成。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小家庭地位的上升,母亲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强。而且,贤母的教育都不局限于小家庭的得失,而是体现出清晰的家国情怀,这与习近平同志关于重视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这一要求完全吻合。因此,中国优秀的家风家教传统包括对家庭的高度重视,以及以德为先的家教理念和父训母教相互配合的家教实践。这些传统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深入思考并发扬光大。
二、中国当代家庭与家庭教育
(一)中国当代家庭的新变化
重视家庭是中国的传统,但是,在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后,当代家庭的构成形态、成员关系、社会定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1.小家庭的普遍化与儿童成为家庭核心
新中国建立后,有三大因素对中国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家族解体、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在这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三口之家”式的小家庭逐渐成为家庭结构的主体,这对中国的家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传统的祖孙三代构成的“五口之家”中,年长的祖父母拥有崇高的威望,孝道成为家庭价值的核心,祖父母的耳提面命是对父训母教的有力补充。而且,因为子女数量相对较多,孩子在兄弟姐妹的陪伴下成长,形成另一个重要的家庭价值——“悌道”,孝悌之道在家庭之内自然形成。但是,在父子两代构成的“三口之家”中,祖父母不再出现,兄弟姐妹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成为家庭关注的核心。这在中国家庭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2.性别分工模糊化与平等家庭关系的构建
中国传统社会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推进男女平等,妇女与男子拥有平等的劳动就业、同工同酬的权利。广大妇女纷纷走出家门,女性就业人数和共和国的建设步伐共进。据美国劳工部网站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高达68%,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列第一。这样庞大的妇女就业规模和较高的劳动参与率使得传统的性别分工逐渐模糊。虽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仍然远远高于男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中国公民每天投入家务劳动的时间,女性为126分钟,男性为45分钟,女性比男性多81分钟)。但是,男女双方都同时参与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推荐阅读:家庭教育的课题研究容易申请成功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家风传统的弘扬与当代家庭的重塑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5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