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21-04-07浏览:次
【摘 要】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学、医学、心理学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在传统的艺术理解和审美领域之外对音乐功能的运用和发展。本文以音乐在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运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可以为“探究音乐治疗在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课题的教学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音乐治疗;中小学;音乐;运用
上期继续教育文章重点讲述了音乐治疗的基本概念,音乐治疗既不是欣赏音乐,也不是音乐教育,而是由经过多年系统学习和长期临床督导并有资质的音乐治疗师操作,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使用音乐干预手段完成个性化治疗目标的过程。音乐治疗怎样开展呢?本期文章中,笔者将帮助大家初步了解音乐治疗的形式和方法技术。
一、音乐治疗在中学生心理调适中的作用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物,通过音乐的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精神方面的需求,促进中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积极的情绪下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实现身心健康发展。首先,中学生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压力,但他们通过哼唱熟悉的旋律,可以借助音乐把自己内心的喜悦或悲伤表达出来,释放压力。其次,音乐治疗的方式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消除沟通障碍。以音乐为媒介组织各种活动,能使学生找到交流话题,通过讨论和沟通的方式表达想法,促进感情的增进,也促进学生之间学会合作和配合,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最后,音乐治疗对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本身就是美的化身,其中包含了很多健康的语言和优美的歌词,对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些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和感动,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音乐治疗在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过程中的音乐选择学生的性格、爱好、情感和生活处境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音乐的喜好也是不同的。在用音乐治疗方法培养中学生心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性格的音乐,促进学生在愉快的环境和氛围中提升心理素质。如低音表现出来的感觉是厚实、深沉的,给人一种內容丰富的感觉,而中高音则给人带来很强的感染力。教师也要关注乐曲的响度、音频、音色等,使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氛围中舒缓心情。
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 ,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当学生急躁时,会表现出一种偏执的情绪,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激情亢奋而又舒服畅快的歌曲,如亨德尔的《皇家焰火》、鲍罗丁的《鞑靼人的舞蹈》。这些音乐能缓解情绪,放松身心。
当学生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时,他们对未来生活以及学习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应该使学生在音乐中找到力量,产生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激情和斗志,能够在音乐中找到希望,明确前进的方向。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亨德尔的《弥赛亚》、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当学生忧郁,表现出消极低沉时,教师也可通过音乐帮助学生疏导心中的困惑。为此,教师要选择能够带给学生兴奋激昂情绪和热烈活跃氛围的音乐,如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西贝柳斯的《悲痛圆舞曲》等乐曲都是很好的。这些乐曲可以营造出一种兴奋激昂的情绪和热烈的气氛,使学生忧郁的心情慢慢消除,从情绪的低谷中走出来,在音乐声中倾诉心中的困惑和悲伤,发泄出郁闷和不快,使情感在音乐中得到疏导。
当学生表现出缺乏自信,害怕前进时,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找回自我,鼓励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选择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瓦格纳的《汤豪舍》等。当学生出现压力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听一听莫扎特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德彪西的《梦》等音乐,这些音乐旋律会带给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安慰,产生催眠效果,促进学生进入安详的梦乡。这些音乐会调整学生的生理状态,使学生的情感能够融入音乐的氛围中,感情受音乐影响,心理由紊乱节奏慢慢变得有条理,进入轻松状态,缓解心情,进入睡眠状态。
当学生表现出紧张不安时,教师要为学生选择一些能够平稳学生心情的音乐,使学生能够在悠扬的旋律中得到缓解。旋律优美抒情的音乐,或者是优雅的音乐,或者是音色柔美的音乐,会使学生慢慢放松心情。节奏平稳缓慢的音乐,如《烛影摇曲》《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渔舟唱晚》等歌曲,这些歌曲徐缓宽舒,旋律动人,会使学生慢慢放松身心,镇静安定。
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使学生获得心灵的放松,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旋律简单的音乐,使学生能够排除侵扰,如德彪西的《月光》就是很好的选择。为了给学生带来希望,使学生感受到明朗和轻松,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爱的罗曼史》、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高耀太的《花火》等。这些音乐会使学生豁然开朗,看到希望和未来,感受到力量和美好。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使学生能够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投入学习中。教师可以播放贝多芬的《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降 B 小调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D 大调第七号小提琴协奏曲》等音乐,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产生学习动力,主动学习。
三、音乐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
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心理。在进行这种治疗之前需要教师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环境,并指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促进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音乐环境中,带着积极的情绪感受音乐。教师要注意室内的光线要明亮柔和,不要选择幽暗的房间,室内的空气要清新,最好有植物,使环境富有朝气和生命力。而且在倾听音乐的时候最好让学生闭目养神,静坐片刻,通过深呼吸的方式缓解心情和压力。如在音乐疗法时学生最好洗一把脸,保持清醒的头脑,或者是搓热双手,用掌心按摩面部,这样效果会更好。在体验音乐过程中要注意闭目养神,静坐片刻,或者是做几次深呼吸。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性格和特点,选择不同的音乐形式,引导学生积极鉴赏,主动感悟,通过体验的方式融入音乐的情境中,形成情绪化体验。
参考文献:
[1] 周婧婧 , 杨畅 . 音乐治疗应用于社区成人智障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市成人智障社区机构研究为例 [J].学法教法研究 ,2016,(6):249-250.
推荐阅读: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探究音乐治疗在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运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5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