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20-07-11浏览:次
【摘 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言:“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借助文字描摹、抒怀是创作的源泉,古代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与民族智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学生从小受唐诗宋词的熏陶,对古代诗歌颇为喜爱,也有动笔创作的冲动,如何将学生创作的热情因势利导,形成有效的诗歌创作写作教学策略,需要不断探索实践。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创作;教学;活动
一、创设创作氛围,激发学生诗歌写作热情
初一新生入学时,为引发学生热爱古代诗歌的情感,笔者将所带班级命名为“诗韵班”,并题写了一首小诗:“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穿越书海觅芳踪,横贯古今耀华夏。”班级宣传栏张贴学生日常硬笔书法诗词作品,购置《人间词话》《大学诗词创作教程》《唐诗三百首》《宋词》《诗经》《楚辞》等书籍。坚持语文课前师生分享读诗心得、展示《中华诗词小报》;设立班级开放日,向学校师生和家长宣传中华诗词文化,创设学习氛围,共同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诗歌写作热情。
二、挖掘育人资源,师生共抒心声
新生入校进入陌生环境,迫切需要尽快熟悉学校,笔者据此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向老教师搜集校园历史故事,请校领导为学生讲述办学理念,并带领学生一起创作、修改完成学校艺术节朗诵诗歌《七中颂》(2015年9月):
昆仑巍峨,高原明珠,青海湖畔,风马升腾。
一九六八,庠序肇始,历史荣光,美誉弘扬。
四十七载,耕耘积淀,精益求精,诲人不倦。
谦虚争先,永续精进,校之精魂,有容乃大。
敬业专业,育人不辍,播种希望,孕育英才。
……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美我七中,流光溢彩。
呕心沥血,共铸辉煌,爱我七中,美名未央。
鹰隼试翼,大显身手,兴我七中,前途无量。
孜孜以求,信念永驻,扬我七中,来日方长。
这第一篇创作,不仅让学生尝试了诗歌写作,重温了学校发展的历史,而且让他们更加热爱新学校,尊敬学校教师。
班级成长规划中,笔者还设计了“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主题教育诗歌创作活动,相继完成了《大美青海———我的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之长征颂》《英雄赞歌》等篇目。并与学生一同查阅资料、了解地域文化、阅读历史著作、学习诗歌创作技巧,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积累了写作素材,同时也增进了师生感情。
三、整合学习目标,创设实践活动
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学生对园林艺术中有关“隔而未隔”之美非常感兴趣,笔者就选取了有关古典园林洞门的图片,课堂即兴创作了一首《随园即景》:“小径随缘步履轻,通幽豁达作风景。顾盼回首自清静,方圆之间皆人情。”图文结合,既欣赏了园林艺术家独特的创作,又水到渠成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八年级有一个单元的综合学习内容是“身边的文化遗产”,笔者将此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学旅行相结合,开发了班级教材《一城一故事一地一风情》,鼓励学生撰稿集册,并加入“成都研学小组”一同创作,共同完成了作品《成都印象》。我们又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按照四季的不同特点,创作了多首描绘春、夏、秋、冬的小诗歌;根据《端午的鸭蛋》《春酒》等反映乡愁的作品,创作了《梦江南》《南乡子》《长相思》等词作;围绕传统节日,创作了《七夕》《上元》;结合中国节气文化,创作了《夏至》《立秋》《出伏》《处暑》等诗歌作品。
有时我们会围绕一个主题写一篇散文,如《印象徽州》,再由散文的感情基调改写成诗词《菩萨蛮·徽韵》:“空阶夜长雨细碎,红泥小炉玉点香。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粉墙黛瓦下,流苏半卷拂。荷花砚上墨,红笺更无字。”
诗歌创作是一个有趣又艰苦的历程,学生从中既了解了诗歌之美在于言尽意无穷,语精需推敲,又了解了意象对诗歌传情达意的重要性,及诗歌意境讲究写境到造境的过程。笔者和学生在诗歌创作中丰富了内心、涵养了底蕴。
四、诗歌的写作方法
(一)拟人
大家都知道,拟人写法是文章的修辞方法之一,但是诗歌中的拟人写法和文章中所运用的拟人截然不同。这里所说的诗歌的拟人写法,是诗歌创作中作者本身将要表达的主题或者物象,将其形象的人物化。也就是说,借用人物性格的某个特点来咏物。以自己最恰当的表达、虚实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借人咏物,以物喻人的效果。
(二)排比
提起排比的寫法,会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文章中的排比句。看起来极其简单的排比句,在诗歌里面却彰显着不同的作用。在诗歌语言中,所获取的力度和深度也是截然不同的。一首好诗,不仅是语言的诗意和清新,还要有思想和力度。而这种力度恰恰是对一个社会生活现状的唤醒,这种排比句的运用,极具内涵。
(三)隐喻
所谓诗歌隐喻法,也叫比喻。千万记住一点,这不是文章中所说的修辞方法的比喻。而是诗歌中,常常把一种事物暗喻成另一种事物的方法。这种语言现象很多时候很容易触动读者的心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隐喻的写法大致可分为三种,有有形的隐喻和无形的隐喻,还有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隐喻方式。一首好的诗歌,是具有很深的内涵与深度的,而隐喻方法恰恰是打开诗歌内涵与深度的最好方式。
(四)返璞归真
相信大家都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即恢复到原始的本真与朴实的状态。一首自然朴实、真诚用心而作的诗,更容易打动读者。可以说,这样的诗歌抛开了写作手法上所雕琢的语句和修辞上的华丽,以朴实的句子来表达最朴实的情感,这样的诗歌更容易打动读者。
五、诗歌结尾的重要性
一首好的诗歌,结尾极其重要,应该是整首诗歌的升华。而这样的升华是作者本身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可以说,寥寥数字便可以将诗歌的主题提升高度,哪怕是提出,也会给人留下深深的思考,利用巧妙的回答,也会极大地打开主题和空间的深度,给读者留下思考或者哲理的感悟,令人回味无穷。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一首诗歌结尾的巧妙呢?也就是说,巧妙地处理诗歌的结尾,其中的好处是什么呢?
(1)避免“虎头蛇尾”。一首诗在前半部分都完成得极为理想,而因为结尾把握不当,就会影响诗歌前半部分留下的完美气息,成为整首诗歌的败笔之处。那么你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2)大家都知道,诗歌这种体裁,“体内”所潜伏的是一种唯美的格调,而结尾的巧妙处理,会大大增强这种格调的“内功”,也就是说,会极强地提升唯美的格调以及整首诗歌的深度,巧妙地处理结尾,会令读者回味无穷。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时俱进的。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向善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热爱诗歌、创作诗歌,让千秋国诗永葆生命力、永远根植在青少年心中。
参考文献
[1]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
[2]成尚荣.语文气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推荐阅读:基础教育工作者怎么发表论文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初中语文诗歌创作教学活动策略探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52367.html