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21-07-09浏览:次
[摘要] 政治认同素养是思想政治课四大核心素养的灵魂、导向与根本;创新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方式既是落实国家思政课改革创新意见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要求。具体的路径:坚持“八个统一”,利用新兴媒体、传统文化、乡土资源、研学旅行等方式来增强政治认同浓度,促进政治认同深度,筑实政治认同厚度,提升政治认同温度。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八个统一;政治认同;教学方式
“蒙以养正,圣功也。”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八个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我们如何上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新兴媒体、传统文化以及乡土资源等角度,探寻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实践路径。
一、利用新兴媒体,增强认同浓度
思想政治课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就是在教师主导下,充分尊重学生,基于学情、基于时代的变化,因材施教;“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就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改革完善实现路径,挖掘新兴资源,在服务“统一”的同时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迅猛崛起。与传统媒体相比,抖音、bilibili、学习强国等新媒体集声音、图片、视频、文字等于一体,具有超越时空界限、内容丰富、时效性强、共享性、双向性、互动性等特征。这些主流新媒体对新媒体的主要受众——“90后”“00后”的生活学习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而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科学合理利用这些新兴媒体,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也能增强学生政治认同的浓度。
在教学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基于教材理论性强,学生缺乏现实感受,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将班级分为5个小组,每个组选取一首能反映新时代的歌曲并学会手语操,给每个小组录制一个抖音短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谈为什么选取这首歌以及录制后的感悟。在录制《我爱你中国》《国家》《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特别高,通过“我爱你中国,心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为你自豪”“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等歌词及旋律的感染与手语动作的表现,自豪而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课堂小结时,通过播放抖音视频让学生结合所学谈感受,感受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自豪感。
另外,在课堂上还可以运用“学习强国”平台来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浓度。平台手机客户端有“百灵”“学习”“电視台”“电台”四大板块共61个频道,分门别类整合了可免费听阅的大量时事新闻、原著、公开课、歌曲、时评、电影、图书等资料。在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运用这些宝贵资源既撷取前沿的时政信息,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打造了高效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而提升政治认同的浓度。
二、依托传统文化,促进认同深度
思想政治课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灌输”与“启发”都是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方法,但是如果割裂式灌输就会变成“填鸭式”,启发就会变成“思而不学则殆”。所以,“灌输性”与“启发性”必须相统一,既要讲好中国故事,又要传递好背后的“本质声音”。“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既把理论讲得透彻、明白,以理服人,又不能忽视其方向性,坚持教育为国育才。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贵教学资源,科学选择、合理开发与深度利用相结合,使学生在与优秀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传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感受我们的辉煌历史与卓越成就,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促进政治认同的深度。
在教学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文化”时,恰逢传统节日中秋节,我们以中秋赏月为载体,将教学地点由教室变换到操场,开展了“中秋赏月话古今”“诗歌吟唱品月圆”“赏月扬思畅未来”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一“中秋赏月话古今”中,学生纷纷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节日别称、发展、神话传说以及南北方、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等。在学生介绍完之后,教师让学生就某一方面谈感想。有的学生说:“中秋节起源于上古天象崇拜,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普及于汉代并一直流传至今,这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五千多年连绵不断,源远流长。”有的学生说:“中秋节南北方之间有一些差异,有很多别称,这说明了文化的多样性,说明了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无论多么丰富我们都可以看出,中秋节传递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团圆。”如此,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了解到中秋节的来龙去脉,还能对中秋节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总结、升华,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在活动二“诗歌吟唱品月圆”中,学生在小组吟诗、吟唱诗伴舞、吟诗配乐器、诗歌情景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中,不仅感受到了中华优秀古诗词的独特魅力,还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真正地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化于心”。
在活动三“赏月扬思畅未来”中,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中华传统月文化都是好的吗?如何继承月文化?第二,应如何与时俱进地发展月文化?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对文化继承与发展进行深度分析、思考,最终得出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结论。这一环节,学生在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形成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的基础上,将“心里的认同”转化为“脚下的行动”,实现由内化到外行的过渡,培养了责任与担当。以上三个环节一以贯之,层层深入,各有侧重,有效地依托传统文化,在启发学生的同时实现知识的灌输,在追求学理性的同时传递了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而增进政治认同的深度。
推荐阅读:《创新教育》省级教育征稿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创新教学方式,培育政治认同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5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