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篇阅读深层理解的难点及教学对策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20-11-23浏览:

  摘 要 对语篇的深层理解是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也是中学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从认知心理学视角看,语篇深层理解意味着连贯情境模型的心理建构和表征。由此视角看,中学生的阅读要实现对语篇文本的深层理解可能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阅读前是否有追求深层理解的目标;阅读中能否抓住文本中表现生命实体的重点信息来建构和表征文意;遇到阅读困惑能否自觉激活和联系相关背景知识,整合阅读以建立文意连贯表征;阅读结束时能否领会本文深层内涵与意旨,建立篇章整体的连贯情境模型表征。依据这些阅读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学生语篇阅读深层理解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境模型建构 中学生语篇阅读 深层理解

中学语文教育论文

  高水平的语篇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中学生语篇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是什么?当代阅读心理学通过许多实验研究揭示的语篇阅读理解内在心理机制是什么?其研究成果可以为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一些什么样的认知和借鉴,以使我们更清醒地聚焦关键目标,确定合适策略,指导学生展开有效阅读活动?这些问题是我们展开阅读教学时需要认真思考的。本文从中学生语篇阅读理解能力核心的思考出发,借鉴当代阅读心理学中语篇理解的情境模型研究相关成果,审视中学生语篇阅读理解中可能存在的难题,提出有助于提升中学生语篇阅读理解力的教学策略。

  一、语篇深层理解能力是中学阅读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内容

  1.语篇深层理解力是影响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导因素

  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低层次的基础因素逐渐不能决定语篇阅读理解能力水平的高低差异,而比较复杂、层次较高的能力因素在整个结构中的相对地位不断增强,如初三阶段的篇章概括能力、情感理解、推理能力等[1],高三阶段的篇章组织连贯能力、概括能力、语义情境推断能力、语言形式辨别能力等,这些高层次因素开始影响阅读能力结构,并逐渐成为影响中学生语篇阅读理解水平的主导因素[2]。这种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及对字面之外内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包括对人物的心态、情感的理解,对文章主旨、意图等的推断能力,就是语篇深层理解能力,这种深层理解能力是进一步的评价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的基础[3]。

  2.语篇深层理解能力是中学阅读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在通读课文基础上,要“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必修与选修课程下的不同学习任务群,反复提出以下要求: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深入探究”“深入理解”作品,“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领会其“内涵”“主旨”“创作意图”,甚至是观点背后的“方法和逻辑”,等等。这两个学段对课文篇章阅读的要求表述,都体现了要让学生在阅读篇章文本过程中学会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地分析、概括、整合、推断,深入把握篇章文本材料本身及文字背后的本质与联系,达到对篇章文本的深层理解。这种对篇章文本深层理解的阅读能力目标要求,抓住了中学生阅读能力结构发展中的重点,中学阅读教学也应抓住这个影响中学生阅读理解水平高低的核心要素。

  3.语篇深层理解是连贯情境模型的心理建构

  当前的认知心理学者大多数认为,语篇理解是读者对语篇描述的情境的心理建构和表征过程,是读者在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关于文本内容层次及主题的表征系统,其心理表征有三个层次:表层编码、课文基础表征和情境模型[4-6]。表層编码表征的是语篇中的字、词、短语意义;课文基础表征包含文章内容语义及等级层次关系;情境模型则是在课文基础表征和读者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下,经推理而形成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内容和思想的心理微观世界,即一个连贯的情境模型的心理建构[4-6]。连贯情境模型的建构,标志着对语篇的成功理解,也可以说达到了文本的深层理解[6]。

  当前的文本阅读研究认为情境模型包含以下维度信息:时空框架、实体(包含了实体与实体间的关系)、因果和意向。时空框架是情境发生的背景,这种信息可帮助读者形成一个现实或虚构的世界中的情境的表征;实体是被周围时空环境、事件影响的人、物、事等,因果是指实体经历的内在逻辑联系,而意向是指实体的愿望和目标[4-5,7]。读者通过充分掌握这些维度内容及其关系信息,进而达到对文本内容和思想的深入理解。

  二、中学生语篇深层理解的难点问题分析

  1.难以主动投入文本,追求深层理解

  文本阅读建构连贯情境模型的过程,始终需要读者主动投入、积极思考、整合推论,不断建构和生成文本意义。不管是局部意义还是整体意义,表层意义还是深层意义,这些意义的生成,都是读者主动追逐和探求文本内容发展、积极整合文本信息甚至联系文本外知识思考的结果。这种和文本紧密相随、忘我投入文本世界的全神贯注的状态,正是读者展开理解活动的理想状态。研究也发现,对阅读的情感、行为和认知的投入是影响阅读表现和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阅读投入程度较高者会为各种私人目的进行阅读,采用各种策略理解阅读材料,积极地使用各种知识对文本建构新的理解;跨年龄的对比研究也发现,较高阅读投入的13岁学生的成绩显著高于较低阅读投入的17岁学生[8]。也就是说,阅读投入较低的高中学生,就算年级高、年龄大,阅读理解成绩和水平也差于那些年龄小却高阅读投入的初中学生。因此,在语篇文本的阅读学习中,主观上是否有明确的要投入文本、真正理解文本、获得真知的情感意愿、决心意志和目标指向,是后面阅读行动是否会积极主动、阅读认知能否实现深层理解可能存在的第一个难点。

  2.不能觉察文中重要内容,建立局部连贯表征

  推荐阅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教育论文投稿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学生语篇阅读深层理解的难点及教学对策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5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