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20-11-23浏览:次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注重的是一专多能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对河北本土民间年画、蓝花布、泥塑等工艺作品的实地调研考察,提取艺术元素,并将其融入美术素质培养教学过程,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全科教师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了教学创新与优秀文化的传承。
重要意义
刘子森曾说:“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它、接受它,这样才是有根的中国人。”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是河北省培养的一批既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又能承担农村小学各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全科教师,让他们肩负着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因为一专多能,所以,在美术专业教学中,以提高美术素养水平为主。根据培养的师资生源地域性特点,融入本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元素,就地取材,将思考、创意、技法相结合来进行培养,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点,有着深远意义。
河北民间工艺的融入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补充了民间工艺传承的重要环节 河北民间工艺是从河北民俗学角度提出的定义,它反映了河北这块土地上延续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的民俗艺术。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纯艺术价值。将这样的艺术形式融入提高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美术素养培养当中,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方式,增加了多种多样的传承方式与创新形式,为培养传承人增加了渠道,丰富了高校美术素养教育的元素与形式。
順应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基础教育传承的需要 农村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担负着培养基层学生的使命,引导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在学习中加强自身美术修养,增强文化底蕴,研习本土民间工艺,既能打破家传式传承模式,又能全面提高今后传承人整体文化水平。目前,农村小学教育普遍存在本身美术素养不高,美术教学只注重技法教学等浅层次的培养,当地的民间工艺精华很少用于课堂。而美术素养培养中河北民间植物染色、泥塑、剪纸等等古老工艺的渗透,不单是技艺传承,还是传统文化。朴实民族情义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浸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其巧妙转化运用到各科的教学实践中,是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本身的工作特点,正好顺应了地域性特点,可以就地取材,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留传承。
坚守农村情怀,加强地域文化建设,建立文化自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 发掘河北民间工艺精华,潜移默化地将民族精神,家乡情怀植根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心中。在课程设置与培养中不单流于提高技能,着重追溯本土历史文化,增强人文风土情怀挖掘,帮助本土文化得到长远可持续发展。努力服务于农村的美术教育,提高农村美术教育水平,带动农村区域发展。通过本地文化的再次深入的渗透,使培养出的农村全科教师师德建设方面更加完善,增强本土的文化自信。
民间工艺美术的元素提炼
针对河北魏县蓝花布、武强年画以及白沟泥塑等民间工艺的调研,进行民间工艺美术的提炼,研究美术素养课程中融入元素,落实选用“形”“色”“新材料”三元素结合的方法,挖掘整理技工艺方式,同时,结合调研其当地人文文化,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与情感魅力,应用到今后的基础教学当中。
当地风土人情的写照 在实地调研当中发现,河北民间工艺美术的造型,多以生活场景吉祥传说为原型,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保定白沟泥塑,其形态多以戏曲人物生活场景以及吉祥寓意的动植物为原型,造型粗犷大气,形象鲜明生动。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吸取了木版年画的造型特点,创造出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戏曲人物。魏县蓝花布纹,刻板图案有寓意多子的石榴,寓意爱情的莲花,象征夫妻富贵的龙凤图,还有戏曲图案刘海戏金蟾,和合二仙图等。图案形状高度概括,大多都是具有吉祥含义的。武强年画的形象也大多是有着美好的寓意,例如龙形图腾,灶神,门神等向往美好、好运、幸福的。创造这些民间工艺的手艺人,与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目标是一致的,吉祥图案的造型满足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些吉祥幸福的寓意,即使放当今的社会中,仍然会被人所接受。
民间特色的色彩色系 河北民间工艺美术中使用的色调,是民间传统延续下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色彩色系。民间手工艺人长居田园,工艺作品也多应用于日常生活,所以民间艺术色彩作为土生土长的乡间艺术,保留了中国艺术特有的质地朴厚、爱憎明爽的文化精神。限制于手工艺原料的限制,其作品虽然也多是使用了中国的传统五色“赤、黄、蓝、黑、白”但是民间工艺作品用色饱和度更高,喜用较强的对比、互补色以求夸张、鲜艳、明快。这与民间艺人崇尚简单、率真、淳朴的审美取向分不开。比如武强年画,使用套版印刷,颜色搭配多以艳丽桃红,翠绿,明黄等色彩辅以粗黑线轮廓,进行搭配印刷。画面明亮,充满乡间喜庆之色。
材料与工艺是河北民间工艺的美术之根 河北民间工艺使用的工艺与当地拥有的材料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也是民间工艺的根基。比如白沟泥塑,当地的土质较好,黏性适中,在摔泥制料的过程中,又加入了棉花充当纤维的胶合材料,做出来的泥娃娃线条光滑,形体紧实,容易保存。魏县蓝花布,因为当地棉纺织业较为发达,家家遍种蓝草,其他的植物色料也是当地种植的中药材或者像核桃外皮这样的材料进行熬煮制作,为印染蓝花布和其他颜色的布料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木板年画的刻板制作,套色印刷使用的颜料,都是取自当地的木材与矿物质制作而成。这些就地取材的制作原料是河北民间工艺的美术之根,没有这些先天的原料与条件,就不能形成今天的河北民间工艺美术文化。
教学策略
河北民间工艺美术要可持续传承创新,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在继承精华的同时,予以改革创新。根据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特点,在美术专业课程中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针对前期民间工艺融入培养美术素养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解决在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传承民间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浅尝辄止、广而不精的问题。
培养美术素养的课程设置中,实现中西合并,艺术思维本土化 在新媒体新文化的多元化时代,西方的艺术冲击相当强烈。很多高校在培养师资力量中,加入太多国外作品的欣赏与技能练习,而忽略了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深入引导与创新。以往的课程中所以在课程设置中,虽然有意识的加入了中国传统美术技能的训练,但多是流于表面的技法练习,甚至只知道一个大概形式。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了解其背景及艺术的文化与发源。而本土民间工艺的加入不但符合当代课程设置方式,而且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学习,也方便学生进行考察与创作。在美术教学当中,不只训练学生的技艺,应当结合相关时期的文学作品,挖掘民间地域文化,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欣赏与创作作品的同时,能够了解它的文化根源。比如在学习色彩的课程中,加入白沟传统泥塑的绘制,沿用写意工笔的上色手法,引导学生研究,传统的泥塑形象来自哪些文学作品或传统戏曲,工艺作品用色特点及表达的感情,提升文化认同和学习的主动性。
推荐阅读:现代中小学教育刊期安排情况怎么查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培养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5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